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幼儿早期阅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简单的口头语言过渡到规范的书面语言,是一个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学习过程,对于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力、个性、习惯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培养。早期阅读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
  一、幼儿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方法
  (一)学会翻阅图书的方法
  幼儿一开始是不知道如何看书的,拿到一本书就打开乱翻,被里面的彩色图片吸引,只要有图片就可以看。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呢?应该从最基本的学起,那就是让幼儿先学会如何翻阅图书,学会看书的方法,从而逐步培养阅读兴趣。要让幼儿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先让幼儿认识了1~10的数字,再教他们按页码一页一页地往下翻,使他们掌握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其次让幼儿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看书。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地接下去看的,才能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要先从封面开始看起,再一页一页地往后翻,看完一页翻一页,直到封底结束。我们可以把一本书比做一座房子,封面是前门,封底是后门,页码是小房间。看书时要把前门打开,走进小房间,小房间里会有许多精彩的小故事,看完故事就要从后门走出来,最后把门关上。采用比喻的方法能让孩子更容易掌握翻书方法。
  (二)把握阅读的方法
  我充分利用每周开展的一次阅读活动,让幼儿在共同阅读中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获得阅读的经验。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我适度运用言语、动作、表情,寓乐于学,寓学于乐。如果将故事平平淡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则不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融入故事,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根据故事情节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如身临其境。适当时还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再运用形象生动的教具,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感受画面与故事之间的联系。我在引导时考虑到问题的有效性,巧设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如:用“他在做什么动作呢?”等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观察角色的表情、动作等。用“你看到这些会想到什么呢?说什么呢?”让幼儿发挥想象,主动将角色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为幼儿的独立阅读提供借鉴。创造丰富宽松的讲述氛围。在幼儿初步理解阅读内容之后,给予幼儿运用已有语言经验充分表达和锻炼的机会。幼儿可分组或一对一地讲述,也可采用角色表演或围绕故事交流读书心得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巩固阅读经验。
  (三)创设幼儿感兴趣的阅读区
  除了利用好每周的早期阅读活动外,还巧妙利用阅读区。由于阅读区角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参加的人数方面具有特殊性,这是幼儿自由阅读的天地,幼儿往往在其中能更放松地表现自己,因此在区角中添置了许多能引起幼儿兴趣的书籍,如《娃娃画报》、《婴儿画报》等,诸如此類的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孩子面前,幼儿对图书的阅读主要是感官上的需要,必须有可爱的动物、有趣的物品、色彩鲜艳的画面及与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内容,这对他们无疑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展示阅读的成果,如利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请幼儿讲故事,或举办“故事大王”比赛等形式,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表现自己的成果。
  二、家长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
  孩子的早期阅读不能只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指导,还要靠家长的配合指导。因此,我们教师要多和家长交流,把一些好的指导孩子进行早期阅读的方法教给家长,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早期阅读的观念。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好模仿,且大多数时间都与家长在一起,家长的一言一行会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心底。不管家长是否爱阅读,在孩子面前都要表现出对阅读有极大的兴趣与赞赏,并且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阅读书本时一页一页往后翻;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等,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会模仿家长的这些行为,同时也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阅读。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家庭环境对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影响非常大,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就应该为孩子创设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对阅读的欲望。条件好的家庭,家长可以在家的某一个地方为幼儿创设一个小小的阅读区,孩子有自己的小书桌与小椅子,有可爱的书架,在阅读区随时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书阅读。前提是这个阅读区一定要具有充足的光线,这样便于幼儿阅读。如果条件不允许,也不要紧,家长只要准备几块彩色的泡沫垫,让幼儿想阅读的时候拿出来一铺,既简单又方便,也不占地方。
  (三)为孩子购买合适的图书
  选择图书非常重要,关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不是任何图书都适合幼儿阅读的,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比如1~2岁的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都不完善,特别是认知能力,他们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而是拿着书玩耍,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选择“布书”,怎么折腾都不会坏。2~3岁的幼儿随着语言和认知水平的发展,理解力不是很强,所以要为幼儿选择一些平时生活中可以见到的东西,如小动物、食物等图片。3岁以后的孩子上了幼儿园,理解能力、语言发展逐步增强,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因此,为这一年龄的幼儿购买图书,不仅知识性要强,而且要带有一定的幻想性、探索性,能促使孩子积极地思维。
  (四)多陪幼儿阅读
  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喜欢就给孩子买很多图书,平时就把孩子一个人丢在旁边看书。其实这种做法是错的,买再多的图书都不及陪幼儿阅读一本图书来得有用。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一来可以增进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二来家长可以指导幼儿阅读,了解幼儿的阅读水平,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家长应多抽空陪孩子阅读,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幼儿园或是家庭单方面可以完成的,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平时一点一滴合作积累的。教师和家长要给予帮助和指导,激发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尽早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成为终身阅读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与静脉血栓前高危状态的关
本文研究目的:观察不同时段哮喘大鼠肺组织CD4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探讨川芎嗪对黏附分子和气道平滑肌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如何设置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整个课堂教学有效开展,使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如何进行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性问题的合理设置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有效性问题;数学教学;课堂问题;追问  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教师占了主导地位,占去了大部分的教育时
摘 要:面对高中新课改实验即将全面开展,在新的课改理念下,要求让课堂教学活起来。那么我们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是高中的政治课堂充满活力,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激情;兴趣培养;教学法  高中学生没有初中生应有的激情,要使课堂教学活起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转变学生学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 /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的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 重重的壳挂着轻轻的仰望/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让风吹干流过的泪和汗/ 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 ......”这是我在一次以“成长”为话题的学生练习作文中看到的开头,深沉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凝练成丰富文字展现在我的眼前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今天课堂教学的一个主导因素。而学生自主学习又是素质教育最好的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养成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的习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可以说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让自己的课堂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改变以前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