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学”民间发酵

来源 :民生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c19861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上学家庭的月收入主要位于高低两端。低收入家庭可能是由于客观原因而不得不选择在家上学,高收入家庭则可能是出于追求更好教育而主动选择在家上学。
  中国大陆当前约有1.8万人选择在家上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年《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公布的数据让这个日益壮大的群体再次引发关注。
  “在家上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家庭为主要教育场所、通常由父母或家庭教师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自2001年媒体对成都女孩蓉榕在家上学进行报道后,又出现了广州的韦小溪、哈尔滨的辛蕴甜及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等个案。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东、云南等地存在大量“在家上学”的孩子,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私塾、学堂等,有的已经具备学校的雏形。
  逃离应试教育
  北京市昌平区北郊的沙河水库旁,“日日新”学堂坐落在小沙河村村头的一栋风格迥异的西式建筑内,远远地就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
  沿着郁郁葱葱的林荫小道前行,进入学堂大门,绕过一座假山,几间西式风格的平房呈现在眼前,门上悬挂着用毛笔书写的“日日新学堂”五个大字。
  进入大门,一名留着络腮胡子,头上还有一绺白发的中年男子面带笑容地迎了出来,他就是校长王晓峰。
  王晓峰也没想到自己会开办现在的学堂,最初只是想解决自己孩子的读书问题。
  2006年,王晓峰5岁的小女儿面临上学问题,而回龙观附近没有满意的学校,很多家长都在小区论坛讨论。
  王晓峰的大女儿比小女儿年长10岁,传统的学校教育让他有点失望。“我觉得我们家老大从小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非常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运用成语组词造句,但进入小学后开始变得贫乏。”
  王晓峰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问大女儿一个成语的意思,大女儿的回答很让他意外,女儿说“这个又不会考试,不用知道是什么意思”。这对他触动很大,让他觉得女儿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之下个人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5岁的小女儿选择在家上学,王晓峰并没有像很多家庭一样为难。有了大女儿的经历,这个选择几乎是蓄谋已久的。他向小区的另一位家长提出“在家学习”的想法,很快得到这名家长的赞同。接着,一则让孩子“在家上学”消息发布在回龙观社区的论坛上。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大部分人都表示怀疑。有人说他们是“开历史倒车”,现在都有了学校怎么还能把孩子领回家里?还有人说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怎么能够保证事情会落实?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有四个家庭参与进来。他们共同租房、聘请生活老师和专职老师。
  “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家长不当老师。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比较好。”王晓峰说,这是日日新学堂最初的模型。
  经过不断的摸索调整,如今,日日新学堂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也有更多的家庭参与进来,目前仅小学部就有180名学生。
  王晓峰说,他还计划发展高中部,学生高中毕业后想干什么自己选。他们会在高二的时候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说要参加高考,就找最好的老师来,用一年或者两年时间进行准备。”
  “你该学的都学了。就跟做饭一样,把料都备齐了,再教你做几个菜还不容易么?应试的训练很简单,我们没有必要拿出十几年的时间来为一场考试做准备。”
  而对于学生的学籍问题,王晓峰回避了记者的提问,“我们肯定有自己的方法,学生可以随时回到公立学校去。”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师告诉《民生周刊》记者,通过一些私人关系学校可以代为保留在家上学的孩子的学籍,不过要办一整套的手续,还要参加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
  王晓峰认为,上不上重点,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不重要,他希望孩子能成长得更好,所以在他看来应试教育就没有那么重要。作为在家上学的实践者,王晓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出一种更成熟的教育模式。
  “我们对高考并没有痛恨,这只是一种选择,我只想给孩子们多一种选择而已。”
