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法针刺风池穴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学指标、脑血流量及血清AC、cAMP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m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手法针刺风池穴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学指标、脑血流量及血清腺苷酸环化酶(AC)、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根据体重均衡原则分为对照组、电针组、手针组和浅刺组,每组10只。4组大鼠均采用硝酸甘油法建立偏头痛模型;对照组大鼠建立偏头痛模型后不做处理;电针组、手针组、浅刺组大鼠分别进行电针法、传统手针法、浅刺法干预。记录并比较各组大鼠的耳红持续时间、前肢挠头持续时间、各时段挠头次数、脑血流量及血清AC、cAMP水平。结果电针组、手针组、浅刺组的大鼠耳红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鞘内给予外源性头蛋白(noggin,NOG)对腰5脊神经结扎(L5 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并同时检测NOG对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炎性因子及下游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SNL组(暴露并结扎L5脊神经+鞘内给予人工脑脊液,n=15)和SNL+NOG组(暴露并结扎L5脊神经+鞘内给予NOG,n=15)。使用Von-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