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发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城市设计工作,能够起到良好的实施效果。本文主要从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郊区多样化发展,内城美化,以及推动产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内容,并结合英国城市更新的情况,阐明了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更新策略,为更好推进中国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更新;英国经验;启发
  城市设计在现代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促进城市建设与长远发展,展现城市现代化风貌具有积极意义。英国城市更新过程带来较多经验和启发,能够有效支持我国城市设计工作。从英国城市设计和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出发,借鉴其中的经验和方法,可以为提升我国城市设计水平提供良好参考。
  1、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
  1.1郊区多样化发展
  英国历来崇尚乡村生活,在郊区化设计与建设方面存在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英国郊区化设计和发展过程中,遵循多样化的设计理念,为充分展现城市的人文特征和自然风貌提供良好前提条件。为推进郊区多样化发展,需要注重做好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工作,增强空间的连通性和可达性,尤其是要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规划好城市郊区空间,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功能分区僵化的问题,避免社区之间出现隔绝问题[1]。
  1.2内城美化
  内城是城市设计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城市设计活动时,需要高度重视内城的美化工作。英国城市设计与更新发展过程中,同样重视美化内城,优化城市内部交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工作,提升植被覆盖率。
  1.3推动产业转型
  城市设计工作进行中,积极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工作的稳步开展,可以有效创建出适合新兴发展产业适合的载体,拓展和丰富创意产业,如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规划以及印刷、模型制作等方面产业,增加就业,更好吸纳社会资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2、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的挑战和启发
  2.1中国城市更新的挑战
  中国城市设计工作进行中面临着一定挑战,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后工业化转型发展的较大压力。国内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而第二产业尽管能够吸纳大量的就业人员,支持社会建设发展,但是现阶段产能过剩问题的存在,影响到了第二产业的发展效果[3]。
  第二,新城和内城之间的关系。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步加快,新城建设与发展在不断蔓延当中,而可用的土地资源数量在逐渐减少,无法充分适应城市化大量人口的发展需求。城市内城建设发展中呈现出了紧缩的情况,同时表现出一些发展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房价过高、公共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等方面[4]。
  2.2中国城市更新的英国经验启发
  结合英国城市建设发展的经验,可以给中国城市设计和更新工作带来一定的经验和启发。
  2.2.1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城市设计与更新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需求,更新事业十分复杂且难度较高,全面依靠政府的支持是不现实的,对此,要良好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发展拉动消费增长,促进城市健康稳步发展。从英国城市更新的经验来看,政府制定出科学协调城市更新的设计方案,提供充分可靠的服务手段,将能够起到良好作用,更多地是要能够发挥市场优势,也就是通过市场获取到资金、人才以及资源等,激发市场参与人员能够主动参与到城市设计与更新当中。国内要注重更好发挥市场的优势,以市场带动城市更新的发展[5]。
  2.2.2有机结合历史与现代
  城市现代化更新工作进行中,要注重结合现阶段城市设计与建设发展情况,避免大拆大建方式,从保护历史、尊重历史的基础出发,更好融合历史和现代的发展元素,为城市建设提供重要的支持。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建筑,挖掘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价值,使用现代化建设方式,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特征,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2.3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
  城市设计与更新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参与主体,且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在对这些主体进行协调时面临着较大工作难度。想要有序推进城市的健康稳步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各个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各方主体的利益需求出发,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城市居民的优势和作用,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到城市设计工作中[6]。
  2.3案例分析
  以广州恩宁路为例分析城市设计与更新工作的实施效果,恩宁路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于1931年建设,是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恩宁路充分体现了西关骑楼建筑的精髓,连接了周围多条道路,十几处文物古迹分布其中。2007年底,广州市政府制定恩宁路旧城改造计划。恩宁路早期按照大拆大建模式开展改造,直到2011年按照“开旧城改造先河,保护历史文化优先”的原则,将历史和现代加以完美结合,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实现保护性开发,逐渐关注到保护街区文化开展改造活动,促进街区文化改造活动更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和谐统一。
  在恩宁路改造工作中,2016年,荔湾区以BOT模式引入广州万科。政府大力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产企业之间保持着良好合作,让地产企业主动进入到改造市场中,发挥市场导向,科学推进改造活动取得良好实效。
  改造活动进行中,还不断调动相关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良好征求周围居住群众、居民以及开发商方面的意见,解决了小红桥无夜间照明及河涌北岸生活区无路灯的问题,更好推进改造活动的稳步实施。
  结语:
  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过程中面临着一定挑战,主要集中在了后工业化转型发展的较大压力,新城和内城之间的关系這两个方面,并结合英国城市更新经验,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发展建议,包含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结合历史与现代,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国内城市更新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震.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英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镜鉴[J].城市规划学刊,2016(1):88-89.