  动力与阻力都来自家庭
  选择“在家上学”最初的动力都来自家庭。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家上学”的实施首先需要家庭的支持。
  日日新学堂目前有两名初中学生。其中一名学生,从上学前班开始就在日日新学堂,她的父亲曾想让她转到公立学校学习,但母亲和她坚决反对,认为“公立学校太严格、死板”。如今她是日日新学堂里学习时间最长的学生。
  2013年《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显示,选择在家上学的前五个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教学进度过慢”、“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孩子厌倦学校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其中四项均与学校有着密切关系。
  而选择往公立学校转学,通常也是家庭的决定,或者说是父母的决定。多数家长表示,让孩子在家上学的最大阻力是“家人不同意”,占所有阻力的24.02%。
  王晓峰说,日日新学堂的学生家长一般都是大学教师、公司中高层管理者、民营企业家等,“基本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文化水平比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而调查报告显示,在家上学家庭的月收入主要位于高低两端。低收入家庭可能是由于客观原因而不得不选择在家上学,高收入家庭则可能是出于追求更好教育而主动选择在家上学。
  壹基金秘书长杨鹏的儿子选择“在家上学”。杨鹏说,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习王二小的课文时,因为王二小牺牲了,全班同学都在哭。他站起来说,老师不对,怎么能叫小孩打仗呢?从此以后他就成为老师眼中的另类,经常因为“出格”的举动被老师罚站或者约谈。
  杨鹏的儿子15岁时决定退学。“在家上学”最初很多课没有合适的教材,英文课用《圣经》当教材。后来儿子迷上了《圣经》,他现在的目标是考哈佛大学的神学院。
  杨鹏觉得,儿子“在家学习”的最大的变化是学得很快,比传统学校的进度快得多。“两年的时间内他不仅读了很多中国经典名著,还读了很多西方文学名著”。   只是教育手段
  17岁的徐安苒目前也是一名“在家上学”的学生。她从初二开始就“在家上学”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在北京上班,但她没有北京户籍,升学考试始终是个麻烦事。
  徐安苒“选择在家”上学,最初她的同学很是羡慕,她不用在上学的路上奔波,不用考试也不用交作业。“其实不是这样,我也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有很详细的课程表。”
  对于即将到来的高考,徐安苒并不在意。她一开始就选择了出国求学这条路,所以用的都是美国高中的教材。
  目前,徐安苒在打工子弟学校做志愿者,她说:“这样既丰富了我的经历,也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面,同时也交到了很多非常好的朋友。”
  “许多家长是把‘在家上学’当做一种教育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报告指出,对于“在家上学”高中毕业后孩子的打算,选择“出国留学”的家长最多,占35.75%;其次是选择“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占34.08%。
  虽然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家学习”的成效很明显,但是质疑者始终认为,这种成效不能够被夸大,它只能表明节省了多少时间,然而却无法知道在个人成长之中缺失了什么,或者在知识结构、性格培养之中有什么遗漏。
  杨东平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期研究“在家上学”课题。他认为,目前我国的“在家上学”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发展面临四个问题。一是合法化问题。《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它提示了通过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使“在家上学”合法化的路径;二是社会化问题。如何合理地实现个体社会化是有关“在家上学”问题争议的焦点;三是学习的成效与质量保障。我国“在家上学”的实践成效还需要时间的检验,目前质量保障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主观性;四是信息沟通与专业发展问题。目前家长急需沟通交流平台和专业的指导。现今“在家上学”的信息共享渠道主要是网络,本地团体活动和全国互助交流会比较少。
  而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参与调查的48.60%的家长对“在家上学”的未来走向非常乐观,认为“在家上学”会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蓝建老师认为,民间蕴藏着大量的学习资源。各个机构和各个群体应该根据自身掌握的资源来提供学习机会,但最关键的是学习结果需要社会认证。“如果社会始终不承认,‘在家上学’的推进就非常困难”。
其他文献
“补习班产生的效果,多数得益于一帮有经验的教学专家在押题和猜题方面作出的贡献,与补习班的教育方式没有太大关系。”  7月初,高考尘埃落定,按照惯例,高考复读班市场进入“旺季”。  从市场传递出来的信息看,今年的复读班价格和去年相比,又涨了不少。在北京,一种被冠以“承诺式复读班”的补习费更是直逼20万元天价。  “天价复读班”的消息甫一传出,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引起热烈讨论,大家普遍对“天价复读班”这种
