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联合其他30余个部委共同举办的国家级职业院校技能赛事,是近年来检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和改革成果的一项重要创新思路,同时也是引导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风向标。通过连续四年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对酒店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能训练等方面有几点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酒店管理;技能大赛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教职成函〔2013〕1号)指出,全国大赛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有鉴于此,全国大赛以其独具的高规格、影响力和覆盖面(以下图为例),势必有利于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笔者所在单位已连续四年承办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通过赛事活动的举办,深刻体会到国家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及其在全国职业院校中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浅谈国家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实现产教融合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2012-2015年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参赛情况
一、全国大赛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章制度要求,赛项专家组成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来自企业的专家人数不低于三分之一,并且专家须熟悉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在全国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因此,专家组在进行竞赛内容的设计、技术文件的编撰、竞赛命题、赛场设计以及竞赛成果的资源转化时,势必体现出先进的企业标准和服务理念,有利于赛项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从而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不断实现促进院校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促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
以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例,赛项主要参照教育部发布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及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订的餐厅服务员(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企业标准,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进行对接,注重行业操作程序和卫生标准等。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的评分标准是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和岗位标准由专家组主持制定的,体现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专家团队的组成、技术规范、评分标准等方面,显示了大赛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风向,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的逐步开展与加深。
例如,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对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餐服务技能要求及提高”、“主题设计构成要素及评价”、“餐饮成本管理”、“菜单设计及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再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流程,将大赛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
很显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技术规范和竞赛内容的设计上,对院校课程改革对接企业标准起了很好地引领作用。但在比赛过程中,仍会有部分代表队没有考虑到企业实际需求和真实的就餐环境。
二、技能大赛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个平台,职业院校相互切磋技艺,教学质量持续攀升;通过这个平台,企业与职教牵手,共同培养技能人才;通过这个平台,地方更加重视职教,投入不断增加……以高职组中餐主体宴会设计赛项为例,其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考核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现场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引导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推进行业发展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检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竞赛内容设计上,该赛项涵盖了台面创意设计、菜单设计、中餐宴会摆台、餐巾折花、斟酒、插花、饭店专业英语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设计突破了以往的单纯对选手摆台标准掌握的准确性进行考核的做法,要求作品要突出主题文化,引导专业教学贴近行业。同时,选手参赛的主题设计必须现场完成,强调了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更贴合目前行业实际运用的需要。赛项设计了现场互评环节,要求选手对其他参赛作品从主题创意、文化内涵、菜单设计等诸多环节进行专业分析和评价,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
通过该赛项对竞赛内容的设计和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能够以大赛为平台,以竞赛内容和评分标准为抓手,通过对竞赛内容的设计,促使参赛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行业标准,以企业行业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参赛主题进行设计与教学指导。因此,技能大赛可以说是促进院校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导向性,不断促进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
例如,在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比赛中,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与江苏启东宾馆、合肥古井假日酒店、稻香楼宾馆等单位的紧密合作,以横向课题研究的形式,完成了主题设计、菜单设计、技能难点攻关、成本管理、英语口语运用、人员选拔、服务流程演示、心理训练、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环节的研讨,通过校企的充分对接,既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也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实战经验。
将大赛项目内容转化到教学改革实践中,使之成为学生普遍受益的教学资源,从而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技能大赛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研发之间的对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中国职业教育建设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鼓励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指导,这无疑将进一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指导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选手培训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主题设计、专业知识,还涉及到选手综合素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操作动作的规范性及良好的职业形象等。因此,选手的指导教师既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又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掌握最前沿的行业标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深入企业,加强同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将最前沿的知识搬进课堂,使课堂知识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目前,一些院校不断采取将教研活动搬进企业的做法,集中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参观、考察、学习,掌握企业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与此同时,为加强师资培训,院校往往会聘请专业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企业经理人担任客座教授或纳入师资队伍,以优化教师结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每年一度的职教界盛会,各参赛院校都高度重视,集全校之力确保比赛成绩,因此在组建指导教师团队时,除了本院校的教师外,往往还会聘请企业专家对选手进行指导,以争取优良的比赛成绩。通过技能赛事,校企之间不断深化合作,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实现双方资源的互通和整合。
