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必将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文章探讨从三方面着手优化英语教学:一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二是合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师生沟通交流;三是有效利用网络技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关键词:英语教学;网络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1)16-0053-03
进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教育的方式与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那将是不可思议的。那么,网络时代我们应如何教英语呢?
目前,我省多个县区正在全力争创“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以县区为单位组建了现代化的教育城域网,各学校都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在一线英语教学岗位奋战了10余年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不由心潮澎湃,思如泉涌。结合自己近年承担的宿迁市市级个人课题《网络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优化研究》,以及平时的教学实践,对网络大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笔者认为,网络时代,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都不可能完全置身网络之外,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和网络资源来优化英语教学。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来优化英语教学: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时代。网络就是一个汇集着无数信息资源的大仓库,在这个大仓库中,各种信息资源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高度共享。充分利用各种合适的网络资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网络让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容易地接触、了解到教育前沿的最新动态和各类教科研信息。“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作为英语教师,及时了解现代英语语言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英语教学领域的新理论、新热点、新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那“一桶水”就是死水,过期的水,缺乏营养来源。而网络,可以算是我们的“活水”源头之一。拥有一桶“活水”对英语教师尤为重要,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词汇会不断涌现,如twitter、facebook、road rage(交通暴躁情绪、路德败坏)、euro(欧元)、gelivable(给力) 等等。如果教师不了解语言的变化与发展状况,如何能有“活水”?
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中有大量教学方面的资源,如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心得和反思等,其中不乏精品。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分析它们,在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时适当借鉴参考,就可以达到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完善。研究别人的教学研究成果,还可以体会到他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使自己视野开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当然,我们反对完完全全的“拿来主义”,对网络中的资源要加以鉴别、加以改造和优化,使之更适应我们教学的需要。
此外,在许多英语网站中有大量丰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食粮,有朗朗上口的英语童谣,有旋律优美的英语儿童歌曲,有精彩的英语语言网上游戏,有欧美国家的背景知识以及语法知识讲座等等,这些对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合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
以往师生间交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面对面地交谈,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也有其缺点,比如有些话题面对面交流时学生可能不太乐意开口,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口头表达等等。现在,网络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如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或电子邮件,甚至微博都可以用来交流沟通。学生可能会把一些平时不敢说或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心里话,通过这样的方式都会吐露出来,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当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手段用英语和教师交流,学以致用,这一点体现出网络交流的一个特点:在课堂上师生用英语交流或对话时,时间紧迫,学生也常常会因为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出错而紧张,而通过网络用英语对话交流是一对一的,而且也非面对面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小了很多,他们可以用较长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正确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相对传统的课堂交流对话方式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的。网络也为教师及时给学生解惑答疑提供了方便,即使在放假期间,师生也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实践证明,这样的师生交流方式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三、有效利用网络技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也可以作为我们利用网络优化英语教与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将其贯穿于英语教与学的全过程。
下面以《牛津初中英语》8A第四单元“Wild Animals”中的Reading部分为例,简要描述一下理想状态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的英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的课文介绍了大熊猫幼仔的早期生活以及一些保护大熊猫的措施。
(1)在课前预习阶段,先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即自己动手搜集一些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各种形式,然后利用自己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将搜集到的信息组织起来,形成PPT演示文稿。这项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自己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网络学习的探究性和互助性。
(2)在课堂上首先预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解说,解说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这一环节也可以适当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利用网络资源并将相关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呈现出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对促进教育及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但是我们在利用这些资源时,必须考虑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进行透彻分析,以人为本,合理组合各种媒体资源,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做到形式和内容上的完美统一,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不能过分追求声像图画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淡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有选择地、适度地利用英语网络资源,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的平衡。
(3)在课后的复习巩固阶段,可以给学生布置两项家庭作业,一是自己上网搜集资料,完成一篇介绍其它濒危野生动物生存状况及如何保护它们的文章。这项旨在培养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作业,仍然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全组成员相互协作来完成。另一项作业是关于本课时所学知识点、语言点的练习。教师可以把作业内容(练习题)群发到每个学生的邮箱,或发布到学校网站(班级主页)上,甚至通过微博发布,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后立即通过网络传送到教师那里,教师再及时批改、纠错,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向教师、同学求得帮助,也可以自己上网寻找解决的办法。
当然,以上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配备足够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设备,同时也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多媒体、网络应用技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在每个学校都实现。但是,现在我省很多县区,包括我区,都在争创“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的办学条件正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在很多学校得以实现。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利用网络以及网络与资源优化英语教学必将成为今后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与趋势。作为网络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教学环境,只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Windows、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简单网页编写、课件编制、动画制作、学科教学软件应用等),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辅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与网络资源优化英语教与学的过程,我们就一定会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闵长政.CAI课件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制作与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7).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
[4]陈维真.英语新词浅析[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1999,(4).
(编辑:王天鹏)
关键词:英语教学;网络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1)16-0053-03
进入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教育的方式与内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也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仍然沿用“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那将是不可思议的。那么,网络时代我们应如何教英语呢?
