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内蒙古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常态”是中央高层给当下经济增长状态的新的诠释。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欠发达县经济发展现状,以此作为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逻辑起点,阐述了如何从扩大有效投资、推动财税改革方面抓住全国经济转型的机遇实现新发展;如何在经济增速、结构、动力都发生变化的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强化金融支持,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提出要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新发展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县域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截至2013年,我国县级行政区划数为2853个,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约为880.6万平方公里,县域人口91311万,占总人口的68.1%,县域GDP占国民经济整体比重为51.04%,其中西部县域为148.34亿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超过一半,未来20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县域。十六大第一次鲜明提出了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2/3以上人口的福祉,“郡县治,则天下无不治”、富国必须富县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调结构、惠民生、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和法制建设,给县域治理带来新的机遇与考验。着力发展县域经济,是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区谋求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支撑点。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80个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目前,从国家层面出发,2016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6.63%,已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对内蒙西部巴彦淖尔市这个经济总量和实力不高、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公共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备、许多产业急需转型升级的内陆欠发达地区来说,欠发达的县情正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逻辑起点。增长调速,稳增长将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心。内蒙古西部地区应更多思考如何充分利用好中央政策调整的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一、抓住全国经济转型的机遇,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新常态之下实现新发展
  在新常态之下,定向调控将成为国家调控方向,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将更大。西部地区各县要充分利用国家促进内蒙古既快又好发展的有利时机,坚持在国家重大部署和宏观调控中捕捉发展机遇,立足“一带一路”新定位,努力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
  第一、要牢牢抓住中央稳增长的预期目标,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要充分利用好新常态之下形成的投资机遇。如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农牧林水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绿化、村庄整治、沿黄公路、水系建设、工业园区等投入逐年大幅增加。
  第二、加快政府自身改革,着力推动财税改革,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
  内蒙西部各县应继续规范政府非税收入收缴方式,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加快推进财政公务卡改革。如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2014年旗直行政事业单位已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并确定三个镇为试点,推动集中支付工作向苏木镇延伸。截止2014年底,乌拉特前旗公务卡激活量达到1694张,消费金额247万,比上年增长100%。
  第三、要适应新常态,认清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形成新常态下的新优势,精准发力、顺势而为。
  一是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践行“底线思维”原则,即财政资金要保基本,兜底线,不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二是完善五险及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和城乡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工作,支持园林绿化、小城镇建设、水系景观等重点社会事业发展。三是旗县财政应在保障重点支出的同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节俭支出。新常态下要贯彻执行新《预算法》,强化财政预算管理,提高财政预算约束力,在此基础上大力压缩“三公经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等行政经费,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坚决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格控制开展阶段性工作的各项补助。四是注重农牧业现代化的推进。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夯实农牧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强化科技服务与执法管理,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促进全旗农牧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在经济增速、结构、动力都发生变化的新常态下,推进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的顶层设计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目标、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为突破相关体制机制束缚,确保新型城镇化规范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是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城镇化的增长速度也更切合实际。“换挡”不是“失速”。提升城镇化质量,不必再将追求过高的城镇化速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如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巴彦淖尔市从内部因素看,有很多加快经济发展的内部支撑条件:一是区位相对优越,承接蒙古国资源,处于“呼包鄂”经济带边缘和产业富集区,有利于接受辐射,借势发展。二是农牧业发展条件优越,水资源充足。处于自流灌区河套平原,虽经济总量小,支柱性企业不多,但这意味着拥有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更大。对于一些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绕过“粗放期”,直接进入“集约期”。三是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应与农村城镇化相结合。产业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和直接动因,农村城镇化则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和依托。
  三、强化金融支持,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新常态下金融业应深化改革,引领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金融业也在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向旗县倾斜配置资源。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此为标志,我国城乡金融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并开始组建以服务三农为主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多数乡实现了金融服务网点的全覆盖,各乡新布设了多台ATM机、POS机等,多层次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各村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当前县域金融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自身的问题。如金融机构支农支县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县域三农金融风险大、信贷结构不平衡等。但如能够激发潜在的需求并拉动供给,就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县域金融也只有在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深化升级。新常态下应着眼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的要求,加大村镇银行县(市、旗)全覆盖工作的推进力度。应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大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并应力争推进法治建设,加大财政支持。
  四、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带来的发展契机,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
  随着“一带一路”伟大构想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提出,“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方向下西部地区迎来发展契机,内蒙古被国家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范围,2014年习主席对蒙古国访问时强调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同蒙方的草原之路倡议相契合,为内蒙古加快推进“向北开放”提供了舞台。内蒙古西部各旗县要充分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荫凯.经济发展发展新常态下的城镇化道路[J].中国经营报,2015,03,09.
