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中耳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与分子遗传背景特征分析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jjjjjxx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中耳炎分泌物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菌株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和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15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中耳炎儿童中耳腔脓液或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进一步进行菌株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检测菌株的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多序列基因分型(MLST)分析.结果 共有86份非重复的标本分离出SA菌株,其中55株SA菌株至少对三种抗生素呈耐药状态,多重耐药率为63.9%.根据mecA基因分为甲氧西林敏感性SA(MSSA)66株和甲氧西林耐药性SA(MRSA)20株,与MSSA相比,MRSA对头孢曲松、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更高(均P<0.05),而MSSA比MRSA更容易对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产生耐药(圴P<0.05).MRSA菌株携带的耐红霉素基因ermC和耐四环素基因tetK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MSSA菌株(均P<0.05);同时,MRSA菌株携带的免疫逃逸簇基因(scn、chp和sak)、肠毒素基因(seb和sek)、溶血素基因hlb以及杀白细胞素基因(pvl)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MSSA菌株(均P<0.05);MSSA菌株携带的肠毒素基因sem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M RSA(分别为P=0.002和P<0.001).对应分析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的克隆复合体耐药的表型不一样(χ2=131.11,P<0.001).不同克隆复合体携带毒力基因的数量不一致,其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59.79,P<0.001).结论 致儿童急性中耳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多呈多重耐药状态,不同的SA菌株不同的克隆复合体耐药的表型与携带的毒力基因均不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在成人继续教育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本校继续教育学院2018级护理学专业本科2个教学班,其中1个教学班为试验组,采用基于BOPPPS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另1个教学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网络模式实施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课程综合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调查试验组学生对BOPPPS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学生课程过程性评价成绩、综合成绩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总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
肠结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好发于回肠,尤其是回盲部,大多数继发于肺结核 [1-2].肠结核一般会表现为恶心、消化不良、肛门不排气、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严重者出现便血、梗阻、穿孔等多种并发症 [3].肠结核患者住院时间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并发肠梗阻或肠穿孔.肠结核并发急性肠穿孔在临床上少见,但起病急、病情重,术前明确诊断比较困难.外科手术是治疗腹腔结核致肠穿孔的有效方法 [4].吴登助等[5]研究表明,住院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期刊
截瘫是因各种外部原因导致脊髓受伤,引起损伤平面下神经系统功能完全消失 [1],在其诊断明确的并发症中压力性损伤位列首位,并好发于骶尾部、脊柱、坐骨结节等部位.较深的压力性损伤常伴有筋膜、骨骼、肌腱或肌肉的暴露,治疗与护理难度较大,住院周期较长,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我科于2020年11月收治1例因外伤致高位截瘫、长期卧床致骶尾部难愈性巨大压力性损伤患者,经历多次手术、动态的评估与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患者创面完全愈合并顺利出院.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乳香、没药、赤小豆热熨敷长强穴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6月局部麻醉下混合痔术后的患者10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热水袋热敷,观察组使用“乳没豆”中药热熨敷,联合穴位按压均作用于长强穴位置.干预3~5 d后,观察两组干预前后镇痛疗效.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没豆”热熨敷长强穴能够有效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管理方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高压患者94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方案,观察组实施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管理方案.对比两组肠内营养前后营养状况、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症状发生率、达到预期目标喂养量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观察组肠内营养1周后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