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时期,郭沫若迎来了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高峰。为了救亡图存,他的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政治性。这使得作品中的人物成了观念的传声筒,比较单薄和概念化。但与此同时,充溢的政治激情也使得其作品具有诗剧的特征和感染力。当政治和艺术两种身份不能协调时,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便出现裂痕;而当两者得到重合的时候,作品也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