反过来,参与院校教学指导工作的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及企业经理人,也可将院校教学经验、理论知识、科研成果等转化到企业之中,促进企业产品的更新与开发,实现教学对企业研发的推动作用。
四、技能大赛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会见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各参赛选手除了展示其职业技能之外,更是展示了其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例,无论是中心艺术品的现场制作、台面布置还是选手服饰,都很好地体现了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同时,为更好的展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标准的对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还设置了形象展示项目,其目的在于考察选手的职业素养和岗位礼仪,增强其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利于引导职业院校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并且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
五、竞赛成果转化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和资源共享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主赛场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与参赛选手洽谈对接,有的获奖选手与企业现场签约,成功地从大赛赛场走向了企业岗位。与此同时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咨询、洽谈,有的现场便接到订单。可以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能够推动职业院校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且为企业引进了技术能手;不仅提高了职业院校师生的技能水平,而且有利于带动企业的研发成果,实现了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共赢。
就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例,比赛期间吸引了众多酒店前来观摩、学习。参赛选手的主题创意不仅进一步挖掘了我国中餐饮食文化的素材,而且丰富了酒店餐饮产品,不少作品为酒店采纳,直接投入到实际经营中去。还有一些主题创意来源于企业,如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参赛作品“清照宴”,开拓了一条“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创新思路,实现了院校和企业的互利、双赢。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编的《餐饮奇葩未来之星——教育部高职中餐主题宴会摆台成果选集》(2012、2013、2014),作为赛项资源转化成果,深受企业欢迎,对酒店宴会设计具有直观借鉴作用。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连续举办多届的技能大赛已广泛引起各省市教育部门及各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各院校展示教学成果和专业实力的窗口,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有很好地促进和引导作用。大赛的举办有利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大赛只涉及到部分优秀的学生和部分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其普及性和广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虽然全国大赛对产教融合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但是校企之间的对接与合作范围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全国大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措施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章制度汇编[G].2014-05-04:37.
[2]魏芬.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1):112-115.
[3]张婷.重要的平台重要的作用[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4-06-27(5).
作者简介:祝艳华(1982- ),女,硕士,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饭店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职业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酒店管理;技能大赛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教职成函〔2013〕1号)指出,全国大赛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赛模式,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有鉴于此,全国大赛以其独具的高规格、影响力和覆盖面(以下图为例),势必有利于其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笔者所在单位已连续四年承办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通过赛事活动的举办,深刻体会到国家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及其在全国职业院校中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浅谈国家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实现产教融合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2012-2015年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参赛情况
一、全国大赛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标准的对接
根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章制度要求,赛项专家组成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来自企业的专家人数不低于三分之一,并且专家须熟悉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在全国专业领域内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知名度。因此,专家组在进行竞赛内容的设计、技术文件的编撰、竞赛命题、赛场设计以及竞赛成果的资源转化时,势必体现出先进的企业标准和服务理念,有利于赛项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技术发展水平,更新竞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从而通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导向作用,不断实现促进院校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促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
以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例,赛项主要参照教育部发布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及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制订的餐厅服务员(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企业标准,使课堂教学内容与岗位职业标准进行对接,注重行业操作程序和卫生标准等。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的评分标准是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和岗位标准由专家组主持制定的,体现了企业的实际需求。因此,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专家团队的组成、技术规范、评分标准等方面,显示了大赛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体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风向,有利于推进产教融合的逐步开展与加深。
例如,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对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中餐服务技能要求及提高”、“主题设计构成要素及评价”、“餐饮成本管理”、“菜单设计及评价”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再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流程,将大赛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
很显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技术规范和竞赛内容的设计上,对院校课程改革对接企业标准起了很好地引领作用。但在比赛过程中,仍会有部分代表队没有考虑到企业实际需求和真实的就餐环境。
