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LEEP术治疗的cIN 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EEP手术时间2~19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5 ml 61例(47.7%)、15~50 ml 50例(39.1%)、>50 ml 17例(13.3%).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CIN Ⅰ级5例,CIN Ⅱ级96例,CIN
【机 构】
:
322000,浙江省义乌,义乌市妇幼保健院宫颈专科门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Ⅱ、Ⅲ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LEEP术治疗的cIN 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EEP手术时间2~19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5 ml 61例(47.7%)、15~50 ml 50例(39.1%)、>50 ml 17例(13.3%).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 CIN Ⅰ级5例,CIN Ⅱ级96例,CIN Ⅲ级27例,LEEP术后病检查结果 分别为4例,92例,32例,两种方法 检查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O.56,P>0.05).术后随访恢复基本良好.结论 LEEP治疗CIN Ⅱ、Ⅲ既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又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及宫颈的其他生理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保守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采用保守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胃穿孔39例、十二指肠穿孔21例,均采用保守治疗后治愈,未发生腹腔脓肿、再穿孔等并发症,无因病情加重而中转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1.26±3.21)d.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6个月,无复发54例,复发5例(4例未按要求坚持服药,1例行胃大部切除手术),死亡1例(死因与该病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治疗6个月,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并测定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结果 治疗
目的 观察热毒平治疗婴幼儿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尿路感染患儿,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平颗粒,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头孢克肟颗粒(3~5 mg·kg-1·d-1),2次/d口服.疗程2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在知情同意情况下依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全麻组30例和复合组30例,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方法 ;复合组采用全身麻醉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术中心血管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后,复合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麻组麻醉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132例抗肿瘤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结合临床资料,观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及药物种类的关系.结果 随患者年龄的增加,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60岁以上ADR为31.8%.不同给药途径ADR不同:静脉给药占90.2%、口服给药占6.8%、肌内注射占0.8%、鞘内注射占1.6%、皮下注射0.8%.排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连接蛋白-2(FGFB2)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m blot法检测6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FGFR2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胱膀组织中表达情况相比较,观察FGFR2表达与病理分级、肿瘤浸润程度及治疗过程的关系.结果 在病理分级和FGFR2阳性表达之间有相反趋势,FGFR2阳性表达率随着病理分级的增加而降低,FCFR2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5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知情同意下按人院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吸氧、补液、镇静、利巴韦林及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人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滴注人血丙种球蛋白200~300 mg·kg-1·d-1,疗程3 d;肌内注射干扰素10万u·kg-1·d-1,疗程3~5 d.观察比较两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