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伯父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ou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曾有三位耋耄老人和我们一起生活多年,那就是父母和我那没儿没女、鳏寡孤独的伯父。
  父亲前年去世后母亲回了老家,伯父依然随我们生活。
  街坊邻居都很不理解,夫妻俩工资又不高,养了两个多病的农民父母负担就够重了,还要去多管闲事接个伯父来养。父母含辛茹苦生我养我,把我教育成人,养育之恩固然是要报的。而伯父的恩德也是我莫名难忘的。
  我人生的第一双凉鞋是伯父买的。
  小时候,家里很穷,夏天没鞋穿,从来都是打赤脚,脚板底被剌或碎玻璃缠、大拇趾踢出血疱或踢翻脚趾甲等都是常有的事。小学五年级那年,伯父到桂林卖菜回来说帮我买了双凉鞋,叫我试穿一下。我一听给我买了双凉鞋,别提有多高兴了,那是城里人或者半边户(父亲在外工作的农户)的子弟才有得来穿的。一看那凉鞋,是那种军用凉鞋样式的,棕黄色,鞋面中间两侧各开三大孔,前后封口那种。
  我一试穿,鞋子竟长出有近两厘米。显然,这是伯父有意买长点的,要不然穿了一年半载就穿不着了,那是很不划算的。我把上面鞋绊扣紧点试穿着走几步,还行,质地软软和和的,很舒服。那段时间,别提我有多神气,一有空就盯着脚上看,欣赏这双凉鞋,很有“爱不释脚”的感觉。
  我人生的第一件汗衫(我们乡里人叫线衣)也是伯父买的。那是上初中那年。
  在我的记忆里,我初中以前从来没穿过一件新衣服,都是捡哥哥们穿不着了的旧衣服穿,由于我先天发育不良,身材瘦小(母亲曾告诉过我,家族里的一个奶奶看到刚生出来的我时说过“这个人能长得大,我看树叶上也要落满人了”。读高中时,同学们也给我取了个别号,叫“小猴子”),所以即使是哥哥们的旧衣服穿在我身上也是袖子长出一大节的,裤子也要往上卷几下,村上的人见我这样,都常说像个道士佬。到高中毕业以前我也基本上还是穿哥哥们的旧衣服,所以伯父给我买的这件汗衫也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伯父其实对我其他兄弟姊妹也是一样的,二哥读高中时的生活费也经常是伯父给的。伯父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30多岁时做了一次胃大切手术,妻子便离婚走了。伯父就一直把我们兄弟姊妹当亲儿女看待。
  伯父对家族里的前辈们所说所做的也是很让我敬佩的。1989年8月26日,因邻居失火,伯父和我们等四家人相连的吊脚楼全被烧毁。从此伯父便成了无家可归的人,经人介绍到桂林帮别人守厂房谋生。每逢过年过节,伯父也总要回老家到我大哥那住几天,回老家时他总忘不了给家族里的爷爷奶奶们买点糖果。前辈们对他说:“你本身就困难,还那么客气给我们买这买那。”伯父总是回答说:“亲爷是爷,叔爷也是爷,亲崽是崽,侄崽也是崽,何况小时候你们给了我们许多帮助呢!”(我的亲爷爷奶奶40岁左右就去世了,我父亲他们几兄妹是在亲友们帮助下长大成人的)。
  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伯父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伯父就是这样一个如此有亲情和知道感恩的人。由此也让我对他多生了几分敬重,让我深感今后不为他做点什么自己就感到愧疚。于是,几年前他因煤气中毒变得反应迟钝、行走不利索后我便接他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了,也责无旁贷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了。
其他文献
零度以上的力量是温暖,零度以下的力量是坚强。因为温暖而生,因为坚强而永生。地球在一天天变暖,不知道还有多少零度以下的机会给我们体验。抬头是皑皑雪峰,远眺是片片雪原,大自然用温度展示自己的力量,我们用刻度表达自己的崇敬。赵戈是新华社新疆分社的摄影记者,在这次俄罗斯漂流者在玉龙喀什河遇难事件中,他有机会在第一线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本期的特别计划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帮助才能顺利完成当然,拍照的几天他也是吃尽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  内容简介: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而言,时令节气是非常重要的。这套《中国传统节日故事》,旨在让我们
