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的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un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制度文化既是幼儿园精神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幼儿园物质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在幼儿园文化中,制度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的发展”,在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以人为本 幼儿园制度文化 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
  幼儿园制度文化不仅是指幼儿园的园纪园规、岗位责任制度、公约,如作息时间、教学常规、保育措施、教职工行为规范等,还包括对于这些制度、规范的制定、执行及修订。它既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也是幼儿园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重要体现。一个幼儿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是否科学和完善,直接反映了它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对其教育目的的达成与否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由于新与旧的交替,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的消长,以及相关制度的欠缺、法制体系的不完善、文化建设的滞后等问题的存在,因而受这些因素以及幼儿园自身的特殊性的影响,其制度文化建设还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性;2. 制度制定大多还停留在文本层面,执行不力;3. 不同园所间制度文化差别较大,水平良莠不齐;4. 制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人性化不够。
  二、“人本化”的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
  幼儿园教育实施的主体和对象是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因此,幼儿园在制定一系列制度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到制度是为幼儿和教师的发展服务的,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事实上,也只有从以人为本出发来建设制度,才能使文本化的制度,内化为幼儿园全体人员的共识,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和习惯,实现制度效能的最大化,并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制度文化。
  (一)坚持人本与科学的相融,建设人本民主、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需要从高到低列为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为此,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积极倡导以人为本、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新理念,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坚持人本与科学的相融,建立以科学管理手段为途径,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目的的制度文化体系。
  1. 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引导教师用“爱心、细心、慧心、耐心、真心”创造一个“关爱、信任、平等、快乐”的学习型集体,以此形成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自我管理行为。
  2. 变传统管理制度的“以事为核心”为“以人为核心”,注重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增强教师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通过教代会向广大会员征集幼儿园现行规章制度的修改提案,使规章制度得以完善,体现人本与科学相融的管理思想,让规章制度成为大家认可、自觉遵守的制度。
  3. 互动管理
  我们加大教学调研力度,制定相应的互动听课管理制度。园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实施互动式的情境管理。活动中注重捕捉教师的教学行为,认真倾听她们的想法,然后用教育理论引导教师,从而促使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反思,以此达到领导与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进步的效果。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在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原则, 体现幼儿园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 为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 以幼儿为本,注重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
  所有幼儿园的制度,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孩子在幼儿园中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保证。应依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与幼儿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每个幼儿的权利,保证每个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要求教师全身心地关爱幼儿,始终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之中,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等等。
  2. 以教师为本,使制度文化建设动态化、人本化
  明确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教师参与制定、修订制度。在制定、修订制度时采取的方式是,发动全体员工参与讨论,人人献计献策,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制定出合适的制度。
  3. 共建和谐
  高效、文明的制度文化的建设需要安定和谐的氛围,它不仅包括园领导与教职工的和谐、教职员工之间的和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和谐,还包括幼儿园与社区的和谐、不同园所之间的和谐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快乐、自主、和谐”不仅仅是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还应该是制度文化建设的最终趋向。
  4. 立足实际,尊重传统,合理创新
  幼儿园在建立规章制度时,要考虑继承幼儿园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制度的效能,形成良好的幼儿园文化制度和氛围。
  总之,幼儿园制度文化建设应立足本园实际,以人为本,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需要,了解每位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发挥每位员工的积极作用,使其真正成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助推剂”,体现园所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德,吴剑平. 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刘纪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3]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5.
  [4]江旭珠.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化幼儿园管理.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5]陈云龙.试探幼儿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早期教育,2007(7):8-9.
其他文献
为了掌握高瓦斯沿空留巷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分布规律,指导工作面防灭火工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以首次采用沿空留巷技术的乌兰矿工作面为实例,模拟分析采空区漏风及氧
气体流动可分为连续流、滑流、过渡流、自由分子流,为研究不同流动机制下的煤层瓦斯流动规律,在充分考虑了不同扩散机制和滑移边界条件后,建立了适用于不同流动机制的煤层瓦
【摘 要】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此门课程的特点作为依据,并且与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相结合,对于课程的实践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了适当地改革。提出要对绪论课进行强化,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大规模地优化,构建一个合适的知识体系,并且将多媒体技术巧妙地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以及技能。将排列图以及模糊矩阵的评价引入教学改革前后的比较评比。  【关键
【摘 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我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特点,以“工学结合”为核心,探索和实践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三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较好地实现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食品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构建 培养途径  一、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新疆石河子市是“全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城市,石河子经济
为了进一步挖掘矿山微震信号内蕴藏的信息,初步研究了微震信号的混沌特性。针对矿山微震信号非平稳、非线性的特点开展了以下研究:建立了一维时间序列的相空间重构模型,分析了
【摘 要】课堂教学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全新的热点观念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我院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运用方式,以此来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可用型人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摘 要】药物分析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为提高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效果,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从药物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 药物分析 教学改革  药物分析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综合性应用学
摘 要:鼓舞人心的课堂应该是以教师素质为基础,重视实验教学,并时刻关注学生内心变化的课堂。本文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出发,对如何营造一个鼓舞人心的物理课堂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课堂氛围  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时很容易产生两极分化的局面,喜欢物理的学生会对物理学科深深着迷,不喜欢的会将物理视作敌人。事实上,如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课堂上来,笔者认为,为学生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