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请来了首都医科大学的王鸿谟教授。我相信大家对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察颜观色。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戏曲里,在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这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它表达不同的意思。如果把“察颜观色”用在中医理论里面,可不可以代表咱们中医的博大精深呢?
王鸿谟:是的,察颜观色这个词儿,非常贴切地体现了中医的一个诊法,叫做中医色诊。就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的气色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察颜,说的是审察颜面五官;观色,说的是看看颜面五官的气色,这样的话,察颜观色这个词正好是色诊的一个非常贴切的形容。
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神色形态改变;闻是听辨病人声音、气味变化;问是询问病人不舒服的感觉;切是触摸病人的形体。
作为四诊之首的望诊是通过眼睛去望,望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病人的身体形态、精神状态、动态变化等,其中,查看颜面五官的气色又被称之为色诊。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察色”说的就是色诊。中国历代对色诊推崇备至,公认为神明之术。它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气色变化来发现未病征兆、辨察正气强弱、分析疾病性质、确定疾病部位、指导疾病治疗、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脸的结构是非常奇妙的。我们的脸呈扁圆形,这在所有的动物之中是绝无仅有的。而扁圆形的结构是非常精当的,五官中的每一官都有它固定的位置,而且和比例有关系。我们的脸大体上都可以横着分为三等分,中医称之为“三庭”,眉毛的上方是三分之一,眉毛的下方到鼻子的下方是三分之一,从鼻子下方到下颏又是三分之一。三庭匀称是美貌的一个基本象征,也是人体健康的一个基本象征。
如果竖着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把人脸平均划分为五个竖的等分。每一个竖的等分都相当于一只眼睛。如果符合这个比例,这个人看上去就特别顺眼,看上去就特别美丽,如果要是不符合这个比例,我们看着就别扭。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三庭五眼的划分方法,实际上也代表人的健康状况。懂得了中医色诊学的定位方法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人的五脏六腑在脸上都会由气色变化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反映的这个部位也和三庭五眼相关。
主持人:您刚才说,如果横着看、竖着看,怎么看都比较匀称的话,就代表这个人的健康状况非常好,是这样的吗?
王鸿谟:我们拿三庭来说,如果不了解医学知识,我们看到一个人前额特别宽大,会认为这个人特聪明,大家都会羡慕他。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从中医色诊的角度来说,他的前额宽大必须得和下边两庭相互呼应。如果前额宽大,而越往下越窄,成一个倒三角形,我们叫作“脑型”,他或者他家人可能有精神病的遗传基因,或者中年以后会患精神病、神经症方面的病症;如果这个人中庭特别发达,而上下都很小,像一个枣核的形状,我们叫作“呼吸型”,“呼吸型”的人容易得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中年以后,甚至于可能因为呼吸系统的疾病而丧生;如果是下庭特别发达,越往上越尖越小,我们叫作“消化型”,“消化型”的人容易患消化系统的疾病。因此说,三庭匀称是长寿的象征,是健康的象征,三庭如果不匀称,就代表了不同的疾病,而这种疾病的倾向是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在脸上了。
主持人:原来判断五官端正的三庭五眼标准竟和我们的健康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那么,除了面部结构以外,我们还能从脸上看出什么健康信号来呢?
王鸿谟:我们通过看一个人的气色来断定这个人是否健康。正常的脸色是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
那么这个红黄隐隐代表什么颜色?它有四层含义,第一个含义就是由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第二,红中有黄,黄中有红,红黄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第三,就是红黄各居其位,什么叫做红黄各居其位?红色以两个脸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颧颊的部位最明显,而其他的部位是黄色最明显;第四,红色和黄色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它隐约交替,这就是红黄隐隐的含义。如果要是这一块红,那一块黄就是病色了。
脸上很亮,叫做明亮,就像我们晴天一样;脸上不干,就是润泽的;红和黄都是在皮肤里面隐隐约约的透出来的,中医叫做含蓄。因此,我们说一个正常的面色应当是明亮、润泽、含蓄、红黄隐隐的。
主持人:除了能够看颜色以外,我们还应当了解脏腑在脸上的反映部位。虽然我们都知道脸色的好坏关乎健康状况,但是它究竟说明了什么,又会是哪些疾病的反应呢?
