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表面儿茶酚化聚电解质多层膜对蛋白质的吸附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钛表面儿茶酚化聚电解质多层膜对蛋白质的吸附行为,为钛种植体表面改性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方法,采用脂多糖胺纳米囊泡(NPs)和3,4-二羟苯基丙酸反应制备儿茶酚接枝率为40%的儿茶酚化NPs(cNPs);采用透明质酸(HA)和多巴胺反应制备儿茶酚接枝率为10%的儿茶酚化透明质酸(cHA).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以cNPs为引发层、cHA/NPs为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在钛或石英表面构建含3个(cHA/NPs)双层的儿茶酚化聚电解质膜[(基底-cNPs-(cHA/NPs)3],记为cPEM.同时以NPs为引发层,构建含(HA/NPs)3的未儿茶酚化聚电解质膜(PEM).采用红外光谱分析膜表面化学组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膜表面粗糙度,Zeta电位分析仪记录膜表面Zeta电位.选取4种等电点(pI)分别小于、等于、大于生理pH 7.4的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BSA,pI=4.7)、纤连蛋白(Fn,pI=5.8)、牛血红蛋白(BHb,pI=6.8~7.0)、多聚赖氨酸(PLL,pI=9.74),以其为模型蛋白,用0.15 mol/L的NaCl配制成1 mg/mL的水溶液.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实时动态监测膜表面蛋白吸附情况、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样品蛋白吸附前后形貌,LSCM、荧光酶标仪分别分析荧光标记蛋白在膜表面吸附情况,并测试荧光标记蛋白的吸附量.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SNK和LSD法进行比较,PTi组.原子力显微镜下可见cPEM、PEM组表面为分布均匀的水滴形海岛状结构,吸附BSA后,表面可见圆盘状结构,且cPEM组量大于PEM组,说明可能BSA在cPEM组表面的吸附量大于PEM组.采用LSCM和荧光酶标仪分析绿色荧光标记蛋白在不同表面的吸附情况,发现在不同种膜表面,同一蛋白吸附量cPEM组>PEM组>Ti组;在同一种膜表面,不同蛋白吸附量BSA>Fn>BHb.结论 本实验研发的聚电解质多层膜对钛表面进行改性后,能提高蛋白在表面的吸附,儿茶酚化改性则进一步促进这种吸附.蛋白吸附的驱动力可能主要源于静电相互作用和儿茶酚基团对蛋白偶联捕捉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我国PET/CT使用实际状况,为推广PET/CT提供数据.方法 收集10家三甲医院PET/CT中心2006年6月-8月共3018例PET/CT受检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检查目的:诊断肿瘤、体格检查和其他目的的受检者构成比分别为63.0%,32.9%和4.1%.(2)诊断:PET/CT诊断恶性肿瘤的真阳性率93.5%;PET/CT为38.6%的单纯转移癌受检者找到原发灶;在病理检查结
一、现状 人感染HCV后,存在着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病毒血症阳性,血清抗体阴性,这一段时间称之为检验“窗口期”,HCV在体内复制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致力于缩短丙型肝炎病毒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让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节能和减排这2个敏感的话题上,各国对于废气排放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为了符合法定的排放限制,仅仅将发动机燃烧温度保持在最理想的
仓库管理指的是对仓储货物的收发、结存等活动的有效控制,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仓储货物的完好无缺,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货物的活动状况进行分类记
延迟焦化焦炭塔在预热和冷却过程中 ,形成了含水乳化污油 ,含水量高达 40 %~ 50 % ,且混有焦粉 ,通常的加热、静置方法很难奏效 ,因此许多炼油厂对这种乳化油没作处理便直接销
“吃穿住行”自古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随着近几年楼市价格的攀升,住房已成为老百姓生活中头等关注的大事.但在购房中存在众多法律风险,如很多楼盘在未取得五证、达到销售条件
分析了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的润滑油 NMP( N-甲基 - 2 -吡咯烷酮 )精制装置的腐蚀原因 ,经试验在装置的重腐蚀部位采用 2 54SMo高钼钢材质及加入 F92 1防腐剂的防腐措施 ,有效地
生态系统恢复动力学是生态学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建立了生态恢复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恢复力、干扰力、环境阻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生态系统恢复的动力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