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标准及其应用

来源 :经济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r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直接关系预算绩效管理的成效。目前,我国预算绩效指标体系主要是构建反映预算支出“4E”理念的指标,但在信息不对称下,财政部门主导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反映预算支出的“4E”理念上并不理想。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应体现价值标准和工具标准,而目前我国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对效率和公平的反映不够清晰、合理,公共管理的价值目标反映不充分,工具理性标准不够清晰、明确,分层次指标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构建时,应引入价值和工具标准,重视决策(或投入)和过程指标建设,完善产出和效果指标的设计,差异化设计不同层次指标体系。
其他文献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实现了社会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在人类分配思想史上具有三重贡献:一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使按劳分配由空想变为科学理论;二是科学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制度;三是科学预测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按劳分配实现形式.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思想和分配制度,科学预测了具体分配原则,使按劳分配成为一个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要从思想、制度、实现形式三重逻辑科学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明确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发
近年来,国内经济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加上减税降费力度加大的影响,广西财政转移支付实施中的新问题逐渐凸显。本文通过构建评估指标,观察广西财政转移支付的纵向和横向均衡效果,并运用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分析广西财政转移支付对均衡地区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影响效果。分析发现广西财政转移支付总体上增强了地区财政能力,缩小了广西各市之间的财力差距,但人均可用财力、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仍远低于全国、西部地区和民族省份平均水平,弱化了转移支付的改革成效。
本文利用GARCH类模型度量了2017—2020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外汇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水平及风险传染程度,之后利用改进的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金融市场间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水平效应和趋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溢出效应显著,风险共担和投资者资产配置调整是该溢出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从统计显著性、效应大小和影响持久度来看,金融市场间流动性风险传染的水平效应和趋势效应有着不同的反应特征;由于贸易摩擦事件频发,导致投资者产生惯性预期,进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