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从“游离”到“参与”——环境适应
  新手教师一踏上教学岗位,首先面对的便是一所学校的新的校园文化与人际环境网,他要面临环境的转换,从“学习环境”到“教学环境”,从“游离”于教学环境之外到真正“参与”到教学环境之中,这便涉及到环境适应,这是新手教师首先要面临的挑战。
  
  2.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
  “一个师范生的书桌与一位教师的书桌之间的距离,虽然在直线跨度上很短,但是它却是这些年轻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所要跨越的最长的心理上的历程。”[1]从师范院校到任教学校,环境发生了变化,角色参照、角色期望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这是重大的角色转换,是新手教师面临的根本性的挑战。
  
  3.从“理论”到“实践”——知识应用
  新手教师经过在师范院校的学习,掌握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但是与专家型教师相比,他们不仅存在知识量上的差异,更在于知识在他们记忆中组织方式的差异,不能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知识运用。如何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知识的运用是新手教师面临的最根本的挑战。
  
  4.从“学习”到“教学”——能力发展
  师范生在师范院校里,承担的主要角色是学生,根本任务是学习,但成为新手教师,在其任教的学校里,其主要的角色则是教师,根本任务是教学,从“学习”到“教学”,对于新手教师是重大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发展多种教育教学能力,如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如何尽快地形成和发展这些能力,在学校里站稳脚跟,实现从“学习”到“教学”能力发展,这是新手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实现
  
  面对从“游离”到“参与”环境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从“理论”到“实践”知识应用,从“学习”到“教学”能力发展这多重的挑战,新手教师一般存在三种发展可能。一种可能是新手教师渡过了艰难的求生期,真正参与到新环境之中,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实现了从学生到教师重大角色转换,并形成了开放态度、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到学校环境之中,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并乐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养成探索教育教学的习惯,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丰富知识,发展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体会到为师之乐,实现了人生的自我价值,踏上不断自我创新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道路,很快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第二种可能则是,新手教师经过几年的摸索,获得了求生的技能,进入稳定和停滞发展状态,但他们很快得到满足,专业发展的热情下降,专业成长动机缺乏,专业知识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仅仅是关注自己的教学,无视教育发展与学生的需求,在新挑战面前畏缩不前,得过且过,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缺乏进取心,碌碌无为,敷衍塞责,进入了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高原期。第三种可能则是,新手教师很难适应学校新环境,长期游离于新环境之外,不能运用专业知识与能力,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重大角色的转换,在现实的冲击之下,感到巨大的失望,情绪衰竭,长期极度疲劳,对工作、对学生表现出消极冷漠,成就感降低,产生较强的自卑感,不免产生职业倦怠,他们很可能会离开教师职业,寻求其他的发展机会,寻找失去的自信,从而造成新手教师的流失。
  从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来看,第一种发展可能是新手教师最理想的发展状态,第二、三种可能则是我们应该极力避免的。但如何让大多数新手教师朝最理想状态发展,真正实现其专业成长与发展呢?这需要从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等方面做出努力,具体地说应该做到:
  
  1.社会——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
  新手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是重要的关键的入门阶段。要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必须给予新手教师这个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以特别的关注与培养。社会有必要而且是必须为新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近年来美国普遍实施的“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Beginning Teacher Induction)就是有效实现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改革方案中行之有效最成功的一项,值得我们借鉴。
  “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产物。人们对新手教师这一特殊群体进行长期大量的研究,得出颇为一致的结论:初入教师行业的头两年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困难和考验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经验直接影响教师今后的发展。积极成功的经验可帮助教师坚定职业志向,而这一时期的困难挫折也往往使一些新手教师从此丧失信心。[2]因此应给予新手教师更多的帮助与支持。研究还发现,在美国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实施好的地方,教师的保持率高达93%,参与培训的新手教师不仅教学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在专业发展,自身提高方面表现得更为自觉积极。[3]
  “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其最基本、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刚走出校门,初次任教的教师提供支持与帮助,以减轻他们在过渡阶段可能遭遇到的挫折与孤独感,减少教师流失,稳定教师队伍。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新手教师初期阶段常见的问题而定,内容十分广泛,如学区情况介绍、课堂管理、学校情况介绍、组织纪律、教学教育方法、教学计划、学生评估、资料来源、课程、与家长合作等等。更重要的是为新手教师提供更为系统并有具体计划的学习机会,以帮助他们实现从职前到职后,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培养他们对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成为自觉的教育实践者。“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有导师制、指导小组制等丰富的组织形式,高等教育机构的介入也是计划的一个发展趋势。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新手教师入门指导计划”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对新手教师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新手教师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有不同的需求与发展特点,面临不同的挑战,社会应对他们有充分的重视与认识,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促进新手教师迅速地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
  
