开放“天眼”,尽显大国风范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天眼’将于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并征集來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近日,来自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重磅“官宣”引发关注,中国科研的开放姿态令人眼前一亮。
  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深藏贵州深山的“天眼”FAST自正式运行以来就备受瞩目,至今已发现脉冲星240余颗,“捕捉”早期星系活动迹象。特别是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轰然坍塌后,“中国天眼”更成为人类从地球望向外太空的唯一“眼睛”,是全球科学家探索茫茫星际的最强“工具”。为更好发挥其科学效能,中国在“天眼”建设之初就承诺向世界开放。如今践行诺言,更显示出中国的大国风范。
  就当中国网友为祖国自豪之际,外国网友却开启“吐槽模式”。有人想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拒绝中国进入国际空间站的黑历史;有人着眼中西方的鲜明对比,感慨“中国才是大国”……诚如斯言,虽说开放共享一直被称作“国际惯例”,但在一些国家那里,“打开大门”实属罕见,“排斥垄断”倒是常有。对“非我族类”的国家绝不共享成果,能共享的也会将科学重器当成敲诈工具。比如,上世纪60年代,美国从月球成功“挖土”归来后,对包括盟友在内的众多想获得月壤样本的国家设置了种种附加条件。
  饱尝被排斥封锁的辛酸,中国人没有气馁愤懑,硬是咬着牙闯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科技创新之路。如今,中国逐步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在多条前沿赛道跻身“并跑者”乃至“领跑者”。这时,是有样学样,奉行“科技冷战”,还是摒弃前嫌,打开合作大门?中国“天眼”免费开放是响亮的回答。在此之前,中国还承诺从月壤样本中获得的所有科研数据都将向全球开放;“百分之百”自主建造的空间站,将邀请17个国家、23个机构、9个项目“入驻”实验。抉择之间,不同国家的格局胸怀高下立判。
  在浩瀚宇宙面前,人类何其渺小,“吃独食”注定无法走得太远;在未知世界面前,人类何其脆弱,“搞封锁”注定无法抵御风险。随着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大科学时代”,更迫切需要各国跳出自身的狭隘局限,一起携手闯关。事实上,人类完全可能超越国家、民族、制度、信仰等种种界限,为了一个共同梦想而努力。回顾历史,各国曾共同识别飞越地球的潜在危险小行星,共同求解南极冰川融化可能带来的气候风险。今天,许多更宏大也更棘手的发展议题摆面前,没有任何国家是孤岛。只有凝聚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在漫漫征途上走得更远。
  科学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展望未来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希望更多国家真诚分享、携手同行。而这,也是“中国天眼”成为“世界巨眼”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
  (本文原载2021年1月7日《北京日报》)
  ■观点运用:自力更生,科技创新;开放共享,携手同行;大国风范;格局与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圳女孩,火了!
  最近,有一个新名词在网上火了——深圳女孩。这个梗源自于一位博主分享的经历,她有两位来自深圳的女性朋友到北京找她玩,晚上就又约了一些朋友在酒吧一起喝酒。结果北京的女生们一直在讨论搞对象,骂老公,侃八卦,深圳的两个女孩听愣了:你们出来都聊这些?
  问:那你们深圳的女孩出来都聊什么?
  答:搞钱。
  “我们深圳人这种七八个人聚在一起,都三十来岁了,开始也会聊八卦,但是聊了一两个小时后,话题都会切入一下:你最近都怎么搞钱,你朋友都怎么搞钱,你听说了吗,xxx在哪里搞到了钱,而xxx在哪里搞钱失败了。xxx在哪里买的房子升值了,我们也攒钱交个首付一起搞钱!”
  说着说着,深圳女孩的闹钟响了——又到了看美股,看基金收益的时刻了。
  博主震惊了,不由大呼:在北京十几年了!没有一个人和我去酒吧聊怎么搞钱!我也想有人和我聊搞钱!
