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部分幼儿园已经开始施行开放式教育,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要继续深化幼儿园开放式教育还有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幼儿园职能存在局限,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有待提高,以及幼儿园角色意识不强等诸多制约因素。基于此种背景,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幼儿园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开放式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为了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追根究底要做好幼儿园教育,因为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的启蒙之地,孩子许多学习行为与生活习惯都在这里习得与养成。然而,当前大多数幼儿园依然采用封闭式教育,这既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長足发展。因此,全面推广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十分有必要。
一、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幼儿园职能存在局限:作为教育专业机构,幼儿园肩负着策划、组织与实施开放式教育的重大责任,但一些涉及领域较广的活动是其难以独自完成的,例如有关卫生、交通与安全等保障工作,以及人员、场地、单位与材料等多重问题。也就是说,当幼儿园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时,要尽可能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加强与家庭或社区的交流合作,以获得他们的支持与援助。
第二,幼儿园角色意识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园对幼儿园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将其视为幼儿教育的所有,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幼儿园就会忽略家长的需要与想法,只注重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单方面教育、说服或鼓励家长,让其配合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能不足:幼师从业者潜意识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这种意识在其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对那些强势的家长,幼师在沟通中的弱势地位突出,沟通结果大多是家长意见取代专业立场。加之幼师从业人员通常属于青年群体,他们自身没有做家长的经验,家长对其信任较低,因而不利于双方交流,极易形成沟通僵局。
二、幼儿园施行开放式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和谐教育社区
首先,幼儿园明确自身主导地位:尽管社区内拥有一定的儿童教育资源,可以为儿童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但其缺乏幼儿园的专业性,因而只能位于次要的从属地位。所以这要求幼儿园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主动思考如何做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并积极加强与社区相关部门的合作。例如,幼儿园可以成立社区教育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社区走访与调查工作,搜集、整理社区资源,规划教学活动。其次,幼儿园要延伸儿童教育圈: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生活所在即是教育所在,将教育视线与范围拓展到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等重要环境。所以,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当从课堂、校园等常规教学活动延伸到儿童的整个生活圈。例如,幼师可以组织小朋友定期或不定期地去社区养老院、敬老院进行歌舞与诗朗诵等多样化的节目演出,使其能够在展示自身才能的同时学习如何关心爱护孤寡老人。
(二)加强家长团队建设
这需要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并选择委员会中的优秀成员担当家长代表,负责家长团队与幼儿园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幼儿园有关活动与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工作日趋繁忙,在幼儿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将小孩送入幼儿园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庞大的信息交流群体,增加了沟通难度。其次,家长对小孩的教育关心程度存在较大差别,部分家长十分关心和重视小孩的教育,即使将小孩送入幼儿园仍然会花费心思了解小孩情况。部分家长从小孩进入幼儿园之后对其关注度便有所降低,不会花过多时间询问小孩状况。因此,幼儿园要实现针对性的信息互动难度较大。再者,家长属于松散型的自然群体,其职业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不尽相同,使得沟通方式与沟通渠道都会有所不同。加之有年轻父母将小孩交给爷爷奶奶照料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焦点,从而相应增加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爷爷奶奶对小孩的生活状况更加关心,而年轻父母则侧重在小孩的发展方面。)基于此种情况,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体系,家长委员会有了创建的必要。因此,幼儿园需要成立多样化的家长委员会,例如“妈妈社团”、“爸爸会所”、“爷爷奶奶助教团”等家长团队,以便学校组织不同层次的家长活动,增强双方信息互通的顺畅度,促进交流工作的顺利展开,促使沟通效果的提升,从而不断完善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为幼儿园开放式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升教师沟通技巧
首先,幼师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理论,以此充实自身沟通认知和观念,为实际沟通提供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购买书籍或观看视频进行自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参加专业机构的培训、讲座或论谈,经过学者专家的知识点拨深化基础认识。其次,幼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仔细观察与体悟生活,分析具体案例总结经验,以增强沟通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生活启示录”,记录生活中的重点事件,分析沟通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其根源,从而避免再次出现相同与类似的情况。再者,幼师要重视情感沟通,转变沟通观念,优化沟通方式,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沟通途径。例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发现交流共鸣点,多从家长的角度看待小孩的喜好与行为,尝试理解他们的心情,从而实现情感共鸣,促进双方顺畅交流,进而提高沟通有效性和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只有采用开放式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需要幼儿园明确自身主导地位,拓宽教学范围与区域,合理调配与使用社区教育资源,加强家长团队的多层次建设,为儿童学习与生活搭建一个和谐教育社区与家园共育环境。与此同时,幼师也应当加强自身建设与自我提升,主动寻求寻找有效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与家庭、社区的良好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郭红霞.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学苑教育,2014(04):83.
[2]张家彦.论幼儿园开放式教育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3(04):125.
[3]程方.幼儿园开放式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2012(18):6-7.