我有一个爱占小便宜的老妈,她占过的小便宜犹如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過来,太多了,比如……  吃牛排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西餐厅吃牛排。里面有免费的甜点,还没等牛排来,老妈就已经挑选了好多甜点,到底有多少呢?这么说吧,牛排来了,桌子上只能勉强把牛排盘子放下。那画面,唉,我都不好意思再提了,就餐时更怕遇到同学呢!我不禁跟老妈唠叨:“你这是带我来吃牛排,还是专门来吃甜点的呀?”老妈却振振有词:“免费的甜
我老爸,一个十足的开车疯子。曾经一个人开车去拉萨。
2005年的九月,两支分别由本刊和新华社新疆分社的记者组成的车队,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城驶上了中昆仑山考察的路途。昆仑山东起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横贯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5000米。其中,经过且末县境一段昆仑山脉因位于昆仑山中部,被称之为中昆仑山。中昆仑山区面积六万多平方公里。牧区因降水稀少、气候异常干燥、冰川覆盖面积较小,多为山地荒漠草原和高寒
瞧,“夏小姐”跑来了,手里握着“雨婆婆”的魔法棒。“雨婆婆”紧跟其后,大喊道:“臭丫头,魔法棒不能乱玩儿啊!”“夏小姐”哈哈大笑,加快了脚步,头都不回。雨婆婆叫来了雷公公和云朵姑娘一起追“夏小姐”。  “夏小姐”挥动着魔法棒跑到了花园边,跑到了田地边,跑到了大山上。“轰隆隆”,豆大的雨點落下了,花园里的花更红了,草更绿了,花孩子们拉起了手,跳起了舞蹈。田地里的庄稼旱得打起了卷儿,雨滴落在叶子上,都
小众与一个人的历史  提到拉美文学,首先想到的是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略萨、阿连德、富恩特斯、米斯特拉尔、聂鲁达、帕斯。但鲁尔福和他们不太一样,鲁尔福显得非常小众,一是他没有获得过诸如诺贝尔文学奖这样的大奖;二是他的作品非常少,只有一本短篇小说集《烈火平原》和一部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以及其他一些零碎的东西,全部作品翻译成中文,加起来也不到三十万字;三是自1955年发表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
笔名里翔,80后,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天涯》《清明》《芒种》《星星》《山东文学》《安徽文学》《湘江文艺》《小说月报·大字版》等刊物,有诗歌被选刊转载、入选年度选本,散文入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现居广州。  大厦是时代的高墙  你永远在抉择的路上  抽象的文字包袱  于晚霞的荣膺里  完成行将隐身的雕刻  ——题记  夜飞鹊  陈立本站在大剧院门前眼睛斜眯,他害怕直视屋檐洒落的霓虹,仿佛那
韩学军虽然是从老师那里学得了绘画知识,却最终在大自然中获得了创作灵感。他曾带着画笔游历西藏、青海等地,当地的人文风俗和壮美风景给了他最深的心灵撞击。在他的画作中,浓浓的民族情节流淌四溢,质朴的表达欲望不可抵挡。肖像是他最擅长的题材,这副《交头接耳》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两个最普通的藏地喇嘛形象,陡然使得一幅油画具有了和照片一样的瞬间美感。
哎呀,洗脸池变脏了,快给它洗洗脸吧!  我拿来一条“毛巾”,先把洗脸池的塞子堵上,放了一点水,然后把“毛巾”轻轻地在水里蘸一下,就开始给水池“洗脸”了。我慢慢地擦着,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它的“脸蛋”擦白了。再擦四周吧,只是才擦了一会儿,麻烦就来了,我被几个小黑点给难住了。我想:既然擦不掉,那就用指甲刮掉好了。伸出手,我重重地刮了幾下,哈哈,果然成功了,这几个“小调皮”乖乖地跑掉了。  看着我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