  在这条有4万点赞的微博下,全国各地纷纷直呼:请赐我一个深圳女孩吧。
  “深圳女孩”这个词就这么流行起来了。深圳女孩现在并不是指深圳的女孩,而是泛指和深圳女孩类似的女孩——“我只想搞钱,搞钱就是我的快乐源泉。”“没事少矫情,有空多赚钱。”
  相信在深圳,“搞钱”其实不是贬义词,它更像是一种不断向前的状态。如同《千与千寻》的那句台词:“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资料来源:深圳卫视、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等)
其他文献
秋qiū天tiān,金jīn黄huánɡ的de麦mài穗suì随suí风fēnɡ起qǐ伏fú。  小xiǎo小xiǎo熊xiónɡ被bèi麦mài浪lànɡ震zhèn住zhù了le:“哎āi呀yā!这zhè麦mài田tián比bǐ花huā圃pǔ还hái美měi呢ne!”  一yì群qún唧jī唧ji喳zhā喳zhā的de小xiǎo麻má雀què在zài麦mài田tián里li吵chǎo闹nào着z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现实生活中物质与精神、實用与审美历来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小鸭嘎嘎总喜欢大喊大叫,“嘎嘎,嘎嘎”,声音越喊越高,唉!  这天,嘎嘎吃完鸭妈妈给他做的“酱(jiànɡ)拌麦麸(fū)”,就像往常一样,去找他的好朋友大青蛙玩去了。  大青蛙也喜欢大喊大叫,平时,他们俩一个“呱呱”、一个“嘎嘎”地对叫,活像打“声音羽毛球”——一个挥着“呱呱”球拍,一个挥着“嘎嘎”球拍,大叫声像羽毛球一样在两边飞来飞去。  你瞧,离老远,嘎嘎就扯开喉咙喊了起来:“嘎——”  “
■ 【韩】李尚培 高苏珊娜/著 【韩】白明植/绘  【内容简介】  美丽的大自然中有很多种动物和植(zhí)物。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性和智慧(zhì huì)。《自然科学童话》这套12册的丛书,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介绍了不同的昆(kūn)虫或植物,故事后面还有科学知识点的详细介绍和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准确的答案,让小朋友在愉悦的氛(fēn)围中去探索大自然的各种奥秘(ào mì)。  【
一双小小手,十个手指头。  有高也有低,有胖也有瘦。  你帮我穿衣,我帮你扣扣。  十个手指头,都是好朋友。    小豆芽  许连云    小豆芽,歪歪嘴,  胖嘟嘟儿,没长腿。  没长腿,咋走路,  蹲在水里打呼噜。  睡一觉,醒来了,  伸出小腿踩高跷。
小雏菊幼儿园里来了个会飞的老师。  园长奶奶急坏了。幼儿园已经够乱的了,小家伙们满地爬,桌子椅子四处跑,再来一个长翅膀的老师,怎么办?  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不吵不闹,睁大眼睛奇怪地看着新老师,一对蓝翅膀叠放在她的背上呢!  “你们喜欢我的翅膀吗?”  老师说着,慢慢地张开那对天蓝色的翅膀。翅膀轻轻地扇起一阵温柔的风,教室里一下子就充满了透明的五色。  “真美呀!”孩子们说。  “你们想飞吗?”老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灯下回信》一文中写到:“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的确,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我们一路上尝遍了世间百味,享受着虽不奢华却恬淡美好的生活。也许我们这些平凡者与那些享誉天下的杰出人士之间存在种种差距,可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人生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平凡者,亦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平凡。我最大的愿望便是做一个普通人中的不普通者,成就平凡生命中的不平凡。  人们
一yì棵kē小xiǎo树shù苗miáo刚ɡānɡ从cónɡ土tǔ里li钻zuān出chū来lái不bù久jiǔ。他tā喜xǐ欢huɑn蓝lán蓝lán的de天tiān、飘piāo浮fú的de云yún,更ɡènɡ喜xǐ欢huɑn空kōnɡ中zhōnɡ飞fēi过ɡuò的de鸟niǎo。一yì天tiān,一yì只zhī翠cuì鸟niǎo落luò在zài小xiǎo树shù的de身shēn边biān,小x
期刊
魔杖遥控器    传说中的魔杖终于来了!不过,小朋友们不要太激动哦,它可不能变出什么花样来。KymeraMagic Wand魔杖其实只是一个电视遥控器,它里面安装有加速传感器,能通过识别各种手势来完成不同的操作。如果你想调音量,那你就顺时针或逆时针挥舞这个魔杖;如果你想要切换频道,你就可以上下挥动魔杖。它一共能识别13种手势,对应13种遥控操作。想要顺利地使用这13种“魔法”,我们还得好好学习一番
前段时间,一对上海夫妇带着一岁多的孩子乘飞机到成都旅游,由于担心途中孩子哭闹影响其他乘客休息,于是特意准备了耳塞、糖果和暖心小卡片送给同机乘客。据《成都商报》报道,夫妻俩拍下视频发出后在网络上迅速走红。不少网友表示赞赏,认为“有这样高素质的父母,孩子也不会差”。也有部分网友说“这样的事件以前看到过”,质疑这对夫妻是在效仿别人来进行炒作自己。  带不懂事的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确会担心孩子哭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