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疗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挑战及展望

来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c_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电磁技术的加持下局部区域热疗(LRHT)技术和全身热疗(WBH)已成为可能,且已开展到了临床应用中.虽然生理上的限制限制了WBH的应用,以免疫治疗为目标,WBH已经向温和的温度范围移动;LRHT在肿瘤中没有温度限制(但在极端的条件下会产生热灼伤),目前已经开始有朝着温和温度方向发展的趋势,以免疫为导向,朝着免疫调节方向发展,特别是向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发展,通过这种反应,LRHT寻求系统地针对恶性肿瘤.本文着重描述当下有效的肿瘤热疗技术,新的热疗方法以及热疗介导下给药模式的改变—调制电热疗(mEHT)以及目前热疗在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方法和结果,并对恶性肿瘤热疗的挑战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其他文献
随着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于新零售转型升级的倡导,医药行业正在进行深度的变革.本文从传统医药商业的角度出发,分析新零售转型过程中的市场环境变化,以及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提出问题和解决思路,为医药商业的新零售转型之路提供参照.
目的:评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体系在质量上是否能满足临床需求.方法:对本实验室采用的新冠核酸采样管、提取试剂、两种扩增试剂及相应仪器在配套使用时的阴阳性符合率、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及最低检测限、交叉反应等项目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本实验室的新冠核酸检测体系阴阳性符合率100%;ORF1ab、N与E各基因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CV均≤5%;新冠标准物质稀释至厂家声明的最低检测限浓度500 copies/ml时,ORF1ab、N与E每个基因重复提取扩增10次,每次均出现了扩增曲线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目前所知传染病中最致命的传染病.结核病诊断主要依靠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病理诊断,随着近年来全球结核病发病率的上升,目前已有的检测技术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低,尚不能达到理想的诊断率,寻找高效、准确、简便的诊断方法是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关键.已经发现人体感染结核后体内会产生一些特异性抗体,这为新的结核诊断方法提供思路,目前已报道的结核分泌抗原多达800多种,因此,选择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的抗原是重中之重.本文就已报道的具有重要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