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污水排海,日本一意孤行

来源 :创新世界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4月中旬日本政府作出“两年后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过滤稀释后排入大海”的决定后,国际社会一片反对声。联合国有毒物品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马科斯·奥雷利亚纳等发表共同声明表示,日本政府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的决定非常令人担忧,这可能会对许多人的生命和整个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一意孤行的日本政府仍在推进核污水排海。
其他文献
监利扎实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近日,监利市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当做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一方面严把“资格关”,注重从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学历层次高的农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地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物色选拔新一届村“两委”成员。
童文,一个鲜为普通大众知道的名字,在业界却是“神”一般地存在。见证5G从无到有、制定5G全球标准、助力华为成功突围……他却自喻为“通信技术员”。童文出身不凡,祖孙三代皆是东南大学学子,父母是东南大学工程系童林夙教授和无线电工程系詹宏英教授,祖父童寯教授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教育家。
近读南振中《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他的勤于积累让人惊叹:当记者20多年,采访、学习笔记记了2000多本。不论是采访还是开会,都是手不停记。上自中央的重要会议,下至普通的座谈会、新闻发布会,他都以飞快的速度一记到底。直到走上了新华社总编辑的岗位,还是一如既往。
劳动是人的本质,美好生活是人类本质的现实表现,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实现具有丰富的关系耦合。何为美好生活、劳动教育观照美好生活实现何以可能以及劳动教育观照美好生活如何实现,体现劳动教育与美好生活的耦合关系。历史、哲学、时代三个维度奠基美好生活实现的内涵维度;劳动教育在价值依归、路径支持、实践指向三个方面为美好生活实现提供可能;价值实现、认同重构、生态培塑、实践养成的实践维度推动劳动教育观照美好生活的实现。
作为一种“言教”方式,教学话语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主要媒介和工具。目前,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失语”“失真”“失效”“断裂”“滞后”等话语困境导致思政课难以入耳、入脑、入心,未能充分实现国家、社会对思政课的期待。思政课教学话语困境的消解需加强对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历史发展研究,从教学话语内容、教学话语形式和教学话语质量三者关系出发,构筑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的品质结构,并以生成机制、传播机制和反馈机制为主体创新思政课教学话语机制。用有情怀、有温度、有力量的教学话语让思政课真
大井中学历来重视体艺教育,将其重点打造成学校教育特色和品牌,是茂名市教育局首批“普通高中体艺教育特色学校”。2020年,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大井中学体艺科组的教师均具有专业本科学历,教学能力强,专业技能高,其中高级教师有6人。此外,学校还聘请了广州美术学院4位教师和星海音乐学院3位教师到校驻教,2位星海音乐学院教授为校音乐教学和活动开展长期指导工作,现已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辑形态相对独立,又与主刊保持一定的统一性,成为增强受众黏性、提升内容质量、提供人文解读的优质载体。面对不断变化的传媒格局.副刊需守正创新,坚持文化本位、兼顾新闻属性,增强创新意识、进行精品策划,贴近受众需求、重视互动反馈。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努力做到“八个相统一”,就必须准确把握研究理论、强化实践、关注学生与注重方法四个维度。加强学术研究,凸显真理力量,自觉做到寓政治性于学理性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凸显实践观照,聚焦时代问题,在社会时政热点分析中宣传理论、升华理论;强化对象思维,关注学生思想困惑,在准确把握学生认知规律、行为模式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推进方法创新,注重开放教学,彰显启发性,加强隐性教育,让学生平等参与、批判质疑和探索建构,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日前,江西省乐平市一名1994年出生的硕士,参加工作两年担任镇长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当地回应称系“破格提拔”,符合《干部任用条例》关于破格提拔的情形和该省选调生政策。近年来,随着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不少“90后”逐渐走上领导岗位,随之而来的便是些许对年轻干部的舆论质疑,甚至渐渐形成一种“习惯性质疑”的势态。对此,您怎么看?  “微话题”栏目参与方式:扫码关注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微信ID:党员生活),
在各种新思想、新理论推陈出新的时代,青年学生群体从自身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出发,主动选择了“合适的学习范式”。这对思政课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也为教学质量提升带来了极大阻碍。鉴于此,在把握青年学生身心特点、心智模式和学习偏好的基础上,对思政课“对分课堂”运行模式进行阐述,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析,对课堂讲授、内化、讨论等环节给出推进路径,意在借此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和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