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对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体重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来源 :兽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wp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测定了光周期对雄性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基础代谢率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动物从长光照(16L∶8D ,LD)转入短光照 (8L∶16D ,SD)条件下驯化 6周 (田鼠 )和 7周 (沙鼠 )。结果显示 :(1)无论在LD还是SD条件下 ,两种动物的体重都趋于增加 ,但反应程度不同也具有种间差异性。两种动物的体重对光周期的反应有时段性 ,约 14d前两种动物的体重增加迅速 ,而后增加缓慢 ,3周左右趋于稳定。短光照条件下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分别增长了 37%和 11% ,均低于长光照组 (分别为 4 7%和 2 5 % ) ,说明短光照条件下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的体重增长较长光照缓慢 ;(2 )光照对两种动物的摄入能、消化能和可代谢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摄入能与体重的增长无关 ;(3)光照对两种动物的基础代谢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 :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在自然环境中 ,可能以光周期作为一种信号 ,当环境温度降低、食物质量变劣时 ,采取降低体重以减少绝对能量需求的策略而适应环境。
其他文献
变增益控制是导弹控制常用的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在设计局部控制器的基础上采用增益调度的方法在多个控制器之间进行切换.由于前向神经网络可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连续函数,所以
采用漩涡模型Vortex mondel 7.3,模拟了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在未来100年内的变动趋势.结果显示:在无交配限制、无密度制约、无近亲交配衰退等条件下,马边大风顶自
【目的】研究蒙古栎天然林的进界模型,为其合理经营提供依据。【方法】以蒙古栎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95块固定样地的2期复测数据,采用两阶段条件法建立蒙古栎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到来,使得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更加便利。互联网+概念的出现,表示着我国生产力已逐渐朝着正面的趋势发展。运用科技以及网络资源
为了解横断山地区大绒鼠对光照和温度两个因子的适应性特征,将大绒鼠分为4组,分别于5±1℃,6L∶18D;5±1℃,18L∶6D;30±1℃,6L∶18D和30±1℃,18L∶6D4个条
提出了利用卷积算法计算目标照射概率,并利用数学分析和数字仿真两种方法求解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照射概率.结果表明,在给出目标的定位、机动误差的概率密度和导弹的惯导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156侧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接气管切开的时间(〈12小时,12~24小时,〉24小时)分为A,B,c组,对其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存活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