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对低危与高危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l427h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低危与高危十二指肠间质瘤(D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且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完整的21例DST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依据病理组织学将其分为低危、高危两组,分析两组间肿瘤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各期CT值及净增值差异等。两组间定量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定性指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21例DST均为单发,实性病变19个,囊性病变2个。病理危险度分级低危组11例,高危组1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6例位于水平部;呈圆形或椭圆形14个,不规则形7个;肿块向腔内生长5个,向腔内外生长4个,向腔外生长12个;边界清晰12个,边界模糊9个。低危组与高危组病灶的直径、边缘及静脉期CT值、延迟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位置、形状、生长方式、平扫CT值、动脉期CT值、动脉期净增值、静脉期净增值、延迟期净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T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低危组与高危组DST在临床特征及CT强化表现上存在差异,增强CT可有效评估DST危险度分级,为临床术前分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日前召开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着力构建完善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的干部工作体系,切实把系统推
报纸
本文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项目的总结。本项目旨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课程这个平台和载体,挖掘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内在价值,从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训练学生就业能力角度出发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财务治理结构已成为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中存在和运行的一个重要系统,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研究公司财务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
本文讨论了在专家系统推理机中的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并且应用计算理论中的图灵机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