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大战略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zhou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战略是着眼于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宏大谋划。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大战略具有开创性、继承性和连续性。它的宗旨是,将一个贫穷落后的、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它的构成是,毛泽东的“四个现代化”战略(1964—2000)、邓小平“三步走”战略(1980—2050)、党中央“三步走”战略(2000—2050)。这些战略构想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并具体落实到历次五年计划或规划之中,是指引中国巨轮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航向图。
  现代职业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大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大战略的重要内容。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到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再到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也表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高水平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
  1.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章程》中把领导人民实现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见表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曾完整地表达了“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改革开放后,基于国情,邓小平于1987年正式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的长远目标构想2,见图1。世纪之交,党中央前瞻性地对21世纪初期前20年中国发展做出基本判断,充实和丰富了邓小平“三步走”构想3,见图2。
  2.“三步走”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构想
  “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也是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表明建设小康社会思想进一步完善化,见图3。这一变化的意义就在于向民众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3.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国内外经验表明,发展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改善民生必须抓职业教育,促进公平必须抓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见表2、表3、表4。
  4.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现代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培养生产服务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表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见表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化水准的职业教育更加有力的支撑。
其他文献
摘 要 从发展的战略决策、组织文化方面分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和迈阿密戴德学院走向卓越的过程,发现有四个共同点:一是两国高职院校所肩负的社会职能是相同的,都具有缓解或“冷却”社会矛盾的作用,终极目的是构筑一个更为和谐、富有创造力和多元文化共处的社会;二是在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发展目标,无论如何卓越的领导者都无法超越学校阶段性任务;三是有效的组织文化必须是当下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学校所面临的内外部
摘 要 应用转型有力推动了我国地方高等教育的历史性变革。铜仁学院在应用转型过程中,坚持内涵式发展,采取一系列新举措促进学校逐步走向高水平:精准定位,做好应用转型顶层设计;坚守大学根本,推动应用转型特色发展;采取多元方式,确保应用转型有序推进。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本科院校应用转型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对应用转型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够和对应用转型规律认识不清等方面。实现本科院校应用转型高质量发
摘 要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外语人才能否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外语优势,以服务海南公共外交和“一带一路”建设为突破口,依托“外语 ”服务“设施互通”,依托“两个基地”服务“政策沟通”,依托“互联网 ”服务“贸易畅通”,依托“特色”服务“民心沟通”,依托“技能 外语”服务“货币流通”,为海南省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  关键词 一带一路;海南公
摘 要 中高职“3 3”分段培养模式,是江苏省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有益尝试。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项目已有7年,在此过程中,各校管理层高度重视,管理措施到位,科学设计转段方案,中高职教师之间注重互动交流,衔接项目取得较好效果。但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中高职衔接项目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低、课程体系架构不够合理、转段考核制度有待理清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以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科学制
摘 要 县及县以下区域职业教育是我国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以S市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数据为样本,构建县域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产出关系的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是县域职教资源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拓宽县域职业教育投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配置、改变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扶强”的政策导向、注重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是提高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县域职业教育;资源
2014年11月21日,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经验交流暨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50所高职院校领导和50家合作企业代表以及部分专家学者共500余人参加会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等出席会议。大会的主题是“校企合作,互惠共赢”。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建立“校企一体化”育人长效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通过了《创新联盟章程》、创新联盟2015年工作要点,确定了
摘 要 我国社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教育作为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其形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和认同度,进而影响人们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意愿。通过对1949-2018年间《人民日报》中有关职业教育报道的文本分析,可以窥探职业教育在官方媒体中的形象。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拥有备受重视的政策形象、占教育半壁江山的规模形象、社会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的作用形象、呼吁认同的社会形象、逐步
2013年7月17日至18日,中英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讨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交流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英国商业、创新与技能部以及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主办,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北京市教委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来自中英两国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研究人员代表共80多人与会。研讨会深化了与会者对英国学徒制经验以及对我国实施学徒制试点所面临的挑战的认识,形成了开展汽车
摘 要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既能推进职普融通,又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吉林大学附属小学设计了以校园百家讲坛为主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在观念上端正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在情感上深化了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感知,在精神上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责任担当。为克服时间精力消耗大、潜在的教育不公、学生了解反思不够、家长不够重视的问题,又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家校合作、融入学科教学等
摘 要 借助NVivo12软件,基于扎根理论对江苏89所高职院校的学校简介进行实证分析,从学生发展、教育教学、政府履责、国际合作、服务贡献、面临挑战6个维度探索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要素,进而构建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核心驱动模型。基于模型,提出江苏高职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江苏高职教育的资源性供给体系,提升江苏高职教育的整体性配置水平,发挥江苏高职教育的需求性统筹优势。  关键词 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