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tcpt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本科专业自教育部批准试办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纵观其发展历程,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自身的特色,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旨在梳理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译本科 现状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013-01
  1.引言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多,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适应社会的需要,2006年3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三所学校同年在全国开始招生,拉开了翻译专业本科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序幕。时至今日,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期间,搞清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改善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我国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让中国了解了世界,翻译在这一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回顾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显现出了其自有的特征,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2.1专业培养起步晚,发展速度快
  我国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原来一直依附于外语本科教学中的翻译方向,本科层次的翻译专业直到2006年3月才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正式招生距今才刚过十年。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虽然起步晚,但其发展势头却异常迅猛,期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6-2012年,在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委员会的严格把关下,获批开设翻译本科专业试办院校的数量稳步递增,7年内招生院校由最初的3家逐渐增加至了57家,其中获批招生资格最多的2012年有15家获得翻译本科专业招生资格,专业发展稳健有序;第二个阶段为2013年至今,翻译本科专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2.2 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深层次需要之间的矛盾仍有待解决
  《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做了明确说明:“翻译本科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翻译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从事国际交流、语言服务、文化教育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仲伟合, 赵军峰. 2015:292)由于社会对高层次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际交往不断加强,举办各种国际会议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能够胜任较大型国际会议的专业翻译人员却十分紧缺,而具有国际认证的同传译员就更稀罕了。根据国际同声翻译协会(简称 AIIC)官方网站的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3月,AIIC在世界各地会员人数不足3000,涵盖54种不同语言,而中国地区仅有31人,其中北京17人,上海13人,广州1人。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应用型的高素质翻译专业人才与我国当前巨大经济体量之间的比率极不协调,这种状况对我国经济的国际接轨和中国大国形象的树立极为不利。为了满足国家对翻译人才日益增长的刚性需求,高校对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已经刻不容缓。
  3.当前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翻译本科专业获批之初,各高校对于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并不明晰,很多院校的翻译专业脱胎于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制定的培养目标往往以原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在“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增加了“译”,把培养重点依旧放在基础训练方面,可以说是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延伸,而忽略了翻译专业人才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2011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广州会议通过《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提出了“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了一个统一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认识,树立了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但在“通用人才”的理解上,业内并没有形成共识。为规范和指导专业发展,推动全国高校英语类专业的改革,受教育部委托,2013年9月,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翻译专业国标编写小组启动了《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作,把原《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中提出的培养“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同时指出,“各校在坚守学科专业内涵的同时,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发展自己的特色,制订出独树一帜的人才培养方案,避免千校一面。”(仲伟合,赵军峰.2015:291)这表明我们需要培养的翻译人才不是无所不能的全才,而是能适应某些特定行业翻译工作的特殊专门人才,提高了我们对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认识。
  3.2翻译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翻译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翻译能力的提高需要以大量的翻译实践为基础,除此之外别无捷径。另外,企业从用人成本的角度考虑,希望高校培养的学生毕业或经过简单培训后就能直接从事相应翻译工作,这也是社会对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这一社会需要,重理论,轻实践的矛盾还很突出。很多高校翻译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企业出于管理和商业信息方面的考虑,一时也难以满足高校众多学生集中实践的要求。这种现象不仅在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在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中也很突出。为此,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黄友义先生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要求中明确指出要“转变教育理念,高度重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专业化,大力推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科研与翻译产业的需求相结合。”
  4.结语
  当前,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市场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我们培养的翻译专业人才却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翻译人才数量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翻译人才质量的改善却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和探讨。我们要重新审视现有的翻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找出其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改进并完善现有的培养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既能保证质又能满足量的需求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曹怀军,贺莺.“互联网+”项目驱动型专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上海翻译,2017(1):46-51.
  作者简介:
  周文伟(1971-),男,湖南工業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英汉语言对比等。
其他文献
第五次全国渠库防渗科技经验交流会于1990年9月上旬在贵阳市花溪召开。 会议认为,目前我国的渠库防渗科技已步入了一个新阶段:渠道防渗工程技术即将规范化;渠库防渗总体规划
北欧最大的一幢玻璃大厦,竟是芬兰一家报社大楼。今秋,我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在访问北欧三国期间,也开了眼界。北欧,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地方。中国人对那
湖北江陵凤凰山8号汉墓出土遣册竹简176枚,其中简1~35属随葬衣物登记简,简36~51属车马登记简。本文在整理报告基础上,讨论了衣物简的归属及车马登记简的简序编排问题。根据衣
在全球化背景下,智库不仅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3年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各地共有智库6826家,美国
The research of the petrology and the geochemistry of the Mosozoic intrusive rocks in Xu-Huai area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mainly composition of dioritic porphy
11月29日至12月1日,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十三陵疗养院组织召开了“2003年物探地质技术成果交流会”。来自东方公司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及主管领导2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它是以高强度合成纤维织物为受力骨架、内外涂敷合成橡胶作为特结保护层制成的胶布,锚固在混凝土底板上,封闭成袋形,用水(或气)充胀、
2003年10月,记者前往陕西省周至县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中心见到了陕西省首次成功繁育的第一只熊猫幼仔,自8月2日出生的熊猫宝宝已经73天,在工作人员悉心照料下,目前熊猫宝宝
去年以来,金厂峪金矿开始全面实行经济责任制后使黄金产量比计划提高13.44%,全矿实现利润833万元,比计划提高38.8%,每人年创造利润达5027元,成本比计划降低11.6%,创历史最好
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诸大河流的下游,东临黄海,承受上中游15个省200万平方公里的洪水下泄入海,素有“洪水走廊”之称。全省总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平原占45%,圩区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