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三行草根商总卢观恒商海沉浮初探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36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绪论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与大学士石柱议开海贸易事言:“先因海寇,故海禁未开。为是今海寇既已投诚,更何所待”。次年,康熙废除禁海令,设粤、闽、浙、江四大海关,允许与外界通商。然而终因体制受限,对于外来商船接待能力仍属有限。及至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广东地方政府于是年遂招募了13家较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与洋船上的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俗称“十三行”。
  十三行的出现和以后的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联系,但其最大的价值仍然只是体现在经济贸易的往来。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前,海关贸易最旺的一年也仅有27艘洋船到港,税银只52万两,而在乾隆55年(1790年),洋船增至83艘,税银则达110万两,及至鸦片战争前,洋船多达200艘,税银突破180万两,为广东地方财政收入的60%,清政府年关税收入的40%。伴随其兴盛的,则是大量行商的出现,其中又不乏财富居于世界前列的行商巨贾,本文所述卢观恒就是其中一个。
  二、卢观恒其人其事
  卢观恒(1746年~1812年),字熙茂(因其捐有官衔,外商均称之为茂官),广东新会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为摆脱贫困,乾隆年间,年近40的卢观恒只身赴广州谋生。先是为十三行附近的一家歇业的商铺看管房屋,后以铺店为洋商储货及代售商品,升为洋行买办,1792年,海关监督正式批准卢观恒为行商,便开始自营广利行,其也成为当时垄断全国对外贸易的行商之一。1800年,卢观恒被任命与潘有度同为商总。八年后,卢观恒与伍秉鉴同管公行事务,成为首席行商,直至1812年12月20日去世。
  卢观恒所涉贸易广,而且数量颇大,据《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载,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卢观恒出资13万两白银,与英国两家公司订立出口茶叶合约。 1786年~1788年,卢观恒与英国东印度公司有大量的棉花交易,以后又一直成为与英公司进行该项贸易的主要商人。自其成为十三行商总之后,按照粤海关监督与英国东印度公司间的商定,所经受的贸易货物更为庞大。1800年,卢关恒占有毛织品3份、武夷茶1300箱、其他茶叶共2.4万小箱的份额;1808年,占有毛织品4份、武夷茶600大箱、其他茶叶1.8万小箱的份额。在卢观恒的操持下,1797年,广利行超越怡和行,发展成为仅次于同文行的第二大行商。
  三、商海沉浮探源
  卢观恒的商海沉浮,既有客观上的缘由,还有主观上的原因。客观上,与十三行的垄断商贸地位和自身经济特性有直接关系;而主观上,同其具有行商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是分不开的。
  1.客观上,与十三行的垄断商贸地位和自身经济特性有直接关系
  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专业商行,亦官亦商。清初厉行海禁,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始设闽、粤、江、浙四海关,作为代表粤海关经营外贸的十三行,初时还为实数,后来变动不定,亦有添属,少则4家,多时也仅为乾隆二十二年(1657年)的26家,随其享有垄断地位而来的各种便利和特权自可想见,当时的十三行,“在中国近代史中,关系最巨,以政治而言,行商有秉命封舱停市约束外人之行政权,又常为政府官吏之代表,外人一切请求陈述,均须有彼辈转达,是又有唯一之外交权;以经济而言,行商为对外贸易之独占者,外人不得与中国其他商人直接贸易。”依赖这些便利和特权,再加以政府对行商数目的限定,行商从经营中渔利也就有了政策上的保证。
  从1720年后清廷明令各地行商实行“保商”制度起,十三行走上快速发展之路,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关闭江、浙、闽三地海关,四大海关仅留粤海关一处时达到极致,此时,所有的进出口物品必须由十三行行商经营办理,如茶叶、丝绸、陶瓷等的出口贸易也在其内。此时的十三行内外店铺林立,辐辏往来络绎不绝,而所涉及的贸易国家遍及英、法、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等诸国,贸易网络之广,所获银钱之多,以致时人诗云:“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此外,从经济体而言,十三行也有较纯粹官办贸易更优的地方。虽同属垄断外贸,但同前者相比,十三行的行商们依赖外贸为生,少了些繁文缛节,多了些灵活机变,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更高,每每在境外商船到港的同时,便又有转译舌人和精通夷务洋行商人的接洽,十三行的兴旺与其自身的经济特性也有直接关系。
  2.主观上,卢具有行商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
  卢观恒与其他三大行商有别,“伍氏喜刻书,叶氏喜刻帖,潘氏独以著作传。”他出身贫寒,来自草根,更具有实业家特点。
  1757年,朝廷撤销闽(彰州)、浙(宁波)、江(云台山)三处口岸,只剩广州一口岸通商。那时,“广州城廓天下雄,岛夷鳞次居其中,香珠银钱堆满市,火布羽缎哆哪绒”,中华帝国与西方列国的全部贸易都聚汇于广州,中国各地物产都运来此地。每年5月至10月为贸易期,其时,广州华洋商人云集,繁华无比,因朝廷有规定:“番船贸易完日,外国人员一并遣返,不得在广州居留。”故此通商期一过,外商倘有未卖完的货物,离粤前便要在广州十三行附近觅地寄存,待来年再卖。卢观恒抓住商机,利用代人看管的房屋租赁给洋商储货,并按其开列的价目代销,从中获取利润和佣金。由于其办事效率高兼诚实守信,能够保证外商的财贸安全,因而赢得了众多外商的青睐,并乐于将货物委托卢代管代销,卢观恒因此获利不少,从而积聚起大量资本,成为当时的重要商人,为后来创立广利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承充行商之后,卢观恒也守诚信,极重商业信誉。