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i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社会。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学习竞争的社会,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造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创造力是一个民族兴衰的灵魂,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吸纳、应用不断出现的新知识,而且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可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法的指导;重视结论的讲解,忽视思维的训练;重视共性的求同,忽视个性的求异。其积弊已严重制约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改革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尊重个性,培养求异思维
  由于每个学生先天基因和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心理发展不处于同一水平,思维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异,想要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就必须先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无视这一点,把学生视作知识接收器,把个性格迥异的学生按照教参一种模式,采用统一标准去铸造。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自由性和积极性,也抹杀了他们的创造欲望。
  1.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等良好品质。注意鼓励学生对老师活教材的意见、建议提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在教《麻雀》一课时,我们可以进行一次生动的创造性活动。课文结尾处写到“我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教师讲完课文后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如有的学生对课文结尾提出了异议:“猎人唤回鬣狗走开了,而那只可怜的小麻雀仍在地上,没有脱离危险。猎人一走,它还会被野兽吃掉或者饿死。”这时学生的求异思维应该肯定,教师便可因势利导,请学生们帮课文换个结尾。有的学生说:“猎人应该唤开猎狗,并把受伤的小麻雀放回树上再离开。”有的说:“猎人应该爬上树,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回窝里。”还有的说:“小麻雀是被大风刮下来的,鸟窝在树上不安全,应该先帮它把鸟窝修整好,从根本解决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创造思维德火花就迸发出来了。
  2.发展学生的个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可以帮助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如在教《王二小》一课时,我设计这样的问题作为对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1)王二小以放牛为主,还是以放哨为主?学生通过求异思维,领会课文内容:王二小是个儿童团员,他是以放牛做掩饰,实际上是在帮助八路军放哨。(2)王二小愿不愿意为敌人带路,八路军的埋伏圈,使八路军歼灭了敌人,他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3)你能否给课文换个题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想出了《儿童团员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王二小》、《英雄王二小》等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题目。如此层层进行求异思维训练,不仅使学生学懂了课文,而且还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设疑,激发创造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两位科学家所谈的“提出问题”与“怀疑”都说明了在科学研究中“问题”“怀疑”的重要性。疑,是探索的动力是诱发兴趣的源泉是创造的前提。提出问题于敢于怀疑才能有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与创新。学生只有从“疑”开始,才有可能在解疑过程中法则自己创造性思维。
  1.教师可以多动点脑筋,灵活运用教材,多设计一些创造性作业和练习来鼓励学生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比如我们可以出这样一道练习题:小兔妹妹笑了。因为_________。学生的答案煞是可爱。有的说:“小兔妹妹的笑是因为‘恶狼被森林里的猎人打死了。’”有的说:“森林学校的山羊老师表扬了她做事爱动脑筋。”有的说;“她在路上拔到一个又大又红的萝卜。”有的说:“她遗失的一件花衣服找到了。”有的说:“小刺猬和她交了朋友。”有的说:“她和乌龟第二次比赛中得了第一名。”……这种练习让学生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培养了创造能力,把求异思维和发展思维推向较高的水平。
  2.多激发学生质疑,发挥学生主动性
  我们的语文课堂通常是教师不断向学生提问,或者是“教室里只有老师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同学们都在静静地听着。”的课堂气氛。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传统封闭型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最终被淘汰。教师们也应该认清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自己是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和调控者,是“编剧”和“导演”而”主角“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时刻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习者,还是发现者、研究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科学探求的方法。只有多激发学生质疑,积极主动思维。才是切实发挥学生主动性,才能彻底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位置。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充分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求知欲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开放的教学氛围,取代了“灌输式”时对过程“一掠而过”,“囫囵吞枣”的教学形式,真正做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裴刘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们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其中学习方法的引导比知识教授更重要,因为学生掌握了地理学习方法,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获知,提升成就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兴趣;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给予学生的是鱼,而很少授予渔,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在大量习题的训练下,认知是“清晰”的,但是离开了学
【摘 要】高中物理新课程已经实施多年。物理课程标准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要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得到实现。本文进行高中物理体验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体验式课堂活动应当具备丰富、活泼、有创造性等基本元素。当前高中物理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一直备受高考关注。在学科地位日益增强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所以要重视课堂活动的丰富化,着力构建高效优质的高中物理学习体验式课堂。  【关键词】探究活
每到一个幼儿园参观,发现他们的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都有他们自己的特色及想法,有的教师回去便急着模仿,可是却不能为自己班的孩子所喜欢。作为农村幼儿园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不能照搬别人的,应该创设适合自己班级孩子的区域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喜欢玩,并能在区域游戏中能得到好的发展。  一、营造农村特色氛围,激发游戏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因地制宜的创设适应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
【摘 要】校本课程是一种学校课程,属于课程管理的一个方面。目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算顺利,主要制约因素有许多。本文简要分析了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以学校为中心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以网络为纽带进行课程资源开发。  【关键词】美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路径  美术课程是高中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旨在发掘学生对生活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
2003年10月29日,骑士对国王,勒布朗·詹姆斯迎来了NBA的第一战。第一节进行至8分58秒,他在底线附近,中投出手,生涯首分入账;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他成为了联盟历史上第七位“三万分
概述了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要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提供创新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电子信息资源的规划与采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