目前,我省多个县区正在全力争创“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以县区为单位组建了现代化的教育城域网,各学校都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一名在一线英语教学岗位奋战了10余年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不由心潮澎湃,思如泉涌。结合自己近年承担的宿迁市市级个人课题《网络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优化研究》,以及平时的教学实践,对网络大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认真的思考。笔者认为,网络时代,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都不可能完全置身网络之外,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和网络资源来优化英语教学。我们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来优化英语教学: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英语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资源高度共享的时代。网络就是一个汇集着无数信息资源的大仓库,在这个大仓库中,各种信息资源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高度共享。充分利用各种合适的网络资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网络让我们可以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容易地接触、了解到教育前沿的最新动态和各类教科研信息。“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拥有一桶水。”作为英语教师,及时了解现代英语语言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英语教学领域的新理论、新热点、新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那“一桶水”就是死水,过期的水,缺乏营养来源。而网络,可以算是我们的“活水”源头之一。拥有一桶“活水”对英语教师尤为重要,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时代气息的新词汇会不断涌现,如twitter、facebook、road rage(交通暴躁情绪、路德败坏)、euro(欧元)、gelivable(给力) 等等。如果教师不了解语言的变化与发展状况,如何能有“活水”?
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网络中有大量教学方面的资源,如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心得和反思等,其中不乏精品。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分析它们,在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时适当借鉴参考,就可以达到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完善。研究别人的教学研究成果,还可以体会到他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使自己视野开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当然,我们反对完完全全的“拿来主义”,对网络中的资源要加以鉴别、加以改造和优化,使之更适应我们教学的需要。
此外,在许多英语网站中有大量丰富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食粮,有朗朗上口的英语童谣,有旋律优美的英语儿童歌曲,有精彩的英语语言网上游戏,有欧美国家的背景知识以及语法知识讲座等等,这些对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合理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师生间沟通交流
以往师生间交流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面对面地交谈,这种方式简单、直接,但也有其缺点,比如有些话题面对面交流时学生可能不太乐意开口,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口头表达等等。现在,网络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如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或电子邮件,甚至微博都可以用来交流沟通。学生可能会把一些平时不敢说或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心里话,通过这样的方式都会吐露出来,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当然,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手段用英语和教师交流,学以致用,这一点体现出网络交流的一个特点:在课堂上师生用英语交流或对话时,时间紧迫,学生也常常会因为害怕在全班同学面前出错而紧张,而通过网络用英语对话交流是一对一的,而且也非面对面的,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小了很多,他们可以用较长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正确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相对传统的课堂交流对话方式是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的。网络也为教师及时给学生解惑答疑提供了方便,即使在放假期间,师生也可以很方便地联系。实践证明,这样的师生交流方式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三、有效利用网络技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也可以作为我们利用网络优化英语教与学过程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将其贯穿于英语教与学的全过程。
下面以《牛津初中英语》8A第四单元“Wild Animals”中的Reading部分为例,简要描述一下理想状态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的英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的课文介绍了大熊猫幼仔的早期生活以及一些保护大熊猫的措施。
(1)在课前预习阶段,先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即自己动手搜集一些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各种形式,然后利用自己在信息技术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将搜集到的信息组织起来,形成PPT演示文稿。这项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自己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体现了网络学习的探究性和互助性。
(2)在课堂上首先预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解说,解说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这一环节也可以适当开展竞赛评比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利用网络资源并将相关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把自己的教学思路一步步呈现出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对促进教育及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但是我们在利用这些资源时,必须考虑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要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进行透彻分析,以人为本,合理组合各种媒体资源,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宗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做到形式和内容上的完美统一,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不能过分追求声像图画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淡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有选择地、适度地利用英语网络资源,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之间的平衡。
(3)在课后的复习巩固阶段,可以给学生布置两项家庭作业,一是自己上网搜集资料,完成一篇介绍其它濒危野生动物生存状况及如何保护它们的文章。这项旨在培养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作业,仍然是以小组为单位由全组成员相互协作来完成。另一项作业是关于本课时所学知识点、语言点的练习。教师可以把作业内容(练习题)群发到每个学生的邮箱,或发布到学校网站(班级主页)上,甚至通过微博发布,由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后立即通过网络传送到教师那里,教师再及时批改、纠错,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向教师、同学求得帮助,也可以自己上网寻找解决的办法。
当然,以上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英语教学过程,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学校配备足够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设备,同时也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多媒体、网络应用技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可能在每个学校都实现。但是,现在我省很多县区,包括我区,都在争创“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学校的办学条件正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将在很多学校得以实现。
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利用网络以及网络与资源优化英语教学必将成为今后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与趋势。作为网络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教学环境,只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掌握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关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Windows、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收发电子邮件、简单网页编写、课件编制、动画制作、学科教学软件应用等),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辅以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与网络资源优化英语教与学的过程,我们就一定会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闵长政.CAI课件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制作与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7).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7-27.
[4]陈维真.英语新词浅析[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1999,(4).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