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风远去:现代狩猎大调查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洲大陆上的野生动物狩猎逐渐式微,生态观光正在当地风行;在英国,传统的猎狐运动已被法律禁止,仅剩下一些仪式性的东西;而在美国,农场主们宁可牲畜被郊狼袭击也不愿意再拿起枪,猎杀这些危险的动物……从久远中走来的人类狩猎,也许真的到了尽头。
  猎是一项悠久的运动,它曾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手段、获取财富的捷径,而在近代,狩猎逐渐娱乐化,无数的动物倒在人类的枪口下——它们只是人们追求刺激的牺牲品。也正因为此,现代狩猎才被广为诟病,并在生态保护意识日益浓厚的今天走向式微。下图为青海都兰风光,据说都兰拥有“世界最好的高海拔猎场”。
  今天,世界对野生动物狩猎的态度,基本上都是一边倒——无论是环保团体还是个人,绝大多数都表示强烈反对。譬如:2011年8月,中国国家林业总局收到了几个外籍猎人到青海都兰国际猎场狩猎的申请,消息一经公布,顿时舆论大哗,结果也几乎不言而喻:外国人收回了狩猎申请,同时,关于重启都兰国际猎场的计划也被搁置了起来。
  青海都兰“狩猎风波”只是世界反狩猎风潮的一个小小缩影,但这对于都兰猎场,对于整个中国的狩猎产业,却是不小的冲击。在此次风波之前,在中国各地早就散布着大小数十个国际猎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6年,这些猎场都经历了发展的“黄金20年”,狩猎在当地已成为一大产业。
  但到了2006年,国家出台政策,关闭了国内的所有猎场——这一关就是整整5年。2011年8月的外国人来华狩猎申请,让这些蛰伏已久的猎场看到了一线生机,以为重新开张营业的时机又到了,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猎场的开闭,虽然直接关系着野生动物的保护,但也不是一个非此及彼的简单问题,以都兰猎场为例,猎场关闭后的几年里,野生动物与当地牧民的关系尖锐了起来(在猎场开放时,牧民可以从狩猎中获得丰厚收益,如出租马匹、草场,充当导猎员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开始与人争利,“每年冬天冬季草场都会损失一半”。因为利益的缺失,牧民们也不再自觉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一来,牧民们就敲锣打鼓、放鞭炮吓走它们,甚至认为“现在的动物实在太多了,应该死掉一半。”单纯关闭猎场造成的后果,也许令很多人始料未及,但要说重新开放也是太冒风险,毕竟公众的神经已经高度敏感。
  反观国外,当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多姆的预测基本已成现实,他在1954年就曾断言:“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狩猎将迅速走向衰亡”。自从一百多年前大规模狩猎美洲野牛结束后,人们对于狩猎的态度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一些传统的狩猎大国,如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取得合法狩猎执照已越来越难,传统的狩猎经济已被野生动物观光(SAFAR I)取代;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优雅狩猎”——英国猎狐,2005年被立法禁止;甚至在枪支泛滥的美国,狩猎的吸引力也在大大下降,再加上人们对狩猎的抵制,这项“世界上最干净、最纯粹的运动”前景渺茫……
  概括点说,现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狩猎”这项运动已渐行渐远,很难赢得广泛青睐。其原因也很简单——所有从狩猎中获得的利益、乐趣,几乎都是以野生动物的死亡为代价的。于是在环境保护、生态保护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狩猎的消亡已是大势所趋,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概莫能外。
其他文献
冬季,奶头河中的枯树在雾凇的装扮下显得十分诡异。清晨时分,雾气升腾,树干在云雾缭绕的河面上时隐时现,具有魔幻色彩,因此人们称这里为“魔界”。  二道白河镇是珍稀植物“美人松”在我国唯一的分布地。奇特的是,这种树只能生长在火山灰土里,曾有人试着将其移植到别处的土壤中,却不能存活。  有意思的是,在“长白山下第一镇”常常会碰见独居长白山的“野人”。虽然他们中很多人的年龄已超过100岁,但他们往往会告诉
明清以前,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在登基前必须做两件事——泰山祭天,后土祠祭地。因此,后土祠又堪称“中国最早的地坛”。  陶寺,这个汾河之滨黄土塬上的村庄,从它的怀中不断发掘出来的一件件器物,仍在为人们展示中国历史上的尧舜禹时期。  在周家庄遗址内,我们用刚刚学来的考古知识,发掘出3口瓮棺——这是龙山时期儿童墓葬的标志。  中条山悬崖边上的虞坂古道,是多个王朝的命脉。相传远古时期,河东盐池的盐正是通过这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新课改的进行,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被应用起来,翻转教学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其独特的教学方式及理念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然而,由于受学生英语基础、学习设备、老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及教材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现阶段在农村中学开展翻转课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还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就以中学阶段英语翻转课堂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开展做一些简单的探究。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而在现阶段,由于课时的限制,只有在课堂上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使“听”“说”能力得到夯实,才能为学生的口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最终促进“读”与“写”。本文立足于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的课堂教学,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听”与“说”。  【关键词】实在的“听”;多样的“说”  【作者简介】陈庚,福州市仓山区第五中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衔接问题进行阐述与原因分析,提出可操作的一些使实用智慧策略,寻求中小学衔接教学的新思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关键词】衔接教学;策略;智慧英语  【作者简介】陈蓉梅,江苏常州武进横林初级中学。  国内外有许多专家指出: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外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连续性和衔接十分重要。而我们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存在一
鸿门宴之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发配到了有秦岭相 阻的荒蛮之地汉中。他在此处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到公元前206年,他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挺进关中。公元218年,刘备攻取汉中后,马超等120余名文臣武将集体上书汉献帝,推举刘备为汉中王,以便名正言顺地讨伐曹操。这个地方,就是当年刘备焚香设坛,“拜受玺绶,御王冠”之处。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民族,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汉人的呢?  著
【摘要】新高考背景下,英语学科在高考方面加入听力,说明国家高度重视高中生英语听力运用能力,更体现英语学科综合能力要求。目前,高中英语学科面临备课内容多以及课时紧等问题,无法较好地平衡英语听力教与学。对此,教师可在充分了解新高考英语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学情从多方面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英语听力教学效率,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新高考;策略  【作者简介】吴
【摘要】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文化差异即为归化与异化产生的源头。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文本类型、翻译目的、源语与译入语相对文化地位、目的语文化的开放包容程度、跨文化交流深入程度以及译者的翻译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涉及语言、文化意象以及翻译伦理三方面。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归化、异化的成因以及相关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英汉翻译;归化;异化;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张桐硕(19
【摘要】微课作为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微课教学实践以及对现有高校翻译课程相关微课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了微课在翻译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详述了如何将现有优质微课资源和自主建设的微课资源有效地应用在翻译课程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提升的三个阶段,以期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微课教学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微课;翻译课程;信息化教学
【摘要】英语教学活动和行为,是一種目的性很强的系统性教学活动,并且在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初中英语教学需要不断贯彻和落实精准教学的理论,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就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初中英语精准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之下,初中英语精准教学的实现路径以及必要支持,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精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