5月27日出版的《民生周刊》推出了封面报道《上市公司的环保谎言》,意在唤醒上市公司的环保责任。在《用市场手段约束上市公司》一文中,提到现阶段上市公司环境污染事件频发,而环保公益诉讼案子太少。  公众和草根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吗?《民事诉讼法》语焉不详。之前有不少环保组织提出公益诉讼,却连法院“立案关”都过不了。  公益诉讼无论是在价值理念上,还是在具体诉讼程序和规则上,都有别于传统诉讼机制。公益诉
2000年1月的一次上海组团购房,开启了“温州炒房团”在中国房产界的一段“神话”。历经十余年沉浮,在房价突起、房产调控勒紧绳索的当下,温州炒房客正在经历分化与转型的阵痛。  8 月上旬,在长达23个月的房价同比下降后,浙江省温州市成为三年来全国首个“放松”限购令的城市,即“名下有二套房产的户主不能再购买,而名下仅有一套房的户主可再购一套。”  这则消息被部分媒体解读为温州炒房团回归大众视野的信号。
河南永城的货车车主刘温丽的货车11月14日被当地运政、路政部门拦截,在按“规矩”出示“月票”(每月给路政提前缴纳的超限罚款3000元)和“年票”(每年给运政提前缴纳的超限罚款3000元)后,路政执法人员仍要求“另外拿钱出来打点”。当事女车主再三求情无果,当场服剧毒农药自杀,后被送到医院抢救。  此事在12月初被曝光后,众多媒体追根溯源。人们发现公路治理的部门有十几个,包括交警、运政、路政、城管、环
泉州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推进企业“两化”融合,鼓励民营企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民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全市民营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四化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信息消费和“两化”深度融合。  泉州,一直走在商业前沿的沿海城市,如何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之间的融合,如
如今,中国经济进入全面转型升级阶段,企业如何重新调整自己的定位,实现突破,这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战略问题。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在厦门投洽会国际合作与并购服务论坛上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并购是一个破解战略命题的有效手段。”他认为,只有借助国外先进技术、国际网络提升企业的国际经营能力,才能迅速实现国内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  寻找一把钥匙  “
一曲动听的歌声、一段优美的舞蹈……带给孩子们心贴心的关爱。5月28日,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的民生公益剧场系列演出“怀揣中国梦,爱心伴我行——六一儿童节专场”在北京拉开帷幕。  本次民生公益剧场六一儿童专场由《民生周刊》杂志社主办,“心连心”艺术团和北京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共同协办。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民生公益剧场再次送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本次演出特别邀请了100名来自燕
一根拐杖,一个药箱,一座大山,独腿村医陈永根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了33年。村民说,他是龙泉山的“最美村医”。  陈永根是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山泉镇红花村卫生站的医生,由于患了骨髓炎,不到3岁时就失去了左腿。  红花村位于山沟深处,村民居住分散,全村600多户1600多口人分住在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陈永根一个月可能要走600里,30多年来,至少走了18万里。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拐杖每年换一根,有多少次摔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在规划中提出新一轮城镇化率的目标,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从当前情况来看,这些目标中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完成的的压力不大,户籍城镇化率的压力主要来源于资金筹集。  这次规划的城
3月22日,周昊回到北京。这次他回北京,是为了采购他的婚庆公司所需要的设备。周昊家在江苏,应该说去南京或上海采购会更方便些,但他还是来了北京,因为这个地方他更熟悉,他在这里呆过近十年,已经与这里有切割不断的关系。  周昊初来北京是2005年,那会儿,他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过来的。他很喜欢这个地方,觉得这里充满机会,随时都能冒出大有可为的念头。这位北京科技学院的毕业生一度为了打拼和奋斗蓄起胡须,他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