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对促进学生积极体育锻炼的方法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不仅是学生三观塑造和思想引导的关键时期,更是学生身体素质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这时期加强对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锻炼十分重要。而在针对当前体育教学的调查结果来看,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没有表现出较高的兴趣,这种现象既影响了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又影响着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当前所有体育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由此本文将结合笔者教学经验以及对初中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来论述提高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积极性的策略。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过去我国教育建设受到应试教育风气影响,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文化课教学上,对体育等非应试类学科较为忽视,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学生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我国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迟迟达不到较高水准。而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行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等词一再被人们提及,由此体育锻炼在初中阶段也逐渐重新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体育锻炼作为一项课外活动,其主体是学生自己,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提高体育锻炼的质量必须先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在一项针对中学生体能测试报告的调查中也发现,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较高的班级在体能测试中的表现也普遍比积极性较差的班级要好。而初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学业任务开始逐渐加重的时期,课余时间比起小学阶段开始出现大幅度的缩减,在压力愈发增高的时期要维持这种强度逐渐增高的学习任务就必须要求学生具备一副强健的体魄,身体素质的提高不仅是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路,更是维持高效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缺乏主动性的原因分析
  2.1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足
  到了中学阶段学生普遍开始进入青春期,教育心理学中也指出这时期的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所致开始追求自主意识和希望得到尊重,普遍开始表现出叛逆行为,对教师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挑战,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每一阶段的教学任务开始全面接管课堂,教学内容也更多变成教师对相关动作进行讲解示范,随后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即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地位开始体现,学生更多扮演被动接受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极大的节省了课堂时间,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被一再压缩,也就使得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被一再的打压,其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也就随之降低,最终导致学生对体育锻炼也始终提不起来兴趣。
  2.2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
  教育心理学中也曾指出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也是最佳动力就是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对于体育锻炼也同样如此。而当前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的调查结果来看,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兴趣并不高,即使当前很多教师已经放开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管束,究其原因还是目前我国初中体育锻炼在形式上仍然过于单一,例如当前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更多以足球、篮球或体操为主,项目内容的局限性导致教师的课堂讲解内容过于单调,教学形式也大多为教师首先进行动作示范,随后由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就使得体育课堂的趣味性被大大降低,延伸而来的体育锻炼内容也较为枯燥乏味,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继而导致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参与主动性上表现不甚理想。
  3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策略
  3.1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要想从根源上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积极性就必须促使学生从思想态度上进行改变,,即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价值。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已经开始有明显增加,而学业压力的增加除了给学生在脑力劳动上增加的负荷之外还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同时初中阶段也正是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建设的初期,这时期如果能对学生有一个较好的引导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身为体育教师虽然不能在学业上给学生帮助,但是体育锻炼作为一项室外活动是对心理压力最佳的发泄方式,教师可以借助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做出贡献。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长跑或者组织学生间进行篮球和足球比赛等来抒发学生内心的压力,通过酣畅淋漓的体育锻炼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好处,继而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积极性就会得到提升。
  3.2创新锻炼内容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活动和体育教学内容通常一致,都局限于较少的几种锻炼形式中,这种锻炼内容的单调性就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积极性就必须对体育锻炼的内容进行创新,通过给体育锻炼增加趣味性来调动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例如在跳绳练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让学生自主选择要练习的内容和锻炼方式并按照学生间不同的选择分别成组,将简单的跳绳运动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行进跳绳即边走边跳的形式,和原地换脚交替跳绳以及编花跳等形式。这种教学方式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锻炼方式加上和学生进行编队锻炼的方式,使得锻炼活动的趣味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积极性自然也就得到了提升。
  3.3分层进行体育锻炼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初中体育教学也应该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体育锻炼内容上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及时的改进,过去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作为集体活动形式,教师虽然是根据每堂课的内容不同设计出不同的锻炼形式,然而整堂课都在一种锻炼内容下是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在体育锻炼中要实现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设计锻炼内容的形式,根据每个学生个体发展情况的不同,将发展情况相近的学生编为一组,由此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相对应的体育锻炼形式。例如女生并不喜欢在男生中最受欢迎的球类运动,因此可以给她们安排体操等活动量较小的锻炼内容,有些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和体能上表现一般導致其在篮球或足球运动中难以产生成就感,因此可以给这部分学生安排羽毛球或排球等锻炼内容,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设计锻炼内容,实现对体育锻炼的分层设计,也贯彻了素质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积极性。
  3.4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
  除了在体育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进,教师还应该重视体育锻炼的相关评价,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实际表现,当学生在锻炼中取得优异表现时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正面评价,并带动其他同学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学习,以此增进学生的自信心。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高速发展的阶段,每个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和先天体质的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自然也千差万别,同时初中阶段又正是学生处在青春期在心理上普遍希望获得别人认同的时期,因而对自身表现尤为看重,教师要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认识到体育锻炼并非体育竞赛,取得多么优异的成绩并不是锻炼目的,掌握体育知识增进身体素质才是关键,因此在每一项运动中教师都要鼓励学生以平常心态去面对。例如当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取得良好表现时不因学生参与锻炼内容的不同而产生差别对待,只要学生顺利掌握了一项体育技能都应该受到教师的表彰同时引导其他学生也献上积极评价,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能够在精神上获得愉悦感和满足感,继而其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学生成长带来的促进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教师要认识到这一时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同时更要认识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参与才是提高体育锻炼质量的关键,从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方式,为实现更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做出努力。
  (作者单位: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在现代教育之中,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调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地展示每个学科的魅力,但是在部分学校的教学中,体育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探究提高课堂教学实践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 引导学生探索游戏的新玩法,营造良好的课
期刊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提升,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水平都有了很快的发展,成熟期也逐渐提前,因此,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和体育运动之间还存在某种特殊的关系,如果初中生的心理发育速度比较慢,那么就会影响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严重时还会引起很多身体症状。本文就对体育运动和初中生心理健康相关性进行分析,供参考。  通常情况下,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初中生心理都比较
期刊
叙事原则是电视新闻的核心,电视新闻"切近、趋近、亲近"的叙事原则的着眼点是关注民众、民生,与传统电视理论有区别而又能够与时代要求合拍.
当今时代,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注重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进行改善。因为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协调性发展非常重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自己的课堂进行逐步的完善,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简要的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的实践策略,希望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期刊
随着企业理论演进先后出现了四种不同内涵的效率:资源配置效率、交易效率、核心能力效率和适应性效率.分析其区别和联系,可使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企业效率的内涵,并对我国现
伊斯兰宗教哲学的本体论是其美学观念的逻辑起点.真主安拉是绝对的本体,也是美的本原.安拉有目的、有规律地创造万物,赋予万物活力和美;安拉创造的世界是和谐有序的,因而和谐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测试质量,测试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测试水平,同时努力排除个人心理、自身语音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及人情因素的干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