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改进必要性探讨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于2000年颁布至今,已实施15年.这期间不仅制定该规范时所依据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1999年版)已于2012年废止,而且该技术规范存在语义表达不完整,与其他相关性文件的术语不一致等问题,已经不再适应目前输血医学发展的要求.因此,笔者比较了现行版本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年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及《输血医学常用术语》(WS/T 203-2001)等相关文件的差异,就现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必要性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血型鉴定是对红细胞血型进行确认的一种方法,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血细胞凝集反应成为血型鉴定的主要手段.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已诞生多种红细胞血型鉴定的基因检测分型技术
Krüppel样因子(KLF)1属于锌指蛋白家族,是红细胞系特异性转录因子.KLF1在红细胞生成中发挥多种作用,如可通过调节染色质构象,活化β珠蛋白基因转录;可根据不同作用背景、协
外科感染可引发脓毒症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其基本治疗原则包括外科引流、抗生素应用、液体治疗、营养和多脏器功能的维护.营
期刊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GFR 18外显子G719X/E709X/G724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埃克替尼治疗EGFR18外显子少见突变的
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减少穿刺次数、减少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地延长患者血管的使用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于一些暴露少、弹性差、走向不清的血管,按照常规操作方法,有可能在退出针芯时将留置针退出血管外,导致穿刺失败.我们摸索出一种新的血管穿刺置管的新方法,使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造血和淋巴系统肿瘤分类(2008年版)”中,将“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及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PDGFR)α,β或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FGFR)1异常的髓系、淋巴系
目的 评价多节段颈椎病颈前路间盘切除融合(ACDF)联合颈椎间盘置换(CDR)的杂合手术与单纯ACDF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
目的 了解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情况并给予护理干预.方法 2003级学生入校体检时抽血查HBsAg、HBsAb、ALT,对HBsAb阴性、ALT<25 U者按0、1、6方案注射乙肝疫苗,对HBsAb阳性者加强注射一次乙肝疫苗,3年后抽血复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率(P>0.05),HBsAb阳性率(P<0.01).结论 HBsAg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后在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高危群体环境中
组成型光形态建成蛋白(COP)1是调节植物在光照条件下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分子.近年研究发现,COP1可表达于哺乳动物细胞中,参与调节DNA损伤修复、糖代谢、脂肪代谢及细胞自噬等生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时间规律及其转归情况.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