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建构学生人文精神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ai110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人文精神;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 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教学的目标中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随着科学与人文逐步走向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开始摆脱原有视野的局限:要求基础教育在重视人类文明的同时,担负科学和人文两个方面的任务。数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实现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也要实现文化传承、倾注人文关怀。因此,在数学课堂中要树立科学人文理念,立足现实生活与历史背景,有效实现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引导有人文价值的创造,建构学生人文精神。
  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中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极为重视,而对人文性的内容则极少关注。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教科书上的例题讲完了,练习题也做完了,最后还有一个数学小知识,教师多半会对其忽略不计,或三言两语带过。不知道老师发现没有,学生在你三言两语带过时,注意力是很集中的,眼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其实作为个体而言,发现、探索、学习到新的知识、技能固然是可喜的。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去欣赏、学习前人先哲,古代人类的探索求知过程,未尝不能起到一种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教育效果。我们知道数学是现实的、是源于生活的;其实数学也应该是历史的、是人文的、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当我们创设现实有意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应该为其建构数学史观、文化观、思想观。让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坐标中更真切地建构数学。
  例如上“乘法口诀”时,相信数学教师大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原本备课设计的思路是,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几,再一步步归纳得出乘法口诀。可一般都会在课刚开始时,一些学生就会说:“老师,‘乘法口诀’我会背。”这可怎么办?老师就应该立即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从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出发,重整教学流程。例如,可以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不错。那有不会背的吗?”如果有,教師就应该抓住挈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可能那些会的立刻就会用各种办法去教,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 “学数学”成为 “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极点。如果没有学生说不会,就可以抽学生背,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把口诀流利地背出来,教师又可以抓住时机施教。试想,假如教师在学生说出实话时,立即加以呵斥、批评;假如他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无非是教师,学生按部就班地把教学进行到底,可能教师会满意教学效果,学生也学得扎扎实实,但这又培养了学生什么呢?这种课堂要求与期待的成人化,只能导致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他们个性的扭曲和天性的缺失,“儿童味”也就慢慢淡化了。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含着灿烂的数学文化,出现过刘徽、祖冲之等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九章算术》等经典的数学传世之作。在我们的教材里,介绍了许多这样的史实,例如在教学了圆的周长之后,教材介绍了《周髀算经》里对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的描述,介绍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的史实;教学时分秒之后,介绍古代计时器“刻漏”;认识几何图形后,介绍“七巧板”这种我国古代的拼版智力玩具;学习乘法口诀后,介绍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的“九九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独有的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这些数学史实,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为什么要萝卜白菜一样整齐呢?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学生们量身定做,设计了多种奖项,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机会获奖。如“创新思维奖”为思维独特的同学提供舞台;“最佳策划奖”为在小组活动中出谋划策的同学提供场所;“最佳裁判奖”为认真倾听、参与评价的同学创造条件;“最佳合作奖”为合作成功的小组提供可能;“创造自我奖”为在某一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的同学留有余地等。事实上,多一把“尺子”确实可以多出一批好学生,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不同的“尺子”面前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的潜能,为“做最好的自己”而努力。
其他文献
中西并置见微知著rn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大厅拾级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韩国艺术家李泽守的《重生》,他将在景德镇烧制的各种碗、碟等器物,摆放至固定于墙面的玻璃平台上,一
期刊
晶科电子董事长肖国伟:rn港澳与珠三角合作的湾区经济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存在,并不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市场需求主导而形成一种经济模式.随着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锻炼学生思维的基础学科,在整个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根本。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
【摘 要】记住物理公式并且会应用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步骤,如何很好地掌握公式并且不容易忘却,推导和证明是很好的方法,本文重点阐述图像法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五个公式的推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  【关键词】数、形、意多角度体验;物理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部分的公式比较多。如果使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其来龙去脉,即学生会推导每个公式。这也是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用图像法和公式法
当代中国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不仅使政策本身在制定、执行、评估过程中遭遇种种困难,政策质量下降,更使民众对政府行为产生种种质疑。本文先分析中国公共
微信朋友圈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文章:“对身体有益的十八种抗癌神器”“不用运动,她靠吃这种水果瘦了40斤”“能减肥的护肤神器,好吃到让你怀疑人生”……这些其实都是在宣传
期刊
摘 要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題,它对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和文明习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本文分析了中职生德育教育现状,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必要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家庭、学校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许多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
2018年12月,阿里巴巴“盒马鲜生”重庆第一家店瞄准江北九街.盒马重庆区域总经理桑海欧表示,“首店落户江北,是因为这里营商环境优越,政府服务到位.”桑海欧口里所称赞的营商
期刊
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往往是“一本教科书、一盒磁带,然后循听录音——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讲解要点”以这样的教学模式,一课一课的展开课堂教学。用这种模式上英语听力课,其结果往往是:老师已经费了不少的功夫和心思去备课和教课,而学生们的英语听力水平却始终难有较好的提高,显得有点“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衔接问题,课堂教学的作用没能很好的向课后充分延伸,导致学生对“听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