【关键词】幼儿园;开放式教育;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为了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追根究底要做好幼儿园教育,因为幼儿园是孩子学习的启蒙之地,孩子许多学习行为与生活习惯都在这里习得与养成。然而,当前大多数幼儿园依然采用封闭式教育,这既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長足发展。因此,全面推广幼儿园开放式教育十分有必要。
一、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幼儿园职能存在局限:作为教育专业机构,幼儿园肩负着策划、组织与实施开放式教育的重大责任,但一些涉及领域较广的活动是其难以独自完成的,例如有关卫生、交通与安全等保障工作,以及人员、场地、单位与材料等多重问题。也就是说,当幼儿园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时,要尽可能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加强与家庭或社区的交流合作,以获得他们的支持与援助。
第二,幼儿园角色意识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园对幼儿园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将其视为幼儿教育的所有,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此一来,幼儿园就会忽略家长的需要与想法,只注重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单方面教育、说服或鼓励家长,让其配合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第三,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能不足:幼师从业者潜意识有着强烈的服务意识,这种意识在其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体现得尤为明显。特别是对那些强势的家长,幼师在沟通中的弱势地位突出,沟通结果大多是家长意见取代专业立场。加之幼师从业人员通常属于青年群体,他们自身没有做家长的经验,家长对其信任较低,因而不利于双方交流,极易形成沟通僵局。
二、幼儿园施行开放式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和谐教育社区
首先,幼儿园明确自身主导地位:尽管社区内拥有一定的儿童教育资源,可以为儿童教育提供必要的服务,但其缺乏幼儿园的专业性,因而只能位于次要的从属地位。所以这要求幼儿园以儿童需求为出发点,主动思考如何做好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并积极加强与社区相关部门的合作。例如,幼儿园可以成立社区教育工作小组,专门负责社区走访与调查工作,搜集、整理社区资源,规划教学活动。其次,幼儿园要延伸儿童教育圈: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生活所在即是教育所在,将教育视线与范围拓展到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等重要环境。所以,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应当从课堂、校园等常规教学活动延伸到儿童的整个生活圈。例如,幼师可以组织小朋友定期或不定期地去社区养老院、敬老院进行歌舞与诗朗诵等多样化的节目演出,使其能够在展示自身才能的同时学习如何关心爱护孤寡老人。
(二)加强家长团队建设
这需要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并选择委员会中的优秀成员担当家长代表,负责家长团队与幼儿园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幼儿园有关活动与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这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家长工作日趋繁忙,在幼儿教育上显得力不从心,将小孩送入幼儿园的家长越来越多,从而形成了庞大的信息交流群体,增加了沟通难度。其次,家长对小孩的教育关心程度存在较大差别,部分家长十分关心和重视小孩的教育,即使将小孩送入幼儿园仍然会花费心思了解小孩情况。部分家长从小孩进入幼儿园之后对其关注度便有所降低,不会花过多时间询问小孩状况。因此,幼儿园要实现针对性的信息互动难度较大。再者,家长属于松散型的自然群体,其职业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不尽相同,使得沟通方式与沟通渠道都会有所不同。加之有年轻父母将小孩交给爷爷奶奶照料会形成不同的关注焦点,从而相应增加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难度。(爷爷奶奶对小孩的生活状况更加关心,而年轻父母则侧重在小孩的发展方面。)基于此种情况,为了建立合理有效的沟通体系,家长委员会有了创建的必要。因此,幼儿园需要成立多样化的家长委员会,例如“妈妈社团”、“爸爸会所”、“爷爷奶奶助教团”等家长团队,以便学校组织不同层次的家长活动,增强双方信息互通的顺畅度,促进交流工作的顺利展开,促使沟通效果的提升,从而不断完善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为幼儿园开放式教育提供有利条件。
三、提升教师沟通技巧
首先,幼师要加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理论,以此充实自身沟通认知和观念,为实际沟通提供帮助。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购买书籍或观看视频进行自学,然后在此基础上参加专业机构的培训、讲座或论谈,经过学者专家的知识点拨深化基础认识。其次,幼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仔细观察与体悟生活,分析具体案例总结经验,以增强沟通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生活启示录”,记录生活中的重点事件,分析沟通中存在的不足并找出其根源,从而避免再次出现相同与类似的情况。再者,幼师要重视情感沟通,转变沟通观念,优化沟通方式,尽可能选择多样化的沟通途径。例如,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发现交流共鸣点,多从家长的角度看待小孩的喜好与行为,尝试理解他们的心情,从而实现情感共鸣,促进双方顺畅交流,进而提高沟通有效性和实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只有采用开放式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需要幼儿园明确自身主导地位,拓宽教学范围与区域,合理调配与使用社区教育资源,加强家长团队的多层次建设,为儿童学习与生活搭建一个和谐教育社区与家园共育环境。与此同时,幼师也应当加强自身建设与自我提升,主动寻求寻找有效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实现与家庭、社区的良好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郭红霞.幼儿园开放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探讨[J].学苑教育,2014(04):83.
[2]张家彦.论幼儿园开放式教育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3(04):125.
[3]程方.幼儿园开放式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2012(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