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如何有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职业学校学生刚进校时,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尚未成熟,处于身体发展的定型阶段,由青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期,所具备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质都不是很高,这就迫切需要正确的引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在职业学校开设美术课程可以运用美术独特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爱美之心,完善学生的人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起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作用。
  那么,如何有效利用美术教育功能,开展有益的美术教学活动呢?我认为,在职业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资源,开放美术课堂;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拓展知识领域;开设兴趣小组,创设互动平台。
  一、利用网络资源,开放美术课堂
  在局限于课本的传统美术课堂,教师只利用课本传授,必然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受到压抑,学生接收到的只是枯燥乏味的书本理论知识,从而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细胞,继而对美术失去兴趣。特别是美术欣赏课,课本上只是编者对一些美术作品作了一般性的特征介绍或某几个方面的阐释,不可能面面俱到,传递作品的全部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美术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要立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网络”这一平台,构建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收集与美术教材相关的文字、动画、影像、图像等,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美术知识全面地、形象地、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
  例如,在学习《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后印象派),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网络平台搜查相关资料,从而更详细地了解塞尚、高更、凡高为什么被称为后印象派三巨匠。又如,教材里讲到凡高时,只列举了凡高的《自画像》和《画家在阿尔德卧室》两幅画,无法满足学生对画家的深刻了解,而通过网络,则可以看到凡高很多令人叫绝的作品,如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等等。一幅幅狂嚣般的面,都是凡高孤独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在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要探讨凡高为什么短短10年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是可以通过网络对教材内容的相关链接而获得的。足够的知识食粮,扩大了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实地参观考察,拓展知识领域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材、课本不是唯一的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走进当地博物馆、美术馆,走进当地的名胜古迹,身临其境,探古访今。教师带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听讲解、看简介、观察、相机、速写,记录下美好的一切,围绕当地的传统文化美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组织一系列的活动,使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美术教育的一部分,最终引导学生正确了解当地传统民族文化。
  例如,在常熟,有着历史悠久的自然园林景观:曾园、赵园、燕园,这些具有典型江南特征的园林就是活生生的美术教材,因此,在上《美术鉴赏》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时,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置身于“虽有人做,宛如天开”的园林之中,在依傍家宅建造的园林中体验到园林主人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感受到园林主人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学生通过实景可以懂得楼阁、亭榭、回廊、小径、墙体、门窗都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因素。这些所见、所闻,都会震撼学生的心灵,冲击学生的视觉,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凝聚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整个教学过程既轻松又活泼,学生会获益匪浅,同时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开设兴趣小组,创设互动平台
  职教类美术教育活动必须与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因此,学校可以开设不同种类的美术兴趣小组,如素描、色彩、美术欣赏、图片设计、陶艺、剪纸、书法,等等。因为专业性质的不同,学生可以自愿参加美术兴趣班,课余生活就会丰富起来。
  在我校开设的兴趣班里,2006级报关专业的一位学生在周记里说:“喜爱的散漫生活,但同时我却偏爱作画,喜欢画画,地点要选在云雾缭绕的高山,虽然现在我不能矗立在山颠,但我仍感谢这样一个给我提供作画空间的校本课程。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一个只会画画卡通人物的我慢慢变成了一个开始会素描的我,看着一张比一张好的画,是多么的开心。了解到了许多大画家的事迹,也欣赏到了他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到不论做什么事,都需要付出努力,世界上没有不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的成功,在绘画过程中,我学会了不少东西,除了是自己的画与所画的物体相似之外,我还学到了最宝贵的东西:耐心。”2006会计专业陈怡婷同学说:“我很喜欢绘画,刚开始学画时,我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我对素描一点也不了解,但通过老师的指导,我觉得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在绘画中找到了乐趣,虽然现在还刚刚开始,画得也不怎么好,但我会继续参加的,继续努力,争取画得更好,我觉得这门选修课很有趣,带给我很大的快乐。”
  我校在每个学期结束时,都会让学生自己动手举办美术作品成果展示,自己设计海报,自己设计版面,把一学期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全校的师生共同欣赏。在其中,学生们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同时增强自信心。这样的兴趣小组学习过程,会让学生由对美术的兴趣体验到乐趣,再由乐趣转化成志趣,从而不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提高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职业学校的美术教育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地探讨。教师要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拥有美的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把美带到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去。
  
  
其他文献
摘要: 怎样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文就此问题从“师生法理关系”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师生关系 和谐法理情感    21世纪,我国已迈入市场经济的大门,也已经加入了WTO。如果我们的教育模式还是过去的老一套,那是适应不了时代发展的。现今,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一个能影响他人、指导学生领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不再只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学生一起交流的合作者;不
期刊
摘要: 本文提出,课堂语言需要讲求艺术,教师在从讲解知识点到提问,再到处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都需要把语言拿捏得恰如其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语言艺术授课过程提问处理矛盾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课堂语言也不例外。“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1],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有较高的艺术性。关于教师的语言艺术,前苏联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应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渐养成“自主发现、自主质疑、勇于探求、合作参与”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有效性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听课——背诵(记忆)——练习再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形成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改
期刊
一    一粒种子,需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同样道理,人的个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素质,也像种子一样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我认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要理由如下:  1.从任务上讲,课堂教学的任务是传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智力、能力、身心素质的
期刊
摘要: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保障,而利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又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法宝。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可从三方面着手:创设课文情境,调动情感力量;创设质疑情境,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这三方面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实现主体性教学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 课堂教学情境自主参与途径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
期刊
教学,应是一种创造。“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就教材来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就教师来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的价值,从而不断进取。对于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认识兴趣 
期刊
作业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度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互动交流的一个关键窗口。作业应是一种生活,是一种活动,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那么,作为新课标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应如何体现它的效度,突出现实性、发展性和活动性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提倡开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讲堂为学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在课堂教学中,倡导聋哑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聋哑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提高。聋哑生只有真正参与了教学活动,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新知,其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发展。下面我就在聋哑生教育中,如何引导聋哑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