  [2]余美瑛.英国自主建造住房体系解读及对我国社区存量更新的启示[J].规划师,2019(10):00102-00103.
  [3]陆军.评《英国城市更新》及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3):95-96.
  [4]陈鹏,胡莉莉,扎博文.“全球城市”视野下上海历史文化保护的顶层设计——基于英国《遗产2020》影响启示的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2017(2):00254-00255.
  [5]付宇,陈珊珊,张险峰.城市更新政策经验及启示——基于上海、广州、深圳三地的比较研究[C].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8.
  [6]高娴.当代中国城市美学:理论与实践——兼论城市美学在湖北的发展[J].社会科学动态,2017(12):27-32.
其他文献
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该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生活品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昌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
【摘要】自从人类历史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地球正面临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越来越拥挤、世界气候逐渐变暖、森林覆盖面积持续降低、土壤不断沙化、各种极端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并且危害越来越大、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碳排放过多造成的, 因此, 地球的碳循环已成为全球变化的一个热点。于是
随着我国一线城市旧城改造速度的加快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人口向大城市集聚,造成城市中心区住房及办公场所需求量的增加,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及租金增加,流离失所感
【摘要】在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城市交通转型的时代特征下,存在着一批行政级别不高,城市能级和首位度不突出,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未来向着500万人口规模的临界超大城市发展。其特有的地理空间规模、交通发展特征、交通出行习惯与一线大城市有明显的差别。以无锡市为例,结合城市交通体系发展水平、城市区位特点、城市空间尺度,准确定位轨道交通的功能,科学确定轨道网络的层级和规模,构建外疏内密,各层次紧密銜接的网络。最后
【摘要】文章以建筑设计视角下城市空间塑造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当前我国城市空间的新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了建筑设计对于城市空间优化塑造的建议,以便可以更好的优化城市空间,使城市更加宜居。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空间;塑造  城市是人们居住的重要聚集地,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果,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同时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城市而言,一个城市的魅力常常就是一个城市的空
该文以该实验室分离并鉴定的牛泡沫病毒中国毒株(BFV3026)为材料,经PCR构建Borf-1全长及系列缺失原核表达质粒,并利用大肠杆菌pET系统表达并纯化Borf-1及其系列缺失蛋白.通过
植物耐盐性研究对消除盐碱地对人类的威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耐盐基因的分离已成为这一研究领域最为艰难、最具创新性的课题之一,而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分离未知基因方
文章利用空港经济区、城市及机场之间的共生依存关系,最大程度发挥机场资源,建设大连空港经济区,发展临空经济;推动和巩固机场的新枢纽地位,带动城市发展 .着眼于东北亚,创新
现代通信和雷达应用领域中,宽带、高增益、实时并行处理是现代接收机性能的重要标志,但是以常规电子系统为基础的接收机很难满足这种高要求。因而,具有高速并行处理能力和特有的
玉米在种植面积和产量上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不仅是主要的粮食和饲料来源,而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对我国粮食和经济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虽然近几年我国玉米产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