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实施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d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以新颖的导言导入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导言 教学手段 学以致用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的主导因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那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怎样进行兴趣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教学的浓厚兴趣呢?
  一、设计新颖的导言,引人入胜
  新颖的导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岩石圈和地表形态”一课时,教师可这样导入新课:煤、石油是动植物的遗体经过亿万年的物理化学过程沉积而形成的,可是在海底却为什么发现了大量的煤和石油?海洋生物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但是经过考察发现在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地壳中有大量海洋生物的化石,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地壳运动造成了岩石圈和地表形态的有关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与到地理教学过程中。又如在讲授本单元的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课时中的“洋流”内容时,教师可以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1492年,哥伦布从巴罗港出发,横渡大西洋,经历了37天的航行,到达了“新大陆”。此后哥伦布在1493年再次横渡大西洋到达新大陆——今天的美洲,只用了20天,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同样是横渡大西洋,为什么时间相差那么大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洋流的教学内容,那么前面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带着渴望知道答案的好奇心,带着问题思考和自主学习,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学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而大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乐在其中
  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地理教具演示法、比较法、讨论交流法、程序教学法,等等,这就要求地理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教学总目标,吃透课本,深入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的不同个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出适合本章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时,可通过“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方法,列出提纲,根据提纲用“比较法”归纳和整理教材内容,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然后通过合作学习运用“讨论交流法”,集思广益地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每个人所整理的内容,达到完善和提高,教师再通过“讲授法”先让优秀的同学上讲台叙述自己所列的内容和这样整理的依据,最后再加以总结和提高。这样,因材施教地穿插运用灵活多变的适宜学生的教学内容的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有趣,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直观性教学手段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可以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直观教学手段包括教材内容中的地图和漫画等,教师在黑板上的板图和版画,幻灯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地理挂图以其专用性、实用性和鲜明性等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掌握地理规律,形成正确的地理观点和概念,掌握地理技能。但由于地图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表达地理内容,大多属于静态的,而对于动态的教学内容反映则不够,这时,现代信息教学手段的运用,就可以弥补地图的不足,有声有色有动态地表现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使地理教学如虎添翼。例如在教学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第一课“地球的宇宙环境”时,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为学生展示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庞大的,但地球在浩瀚的茫茫宇宙中,不过是亿万个星星中的一颗,就像小小的尘粒,以自转和公转的形式,在太阳系和银河系中周而复始地运转了亿万年的地理知识;在学习第四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一节时,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在学生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亲身经历到的地震、火山等由于地壳运动带来的灾难,以及跨越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足不出户地观察和了解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的时间段里洪涝、冰雪、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危害和损失的惨烈场面。
  另外,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成语、民谚和诗句可以促使学生理解地理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让地理教学充满生机和乐趣。例如在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节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使学生明白地球自转一圈是其周长大约八万里,而在赤道线的自转速度最大,在赤道所能观察到的星座最多的地理知识。寓教于乐地引导学生掌握了地理知识。
  三、在学以致用中拓展学生思维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完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后,就可以让学生从地理科学的角度分析山东省为何在自然界中存在着“雪后寒”的现象。让学生联系刚学过的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到以下结论:1.大多数的降雪属于冷锋天气,冷锋过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2.新雪的反射率达到84—95%,所以太阳辐射绝大多数被反射到宇宙空间;3.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积雪在融化时需要吸引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学生理解了在我们的身边,虽然看起来简单的自然现象,却体现了众多的科学道理,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新颖的导言导入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雄,孙进,张忆育.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1.
  [3]王树声等.王树生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9.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了解中青年淋巴瘤患者及其配偶在疾病过程中的真实应对体验,明确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对11对中青年淋巴瘤患者及其配偶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逐渐失去了课堂应有的魅力,上机课、上网课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代名词。本文对如何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活力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使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困惑 对策    在近五年的中职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一定要突出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将教师的角色由讲授变为引导,将学生的角色由接受转变为主动,注重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转变。作者针对我校酒店、烹饪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几点,并据此设计出我校酒店、烹饪专业学生现场服务实训教学方案。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都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大有加强的必要。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为了使政治教学充分发挥功能,我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多点“微笑”,营造氛围  有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才智 激情 环境)×远景。
在对OPC数据访问标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IOCP通信的OPC数据存取访问服务器方案,给出了实现的主要步骤及测试结果。基于IOCP通信的OPC DA服务器以多线程的方式处理大
摘 要: 针对目前数控车技能教学的现状,结合数控人才的需求情况,作者通过在一线的技能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数控车技能教学方法。  关键词: 中职数控专业 数控车技能教学 数控仿真软件    一、数控专业的发展前景  在新的形势下,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加工技术方面人才的竞争。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众多
摘 要: 小孔加工一直以来是加工中的难点,电火花技术以其加工无宏观力、不受工件强度硬度限制等优势,在微孔、小孔加工领域成为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通过实验分析,探究工作液介质的流体特性对深小孔电火花加工速度的影响,研究了棒状电极在不同旋转速度下,加工时间随加工深度的变化。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特定转速范围内加工效率最高,低于或者高于这个转速,加工效率都会下降。理论分析表明,电极旋转会使底部的电蚀颗粒
摘 要: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尤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范围比较小。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联系生活,精心组织课堂,运用媒体,让课堂更加有序高率,加强课前、课后调查、访谈等实践活动的方法指导。引领学生走入书本,走出课本,回归生
随着新课程的有效推进,有效教学成了热点问题,其实,有效教学的理念早就有之,追根溯源,可以说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此前,“教学是艺术”的观点占主导地位,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可以用科学方法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其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开始注意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