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教学改革反思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13143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高职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水平,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学本身,更要勇于创新,做教学行业的研究者和领路人。从高职课程改革的角度探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变革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调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变革教学方式。
  [关键词]  高职教学;改革;反思教学;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20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不断提出新要求,高职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没有提高,职业认同感低,专业素养不高,影响对学生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掌握不够,没有学习的激情,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新要求的人才。
   一、高职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高职教师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地改进,以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体现在课程的教学中,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工作素养,使学生符合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素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师对职业的认识不足
   有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不足,没有认真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职业不是打心底接受,对教师这个职业没有深刻的认知,没有满足感与愉悦感,对于学生做不到打心底的喜欢,在教学中做不到认真地教学,这也就使学生学得不愉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愉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的互动感受不到幸福感,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感受不到荣誉感,为了避免此类情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认识自己的职业,从心底接受这份职业,对学生从心底接受。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到不断地学习,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对于教学的任务也是得过且过。有的年龄较长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经验足够多,从而不再改进自己的教学;有的年轻教师专业知识不足,而且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使他们越来越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三)教师对学生的定位不够
   当今时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本科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好多学生找不到好的工作选择继续深造,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高职的学生对未来情形的认识不足,高职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劝解,导致在上学期间依旧是得过且过,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认真学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对现在的就业情况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授课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当前的就业情况,让学生尽快地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学校在学生开学之际,给学生开一个有关就业的讲座,使学生了解目前的就业情况,让学生了解该如何度过在校的这几年,该培养自己的哪些技能才能追随时代的脚步,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学生面临毕业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合适的实习机会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高职课程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具体路径
   (一)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进行企业行业调研與参与项目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进行企业调研,了解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结合当代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对本课程的培养要有清晰的认知,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主,还是培养创新能力为主?是主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要不断地调研,充分了解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针对社会的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育。
   (二)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进行学生学情调研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时刻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针对学生的喜好与特长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进行学习,而不是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的未来没有太多的规划。在改革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三)高职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变革教学方式
   高职生在学习阶段区别于本科生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生学习更注重的是职业技术的培养。当今时代,我们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高职学生,使高职生理论知识与技术培养结合,使高职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秉承工匠精神进入工作岗位,工作后可以精益求精,沉得下心。高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结合时代的特征,激励教师变革教学设计,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四)高职课程改革促进高职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在教学改革中,高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热爱自己的职业,培养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使教师从心理上接受教师这份职业,让教师明白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目标,形成职业情操。教师只有在心里认同和接受自己的职业,才会在与学生的交流、课堂的互动中感到快乐和满足。教师的专业知识要足够多,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经验,并且融入自身的教学中,在教学中不断与企业、专业人员进行交流。    四、高職院校在高职课程改革中提升教师能力的措施
   (一)愿景支持,实现自我超越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己对职业的认知,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坚定信念,寻求各种途径进行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不能敷衍了事,年长的教师不能认为自己的教学经验丰富就不去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年轻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创新,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要不断地积累教学资源,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校要根据专业的特点,邀请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来学校给教师讲专业知识,开讲座来促进教师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
   (二)系统思考引领,团队合作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工作素养同时发展,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校应与企业相结合,紧密围绕企业职业的要求培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注重学生的课程建设,丰富学生的课程体系。专家、企业、教师相互配合,构建符合学生今后发展的课程体系。
   教师要调查社会职业对学生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懂得如何教育学生,构建符合学生发展条件的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与专家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建议,加强团队的合作。
   (三)专家指导保障,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在反思中不断地调整教育的目标和计划。在学生实习工作中,采取考核制度,对学生的工作进展进行考核,在考核中激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激励学生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不断改进,为将来进入企业符合社会的要求而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教师在考核中了解到学生的缺点,为学生制订适合自己发展的计划,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
   为了使考核更具有真实性,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考核,邀请专家给学生制订新的培养计划,采用新式的考核标准、新式的考核方式,改进传统的通过考试进行考核的方式,专家与教师互相配合,制订严格的考核标准,为学生制订一份完美的培养计划。
   五、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学校的教学越来越重视,高职学校对学生的教学要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做到了解自己的职业,喜爱自己的职业,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中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不断地要求自己做到完美,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静伟.高职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教师胜任能力的构建[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2]徐国庆.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分析与提升路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
   [3]朱建柳.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模型建构及其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4]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者[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刘佳环,孔彤,谌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报告[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5(8).
   [6]钟慈方.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优化策略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
   [7]钟慈方.基于高职课程改革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2):21-25.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类设计软件的兴起,高职学生手绘能力的培养逐渐被轻视,但手绘能力是学生提高设计能力、拓展设计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明确手绘能力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为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创新改革之路提供参考案例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手绘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J51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 调查分析了某高职院校中高职贯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现状、特点及其成因,并针对中高职贯通学生的情况,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提高中高职贯通学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  [关键词] 中高职贯通;职业成熟度;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222-02  中高职贯通教育是中等职业
[摘要] 高职教育其中之一就是艺术职业院校,通过对传统专业课教学方式的改革,能够使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职业性得到明显体现。但是相比其他学科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因此教师需要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进行有效开展,加强在这方面的探索工作。但是目前仍然有许多问题出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过程中,对艺术职业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艺术
[摘要] 高校肩负着育人育才的重任,不仅要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同时还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作相关分析。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中圖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摘要] 文化是一种个人意识形态与信仰,是一个民族繁荣昌盛以及社会稳定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支撑。文化自信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充分肯定,并由此产生出对自身文化发展进程和生命力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容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传播之便捷,令网络媒体成为继书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型媒体上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极大地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信
[摘要] 劳动教育,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使学生形成科学、健康的劳动价值观,最终具备良好的劳动素养。“劳动教育行动模块实践路径”[1]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学校及护理专业现有资源,构建体系,使之能够围绕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计划,科学组织学生开展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
[摘要] 简要阐述了新形势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教育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224-0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内
[摘要] 目的:探讨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疾病康复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19年7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个班级,1班为观察组,2班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学生49名,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49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总成绩为(90.46±2.1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