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运用合作小组,首先要创建适合学生的合作小组,还要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交流之间的结合,运用合作小组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小学;学习;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并达成其目标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这种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到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在世界迅速传播,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改要求。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初中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缺乏自由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成为课堂配角,整堂课也难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果学生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观点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面对着五十多名学生一个班的现状,要保证让课堂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带来的有用知识、游戏的快乐体验和学习的成就感是较为困难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往往唱独角戏,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没有机会与同学合作、交流自己的观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3.培育学生个性品质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能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优化团队意识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互助精神,实现有差异的学生的同时发展,弥补了教师教学的不足。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组成应遵循以下原则:人人参与原则:要求每个同学都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近组合原则:以四到六人小组为宜,就近组合,合作开展小组活动。优势互补原则: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原则: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特点,可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
三、合作小组的创建
1.合作小组的创建要以生为本。初中英语的教学要全面依靠学生,要能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基本英语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新接一个新班集体的时候,要根据各种检测和活动把握学生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然后根据学生英语层次的不同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合作小组中。教师合作小组的分配要运用同组异质以及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创建,要确保每一个合作小组中都能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小组中有所收获。
2、合作小组要体现学生主体,全面发展。在合作小组运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合作小组合作的内涵,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施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评互评,进行合作交流,在互助合作中共同探讨知识的真谛,感知提升英语能力的方法。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法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小组活动通常把全班分成每组4~6 人的若干小组。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小组成员之间能力、性格和性别的均衡。小组成员的能力应有强有弱,以便于学习中以强带弱。在小组成员的性格上,应有互补性,外向型成员对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小组成员的性别上,要避免单一,因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兴趣等方面会有些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他们在谈论话题时就可能产生更多的信息差。由于小组成员个体差异和小组学习活动内容的不同,小组各成员接受的任务也会不同。小组成员的分工可以协商自定,也可由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而指定。
2、选择任务,把握时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小组学习的任务与实施时机。首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语言交际技能,这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其次,当课堂上出现具有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的话题或任务时,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建立评价机制。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创设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以分数看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活动的始终,评价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用鼓励性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积极性。课堂上的学生只有个性差异,没有优劣与高下之分。在合作中,凡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使合作学习向深广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做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为其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与表现机会,继而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及其创新意识,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敬.探讨初中英语小组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上),2013(4):91-92
[2] 秦刚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
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32):61-62
关键词: 小学;学习;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并达成其目标的教学理论与策略。这种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到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在世界迅速传播,被人们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英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教改要求。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初中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学生缺乏自由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在这种情形下,学生成为课堂配角,整堂课也难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如果学生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观点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应用,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2.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面对着五十多名学生一个班的现状,要保证让课堂面向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课堂带来的有用知识、游戏的快乐体验和学习的成就感是较为困难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往往唱独角戏,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无法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大部分学生不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没有机会与同学合作、交流自己的观点,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3.培育学生个性品质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能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在优化团队意识培养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与互助精神,实现有差异的学生的同时发展,弥补了教师教学的不足。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但小组成员的组成应遵循以下原则:人人参与原则:要求每个同学都参加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就近组合原则:以四到六人小组为宜,就近组合,合作开展小组活动。优势互补原则: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个性特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因素,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原则:这样既可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又有利于开展学习小组间的学习竞赛。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英语学科特点,可采用按座次就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两种形式。
三、合作小组的创建
1.合作小组的创建要以生为本。初中英语的教学要全面依靠学生,要能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基本英语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新接一个新班集体的时候,要根据各种检测和活动把握学生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然后根据学生英语层次的不同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合作小组中。教师合作小组的分配要运用同组异质以及异组同质的原则进行创建,要确保每一个合作小组中都能具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小组中有所收获。
2、合作小组要体现学生主体,全面发展。在合作小组运行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合作小组合作的内涵,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让学生在施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评互评,进行合作交流,在互助合作中共同探讨知识的真谛,感知提升英语能力的方法。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法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小组活动通常把全班分成每组4~6 人的若干小组。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小组成员之间能力、性格和性别的均衡。小组成员的能力应有强有弱,以便于学习中以强带弱。在小组成员的性格上,应有互补性,外向型成员对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积极作用。在小组成员的性别上,要避免单一,因为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习、生活、兴趣等方面会有些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他们在谈论话题时就可能产生更多的信息差。由于小组成员个体差异和小组学习活动内容的不同,小组各成员接受的任务也会不同。小组成员的分工可以协商自定,也可由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而指定。
2、选择任务,把握时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小组学习的任务与实施时机。首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语言交际技能,这需要教师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其次,当课堂上出现具有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实用性、创造性的话题或任务时,小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3、建立评价机制。教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创设平等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灌输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以分数看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活动的始终,评价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用鼓励性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积极性。课堂上的学生只有个性差异,没有优劣与高下之分。在合作中,凡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引导学生彼此尊重,平等相待,使合作学习向深广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做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为其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与表现机会,继而进一步提高其实践能力以及其创新意识,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敬.探讨初中英语小组的合作学习[J].新课程(上),2013(4):91-92
[2] 秦刚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
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3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