  [2]杨荫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特征与推进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15,04,10.
  [3]胡申法.發展农村金融的路径选择[J].时代金融,2016,05,20.
其他文献
摘要:很多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中都遇到类似问题,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而教师的授课内容又往往不能够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情况,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老师讲得慢,学不饱,基础差的觉得老师讲得太快,跟不上,从而直接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会计教学中老师应针对本专业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情况,积极探索分层培养的教学方式,力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培养;会计教学  一、分层培养在教
摘要:提高工作质量是内审工作不懈的追求目标。本文以2013年11月份滨州市审计局对滨州交运集团2012年度及2013年1-10月份内审工作质量的现场评估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得到一些启示。主要谈了本次评估暴露出的内审质量问题以及形成原因,及针对质量问题采取的一些措施。本文通过质量评估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揭示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可以有效推动内审工作的改进,规范内审工作,提高内审工作质量。  关键词:内
摘要:縱观国内外研究状况,关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传统统计类模型构建和人工智能型模型构建。传统统计类模型包括一元判别模型、多元判别模型、条件概率模型、生存分析模型等。人工智能型模型包括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等。  关键词:财务风险;预警一、一元判别分析模型  国外关于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始于Fitzpatrick所提的单变量破产预测模型,他基于某一个财务比率将19个
摘要: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本文结合BOT这一经营模式,以污水处理厂为例,分析项目的会计核算原理,对解释中的规定做出简要分析,并且提出在实务操作中遇到的實际困难,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BOT项目;会计核算;实务操作;污水处理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合同约定方式授予私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的特许专营权,获得特许经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餐饮业也积极探索新模式,开展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改进业务流程,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从而实现餐饮业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故此,本文就信息化时代下,餐饮企业应当如何借助信息化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展开了分析,并且以山东省政府职工餐厅作为例子进行重点研究。以为餐饮企业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餐饮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  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性
摘要:我国企事业单位经济犯罪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时代背景,并且在新的时期呈现出逐步上升与广泛滋生的发展趋势。有效防范与扼制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犯罪与打击整个社会的经济犯罪一样,总体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多方面能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事业单位在良性轨道上健康有序地发展,形成良性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  关键词:企事业单位;经济犯罪活动;特点分析;防范举措  改革开放迄今已经整整四十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会计的发展,使得会计地位不断提升,会计角色越来越重要。文章基于会计角色转变的视角,借鉴哲学意义上存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探讨会计意义上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关系,会计存在决定会计意识,会计意识反作用于会计存在。  关键词:会计存在;会计意识;角色;会计角色  一、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的含义  存在被定义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的总和,而意识则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摘要:SPOC 翻转课堂混合模式是将传统教学引入MOOC教学,通过校园内部网络平台使得线下课堂和线上课堂有机结合,是融合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创新之举。本文基于SPOC平台,以应用型大学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结合传统教学经验与微信公众号运营小型课堂的启发,系统地阐述了课程SPOC资源库的建设;SPOC模式翻转课堂的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成效反馈等方面内容,以此达到既让学
摘要: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5号准则对生物资产的定义、确认和初始计量、收获与处置、披露进行了详细规定,将生物资产分成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园林绿化企业购入和自产的苗木类资产就属于消耗性生物资产,本文通过S园林工程公司的相关案例对此类资产在购入、销售、领用时的实际核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园林绿化企业;苗木类资产;会计核算  我国财政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改变,而财务尽职调查作为企业资本运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对我们财务愈发重要。  关键词:投资三大要点;超高回报率;加速成长性;连赢策略  一、尽职调查的含义  尽职调查又称谨慎性调查,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协商一致,投资人对目标企业一切与本次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调查内容一般包括:目标企业所在行业研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