179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特里顿号(Tritan)来广州贸易,在检查广利行生丝的时候认为其所交付的几绞过粗,不符合要求,卢观恒得到消息后,立即答应重新挑选,并尽快给付,同时也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情况。正是因为卢观恒向来重视诚信,所以也能够得到外商更大范围的贸易与合作,并在其急难的时候予以援助,如英国委员会曾“预付给茂观50000元,如他们认为有必要,本季还可以用现金或货物预付更多些,总数可以达到200000两”,以解卢观恒因帮助万和行而致的经营困难。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行商们在享受对外贸易垄断特权的时候,同时被附加了诸多义务,例如替政府采办洋物,成为“天子南库”,满足皇家奢靡生活对洋货的需求;代替征收捐输税饷,备具保结,外商违法也需要由行商承担深重连带责任,嘉庆六年利泉行因其所担保英船私运羽纱而被要求罚交50倍的应征税额即为明例。此外,行商们还遭受各级官吏盘剥,在替政府采办洋物过程中,往往“每需一件,关宪与内司、地方官向各行索取、奚蒂十件。”马士也在《中华帝国关系史》中提及,粤海关监督“在广州享有法定的和实际的对外贸易垄断权的整个时期内,他竭尽搜刮的能事。可是,他并不是单是一个榨取者,同时也是一个聚财者和散财者,他聚敛到的一部分要直接送给宫廷中的人们,上自至尊,下至妃殡太监。”行商们在获取巨大利益的同时,也承担着这些消极因素蕴藏的隐忧,这些成为后来行商们纷纷破产的直接原因。
  四、小结
  十三行的出现和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联系,其最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贸易的往来,行商作为经济贸易活动主体,在其中影响重大。卢观恒商海得意,在客观上,与十三行的垄断商贸地位和自身经济特性有直接关系;在主观上,同自身具有行商办事效率高、应变能力强和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密不可分。然而,因行商承担义务过多,加之后期政治腐败,以卢观恒为代表的行商的破产也就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梁嘉彬:广东十三行考[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2]谭 镳:新会乡土志[M].光绪三十四年刊
  [3]黄任恒:番禺河南小志[M].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政府编印,1999
  [4]马士著: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M].商务印书馆,1963
  [5]马士著 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6]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十三行沧桑[M].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1
  [7]黄启臣 庞新平著:明清广东商人[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重症脑出血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
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多的一类药物,抗菌药物在预防和治疗感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存在,甚至出现滥用现象,从而使
受国际金融的影响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增速减缓。面对困难和压力,发展机遇仍然存在。在党中央和人总行的领导下,人行林口县支行积极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护县域金融稳定,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将贯彻落实自查报告上报如下:  一、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原因  1.观念落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县域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08YBB255),湖南科技学院2008年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8XKYTA005)  [摘 要] 假定城乡居民区收入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市场性收入主要由居民个人的能力决定,而政策性收入则主要由政府对其所在区域的政策决定;通过对城乡经济运行原理进行分析,得知劳动力流动和城乡政策对城乡区域差距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
南滨路是一条一步一传奇,一景一传说的街道。在现代气息浓郁的郜市风貌之中,隐藏着重庆城与江互相对抗、融汇、蜕变的曲折往事。由古栈道开启的滨江生活滨江路在重庆的最初形态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人民币不仅实现了在国内的完全流通,也开始在境外市场流通,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既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也存在诸多障碍,人民币国际化路险道长。  [关键词]跨境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货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影响力的提高及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人民币已经在周边
在电子商务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商务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这些数据在网络上传送或存储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被他人窃取,不能被披露或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未来,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