二、技能大赛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近年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着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通过这个平台,职业院校相互切磋技艺,教学质量持续攀升;通过这个平台,企业与职教牵手,共同培养技能人才;通过这个平台,地方更加重视职教,投入不断增加……以高职组中餐主体宴会设计赛项为例,其竞赛目的在于,通过竞赛考核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现场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引导高职院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推进行业发展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检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在竞赛内容设计上,该赛项涵盖了台面创意设计、菜单设计、中餐宴会摆台、餐巾折花、斟酒、插花、饭店专业英语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对应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体现专业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点。设计突破了以往的单纯对选手摆台标准掌握的准确性进行考核的做法,要求作品要突出主题文化,引导专业教学贴近行业。同时,选手参赛的主题设计必须现场完成,强调了参赛选手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更贴合目前行业实际运用的需要。赛项设计了现场互评环节,要求选手对其他参赛作品从主题创意、文化内涵、菜单设计等诸多环节进行专业分析和评价,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素养。
通过该赛项对竞赛内容的设计和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能够以大赛为平台,以竞赛内容和评分标准为抓手,通过对竞赛内容的设计,促使参赛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行业标准,以企业行业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对参赛主题进行设计与教学指导。因此,技能大赛可以说是促进院校教学改革的催化剂,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导向性,不断促进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衔接。
例如,在高职组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比赛中,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与江苏启东宾馆、合肥古井假日酒店、稻香楼宾馆等单位的紧密合作,以横向课题研究的形式,完成了主题设计、菜单设计、技能难点攻关、成本管理、英语口语运用、人员选拔、服务流程演示、心理训练、团队合作、创新能力等环节的研讨,通过校企的充分对接,既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也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供实战经验。
将大赛项目内容转化到教学改革实践中,使之成为学生普遍受益的教学资源,从而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技能大赛有利于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研发之间的对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提出,中国职业教育建设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鼓励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指导,这无疑将进一步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指导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选手培训过程中,不仅涉及到主题设计、专业知识,还涉及到选手综合素质、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操作动作的规范性及良好的职业形象等。因此,选手的指导教师既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又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掌握最前沿的行业标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深入企业,加强同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将最前沿的知识搬进课堂,使课堂知识更加贴近企业需求。目前,一些院校不断采取将教研活动搬进企业的做法,集中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参观、考察、学习,掌握企业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与此同时,为加强师资培训,院校往往会聘请专业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企业经理人担任客座教授或纳入师资队伍,以优化教师结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每年一度的职教界盛会,各参赛院校都高度重视,集全校之力确保比赛成绩,因此在组建指导教师团队时,除了本院校的教师外,往往还会聘请企业专家对选手进行指导,以争取优良的比赛成绩。通过技能赛事,校企之间不断深化合作,不断增强企业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实现双方资源的互通和整合。
反过来,参与院校教学指导工作的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及企业经理人,也可将院校教学经验、理论知识、科研成果等转化到企业之中,促进企业产品的更新与开发,实现教学对企业研发的推动作用。
四、技能大赛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培养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会见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指出,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各参赛选手除了展示其职业技能之外,更是展示了其职业素养和精神风貌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例,无论是中心艺术品的现场制作、台面布置还是选手服饰,都很好地体现了其专业性和职业性。同时,为更好的展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课堂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标准的对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还设置了形象展示项目,其目的在于考察选手的职业素养和岗位礼仪,增强其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无疑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利于引导职业院校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并且注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
五、竞赛成果转化有利于实现校企双赢和资源共享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天津主赛场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与参赛选手洽谈对接,有的获奖选手与企业现场签约,成功地从大赛赛场走向了企业岗位。与此同时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咨询、洽谈,有的现场便接到订单。可以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能够推动职业院校不断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而且为企业引进了技术能手;不仅提高了职业院校师生的技能水平,而且有利于带动企业的研发成果,实现了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共赢。
就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为例,比赛期间吸引了众多酒店前来观摩、学习。参赛选手的主题创意不仅进一步挖掘了我国中餐饮食文化的素材,而且丰富了酒店餐饮产品,不少作品为酒店采纳,直接投入到实际经营中去。还有一些主题创意来源于企业,如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参赛作品“清照宴”,开拓了一条“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创新思路,实现了院校和企业的互利、双赢。由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编的《餐饮奇葩未来之星——教育部高职中餐主题宴会摆台成果选集》(2012、2013、2014),作为赛项资源转化成果,深受企业欢迎,对酒店宴会设计具有直观借鉴作用。
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连续举办多届的技能大赛已广泛引起各省市教育部门及各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各院校展示教学成果和专业实力的窗口,对学校的教学改革有很好地促进和引导作用。大赛的举办有利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和产教融合,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风向标和指挥棒。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大赛只涉及到部分优秀的学生和部分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其普及性和广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虽然全国大赛对产教融合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但是校企之间的对接与合作范围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全国大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途径和措施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章制度汇编[G].2014-05-04:37.
[2]魏芬.职业技能大赛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1):112-115.
[3]张婷.重要的平台重要的作用[N].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2014-06-27(5).
作者简介:祝艳华(1982- ),女,硕士,山东旅游职业学院饭店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