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流体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与控制作用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y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壳中普遍存在着流体,不仅在地壳动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极有可能在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起着不为人知的重要作用。这样的认识,越来越得到地质学家与地球物理学者们的认可。本文概括介绍了地壳流体对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震源深度与强震活动周期的影响与控制作用,并提出了地壳硬夹层孕震与流体促震的假设。最后还介绍了通过流体控制地震活动并实现减轻地震灾害的思想。
其他文献
引言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支持下,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于1984年成立。它是一个百余所大学的联合会,致力于保障科学设备的运行以获取、管理和发布地震数据。2015年7月
2015年,在美国州际油气契约委员会(Interstate Oiland Gas Compact Commission,IOGCC)和地下水保护委员会(Ground Water Protection Council,GWPC)的共同行动计划StatesFirst的倡议
2014年5月4日,Nature发表了一篇题名为"粘滑运动和岩浆摩擦熔融导致的击鼓式火山地震"(Volcanic drumbeat seismicity caused by stick-slip motion and magmatic frictional me
华北克拉通是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其自18亿年前克拉通化之后至早中生代,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保存有巨厚的太古宙岩石圈根。自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东部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隆升和伸展运动,东部的岩石圈已经被强烈改造和破坏。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地幔不仅减薄了100多千米,而且其物理化学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华北克拉通本身具有的稳定性也遭到了破坏。其中,天然地震台阵探测、
2015年2月5日,《Nature》发表一篇题名为“地球科学:一个地震构造板块的走滑基底”(Earthscience:Theslipperybaseofatectonicplate)的文章。文章指出,当太平洋板块下沉到新西兰下
德国计算机学家、数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在SuperMUC高性能计算机上通过优化Seis Sol地震模拟软件使其性能超越"神奇的"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水平。
日本从1965年就有关于地震预测的国家计划,但是都没有成功。所谓的地震预测必须是基于物理现象或前兆的短期预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抓获前兆现象。国家计划大部分的资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