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受者诺卡菌感染5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肺移植术后诺卡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诺卡菌感染的5例肺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5例肺移植受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中位年龄66岁(26~69岁),单肺移植3例,双肺移植2例,确诊诺卡菌病距肺移植手术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个月(5~19个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黄痰、气促。实验室检查发现淋巴细胞下降,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降钙素原轻度升高,并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表现为多发结节、实变影,可伴空洞及胸腔积液。

结果

5例肺移植受者中,2例为肺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3例为单纯肺部感染,鉴定出皮疽诺卡菌5株。根据药敏选择两种药物联合用药治疗,经治疗后5例受者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以上,1例受者死亡,4例治愈。

结论

肺移植受者诺卡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年以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多发结节及实变影,治疗上需根据药敏早期、联合、足疗程用药。

其他文献
儿童肾移植受者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来维持治疗。而用药依从性直接影响儿童肾移植受者的长期预后。现将对儿童肾移植受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目的:对枸杞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带来的累积暴露量进行评估,并探讨相对效能因子法(RPF)在中药中农药残留累积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GC-MS/MS法对40批枸杞药材中1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进行检测分析。以溴氰菊酯作为指示农药,采用RPF法,计算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累积暴露量,并与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进行比较,分析风险。同时采用危害指数法(HI)评价累积风险,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40批枸杞样品中共有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样品检出率为84.5%,其中有67.6%的样品中检出2种及以上拟除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致心肌重构形成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类固醇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2月龄,体重200~2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压力超负荷组(POL组)、依达拉奉组(E组)。采用结扎胸主动脉8周的方法制备心脏压力超负荷模型。结扎血管后,P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的预后、减少致残的关键。常规磁共振序列很难发现肝豆状核变性脑部的早期病变,特别是对于临床前期患者。定量磁化率成像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磁共振后处理技术,对脑部磁性金属的沉积十分敏感。定量磁化率成像能够对肝豆状核变性基底节区金属沉积进行定量分析,有望成为肝豆状核变性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影像学技术。
对2020 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40名全科专业学员,在肝肿瘤教学中分别采用腹腔镜技术融合多学科诊疗(MDT)教学法(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组),每组各70人。教学后,问卷调查满意度、考核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病例分析,实验组得分为(21.10±0.31)、(91.80±4.82)、(87.5±4.1)、(77.25±3.38)分,对照组分别为(
脑出血作为神经内科常见急重症,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血肿扩大与脑出血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密切相关,是脑出血治疗的关键靶点,既往控制血肿扩大的研究尚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脑出血的临床研究和诊治中应该重视实施干预的时间窗,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降压、止血等抗血肿扩大治疗。此外,建立脑出血早期绿色通道有重要意义,能够缩短脑出血患者的就诊时间,达到在抗血肿扩大治疗时间窗内予以有效干预的目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PTCD)胆道会师术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9例首次肝移植术后胆道闭塞受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胆道会师术进行治疗,即同期麻醉下由内镜医师行ERCP及介入医师行PTCD双侧行导丝,使双侧导丝在胆道闭塞处完成会师,重新通畅胆道或建立新的胆肠流出路径,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病。NMOSD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既往曾多年被误诊为多发性硬化,后出现血小板明显减少,经完善检查确诊ITP,给予免疫抑制、促血小板生成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的NMOSD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该病例资料及相关文献的复习,能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时诊治,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吉兰-巴雷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被认为与神经节苷脂抗体的出现密切相关,而抗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3抗体既往报道较少。文中报道1例GM3抗体阳性相关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患者为58岁女性,主因“双下肢无力10 d,右眼睑闭合不全8 d,左眼睑闭合不全伴头晕1 d”就诊。血清抗GM3抗体阳性,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症状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