  2.学校——新手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新手教师进入任教学校,学校环境便以具体而实在的方式折射出对他们的规范要求与角色期望,因此新手教师的培养应以实地为本,学校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地。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实施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制定具体而详实的培养内容,对于顺利实现新手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环境包括学校的整体物质环境和整体人际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充足的教育教学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新手教师与校长、与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校长是新手教师直面的学校人际环境的代表。校长是学校的主聘方,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的职业规范和职业要求,浓缩了社会的期望并将之具体化,时时制约着新手教师的行为表现,推动他们一步步地融入学校的环境。[4]校长应在新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有意识地让新手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增强其角色意识,推动其顺利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新手教师在其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形成和谐合作、共同发展的同事关系对于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手教师应善于向其他教师学习,虚心求教,取长补短,迅速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形成专业信念,实现专业角色转换。新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其专业成长与发展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关系,从关注生存到关注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其实现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专业发展的初期,新手教师往往忽略与学生形成平等、尊重、信任的民主和谐、心智交流、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手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实现新手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施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可以激起新手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强烈动机,可以调动实现其成长与发展的积极性,是顺利实现其成长与发展的重心所在。按情境化认知论的观点,学习就是一个学习者作为观察的艺徒从实践共同体的边缘走向中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获得工具,掌握使用工具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把握使用工具的情境。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是新入门者适应实践共同体的实践文化的过程。教学的学习是最适应情境化学习观的领域。[5]因此新手教师的培养模式应以校本为主,培养模式应灵活多样,具体包括以下模式:1)导师制。为新手教师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导师,指导其专业成长与发展,是最普遍、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新手教师缺乏教学法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导师制加以传递和获得,通过导师制新手教师可以获得大量的从师所必需的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实用的教学法知识。2)集中培训式。集中对新手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培训时间不一,有长有短,培训内容系统,学习时间集中,这是我国目前常用的培训模式。3)观摩教学式。让新手教师进入其他教师的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可以是导师,也可以是其他经验教师,还可以是其他新手教师。通过观摩、听课、交流、反思、研讨等活动促进新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4)教学研修式。新手教师以研究问题的方式实施进修的培养模式,可以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新手教师的素质水平。5)专业发展学校式。加强中小学与大学的合作,融新手教师的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实现专业合作和反思对话,为新手教师提供临床性的实践训练,积累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制定具体详实的培训内容。新手教师的培训内容应直面多重挑战,根据其面临的常见问题而定,体现其发展的需求,针对性强,真正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培训内容应包括教育政策、学校情况,环境适应、角色转换、专业知识运用、专业能力发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等。具体而详实的培训内容可以帮助新手教师真正参与到学校环境之中,坚定专业信念,形成专业知识能力,实现角色转换,真正实现其专业成长与发展。
  
  3.个人——充实完善发展自己
  社会为新手教师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制定了入门指导计划,学校为新手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实施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制定具体详实的培训内容,但关键还在于新手教师个人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自己。新手教师阶段是艰难的,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需要新手教师坚定信念,付出努力,掌握广博的知识,积累丰富的经验,发展多种教育教学能力,完善从师素质,顺利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迅速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参考文献:
  [1]Indith C. Christensen & Ralph Fessler. 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Buil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J]. Allyn & Bacon,Boston,1992. p60.
  [2]曾德琪.师资队伍建设的新举措——美国新教师入门指导计划[J].外国教育研究.2004,(4):46.
  [3]Weiss ,E.M. & Weiss,S.G. Beginning teacher induction [R] ERIC Digest.Washington,DC:ERIC DIGEST,ERIC Clearinghouse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AACTE,1999.
  [4]钱扑.新教师成长的环境因素剖析——兼谈美国对新教师社会化问题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5(9):19.
  [5]John Seely Brown,Allan Collins and Paul Duguid,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Jan-Feb 1989,p32-42.
其他文献
客户细分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客户细分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营销实践。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细分,以庞大的客户数据为基础,通过识别不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就必须要建立比较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检查就是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检查教学环节落实情况,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教学检查,可以对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测、考察,了解和鉴定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和管理。    一、教学检查体系的建立    
随着实际流水生产线的不断大规模集成化和高机械自动化,使得怎样更加合理提高流水线中小型自动化仓库的运行效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微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促进了电气
本文在仔细分析现有监控组态软件和配方管理模型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基于监控组态软件的配方管理组件模型,提出模型的设计结构和接口。对于提高现有监控组态软件在某些领域的应
责任是做人的基本条件之一,要做人首先就得承担责任。责任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分内应当做的事,即应尽的责任;二是指没有做好分内的事必须承担的责罚,即应负的责任。责任感是个体在面对义务和职责时的自我确证和自我意识,是外在义务与职责的内化。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就会对人类有无限的爱,情不自禁地去关爱别人,关爱社会;就会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承担责任,接受挑战,同时会激发人的创造潜力,就会以自己的行动为人类的文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将其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我国,由于校园网络建设的超前、便利和费用低廉等因素,使大学生在互联网使用人群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伴随着网络的过度使用而引起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及由此引发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已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其行为的预防也给高等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大学生在网上花费了大
实时数据库是实时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应用于对数据库和实时处理两者的功能和特性均有要求的场合。在实时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和事务都有显式的时间限制,系统的正
本系统将先进的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单片机技术、传感技术、测试技术和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食品物性检测和分析系统,来实现食品物性参数的自动检测和分析。系
高校教师素质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二是教师的专业素质,三是教师的教育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学历、职称、科研能力等要素;教师的教育素质主要包括语言与文字表达、教学技巧与手段、课程开发与设计和沟通能力等要素。    一、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    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研究报告和改革措施来看,普遍认为21世纪初叶的教师应具备下列素质:第一,较高的学历水平;第
目前,单目视觉导航系统中的道路检测技术常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描述道路的特征,如假设道路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道路边缘是平行的,道路是平坦的。当实际道路不满足这些条件时,测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