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治疗急危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u03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治疗急危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999年9月至2013年12月实施的4 136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20分、供受体血型不同、年龄18 ~ 70岁、术式为经典原位非转流肝移植术、首次接受肝脏移植的病例,根据是否符合输血原则将其分为两组:ABO血型相合组(ABO-C组,41例)和ABO血型不合组(ABO-I组,22例).ABO-I组患者术中给予巴利昔单克隆抗体(单抗)+甲泼尼龙免疫诱导治疗;术后使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皮质激素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d后改用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术后常规应用前列地尔;其余治疗同ABO-C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排斥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ABO-C、ABO-I组患者性别、年龄、MELD评分、合并肿瘤、供肝质量、供肝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O-I组术中切脾例数明显多于ABO-C组(5比1,x2=4.687,P=0.030).ABO-C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5%、78.3%、72.5%、69.1%、61.8%,ABO-I组分别为78.9%、72.9%、65.6%、56.2%、46.8%,两组整体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法,x2=0.647,df=1,P=0.421).ABO-I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ABO-C组[63.6%(14/22)比31.7%(13/41),x2=5.960,P=0.015],而ABO-I、ABO-C两组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22.7%(5/22)比12.2%(5/41),x2=0.531,P=0.466]、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1.8%(7/22)比12.2%(5/41),x2=2.416,P=0.120]及术后病理诊断的排斥反应发生率[22.7%(5/22)比9.8%(4/41),x2=1.051,P=0.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仍存在术后感染率高、围手术期病死率高的特点;但通过给予有效的处置,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可以作为当前供体短缺形势下挽救急危重症肝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破伤风患者应用气管切开术后能有效的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及时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气道、气管套管管理、心理支持.结果 28例首型破伤风患者适时行气管切开术,积极配合治疗后无一例因窒息死亡.结论 重型破伤风病进行气管切开术,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有效措施可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目的 评价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升高对住院30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由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急诊科收住ICU的危重患者480例,记录其入院时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检测入院24 h内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清NT-proBNP水平.以入院30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对于早期鉴别心脏术后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1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期间因心脏手术后入住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日本)医学部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符合SIRS诊断的1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国际“拯救脓毒症宣言”2012年指南标准,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7例)和非感染组(95例).感染组患者包括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