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区集雨种植方式对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土壤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是限制西北黄土高原旱区春小麦增产的一大瓶颈,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有限降水的生产潜力,实现土壤水分的有效利用,是该区春小麦高产高效种植的关键所在。试验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露地穴播为对照,分析了3种不同集雨覆膜种植方式(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对麦田耗水量、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促进春小麦增产和提高降水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春小麦全生育期,覆膜处理0~200 cm土壤贮水消耗量明显高于露地穴播处理53.35 mm,以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最多,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了49.78%,而其他两种覆膜处理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覆膜处理的春小麦总耗水量差别不明显,但显著高于对照处理5.23%。覆膜种植增加了春小麦抽穗至灌浆期阶段的耗水,此阶段的耗水量和耗水比例均最大,平均分别为124.49 mm和46.25%,而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在此阶段的耗水量最高,显著高于露地穴播处理21.33%。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分别可使春小麦增产21.08%、21.92%和9.64%。3种覆膜栽培方式下以全膜平作覆土穴播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全膜垄沟覆土穴播处理,二者显著高于对照处理15.36%和13.24%,而全膜平作无土穴播处理的最低,与对照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可见,全膜覆土穴播平作和垄作两种集雨覆膜栽培模式均可以实现旱地春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但还需要进一步筛选适合西北黄土高原旱区春小麦高产稳产的最佳种植模式。
其他文献
【正】 宗法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社会组织原则和“行为规范群”,对构成中国社会独特的发展道路(体现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指导社会发展与实践的重要科学,同时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与广泛适应性。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建设地位越发突出,尤其是在社会保障事业管理中的应用,将决
桐油包膜尿素单个颗粒的养分表现出3个阶段释放规律,即时滞期、线性释放期和衰退释放期,养分释放具有由扩散机理支配的S形逐步释放特征。尽管粒径和包膜厚度存在差异,包膜尿素单
上世纪80年代初,陈德亮(音)在中国开始了他的科学生涯。陈回忆说,“当时有硕士学位就能成为研究员,那会还没博士。”自那时起,中国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国家以惊人速度增加科研经费
本文将在分析贵州省R&D经费投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从R&D经费的来源出发,深入分析影响R&D投入强度的各种因素,提出实现R&D投入强度目标所需采取的措施。
简要介绍合成氨系统各运转设备排出的废乳化油的回收及再生工艺、主要设备、工艺参数。回收装置运行后,年可再生成品油240t,经济效益显著,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