王鸿谟:人体脏腑在脸上的反映部位,中医称作色部。我们可以用坐标图的方法,把脏腑在颜面的反映部位精确地定位。
我们通过前正中线把脸分成左右两个相等的部分,然后,我们可以按照泪渍的垂线、两个瞳孔的垂线、两个外眼角的垂线、两个太阳穴的垂线,把脸孔平均分成十个等分。脸上还有一些自然标志,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自然标志,在脸上划一些横的坐标线,比如说我们两个眉毛内测画一个横线;两个内眼角之间可以画一个横线;颧骨的最高点可以画一个横线,它正好经过我们鼻梁骨的最高点,这三点完全是一个直线;我们也可以在鼻尖画一条线,大家都以为鼻子是尖的,实际上每个人的鼻尖都是一个坑,那么在这个坑上画一条横线。
这样,我们就在脸上画了一个坐标图,所有脏腑色部的中心点,都在横竖坐标线的交点上。肺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两个眉毛的正中间;心脏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两个眼睛的正中间;肝脏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鼻梁的最高点;脾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鼻头那个小坑上;肾的色部中心点就在太阳穴垂线和鼻尖上这条横线相交叉的部位。
我们只标注了我们生命活动的中心五脏,实际上我们的胆、胃、小肠、大肠、膀胱,我们的脑、脊髓、胰腺、子宫、精室等在脸上都有固定的部位。掌握了这张图,我们就掌握了色诊的奥秘就可以观察脸上不同部位的气色变化。我们首先要观察前正中线两个内眼角之间的这个部位,这个部位从上到下依次是肺、心、肝、脾、子宫、膀胱、精室的色部。比方说在这些部位上如果颜色发白,那么很可能是虚症,或者是寒症;如果在这些部位上颜色发黄,那很可能是脾虚或者是有湿;如果是这些部位颜色发红,很可能是有热;如果颜色发青、发紫,那很可能是有气滞血瘀,有疼痛等变化;如果颜色发黑,那么很可能是肾虚,或者是有比较严重的瘀血。通过整体的观察,通过色部的观察,大体上我们就会判断出病人得病的性质和部位。这就是色诊的关键所在。
主持人:真没想到在我们的脸上还有一张健康坐标图。通过色部的观察,大体上我们就会判断出病人得病的性质。我们在给自己做色诊的时候,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王鸿谟:首先,色诊一定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中医色诊只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叫做间接日光,也就是有太阳,太阳没有直接照射到脸上,这是进行色诊最重要的一条。
第二个就是不能化妆。好多女同志为了美都要化妆,但是化完妆之后她的脸色就不是原来的了。
第三个就是要注意方法。色诊是拿自己现在的脸色和从前的脸色比较,进行前后的对照,而不是说把我的脸色和您的脸色进行比较。
那么如何判断我现在的脸色是不是原来的脸色,我有没有因为疾病而发生脸色的改变呢?我发明了一个“自身三对照”的方法。
什么叫做“自身三对照”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手背放在自己的脸蛋旁边,用自己手背的颜色和脸色进行对照,如果手背的颜色和脸色是一样的,那么说明现在的脸色就是原来的脸色,如果不一样,那说明现在脸色发生了改变,这是一个对照。
中医色诊要远近结合来进行,什么叫做远近结合?我们如果把自己放在特别近的距离去看的话,往往注意的是细节,注意的是局部,就容易捡起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中医色诊特别强调远望,所谓的远望,就是要距离色诊的对象在十步开外。一定要先远再近,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忽视整体。
大家也很关心我们要不要按某一个顺序来看?比如说从上到下,还是从左到右?这个色诊是有步骤的,如果不掌握这个步骤,我们有可能就会忽略掉某些局部。因此,我把自己的经验简化作“一竖三横绕一圈”,什么叫做“一竖”?我们要按照前正中线,从发髻一直看到下颏,也就是着重两个眼睛之内的这个区域,为什么?大家可以看一看,肺、心、肝、脾、子宫、膀胱都在这一条线上,因此,我们看了这一竖之后,五脏里面看了四个脏,六腑里面又看了几个腑,因此大体上可以对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那么人的脸上还有三个横线。第一横是眉眼之间这一横线,这是人生的定位标准。也是心肺色部所在,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个横线是两个颧骨最高点连线,可以诊察我们小肠、大肠、胰腺、肝、胆、小肠和大肠的病变。第三个横线正好通过我们鼻尖的凹陷处,它可以诊察肾脏、命门、子宫、膀胱的病变,这叫做“三横”。我们的脏腑排列在这一竖三横的位置之间,我们身体上的其它部位,比方说我们的头、胸、腹、肩、轴、手、胯、膝、大腿、小腿和足等,也排列在脸上,它们基本上排列在颜面五官的四周围。所以为了看清楚这些形体关节的色部,我们就要从下边开始,绕着颜面五官的周围转一圈。
因此,望诊的顺序叫做一竖三横,然后从下往上绕一圈。这样的话,我们就把五脏六腑和形体关节的色部都看了一遍。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今天给我们大家带来非常精辟的分析。关于色诊我们还有很多话题,我们下期接着聊。
王鸿谟:是的,察颜观色这个词儿,非常贴切地体现了中医的一个诊法,叫做中医色诊。就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的气色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察颜,说的是审察颜面五官;观色,说的是看看颜面五官的气色,这样的话,察颜观色这个词正好是色诊的一个非常贴切的形容。
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神色形态改变;闻是听辨病人声音、气味变化;问是询问病人不舒服的感觉;切是触摸病人的形体。
作为四诊之首的望诊是通过眼睛去望,望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病人的身体形态、精神状态、动态变化等,其中,查看颜面五官的气色又被称之为色诊。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察色”说的就是色诊。中国历代对色诊推崇备至,公认为神明之术。它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气色变化来发现未病征兆、辨察正气强弱、分析疾病性质、确定疾病部位、指导疾病治疗、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脸的结构是非常奇妙的。我们的脸呈扁圆形,这在所有的动物之中是绝无仅有的。而扁圆形的结构是非常精当的,五官中的每一官都有它固定的位置,而且和比例有关系。我们的脸大体上都可以横着分为三等分,中医称之为“三庭”,眉毛的上方是三分之一,眉毛的下方到鼻子的下方是三分之一,从鼻子下方到下颏又是三分之一。三庭匀称是美貌的一个基本象征,也是人体健康的一个基本象征。
如果竖着划分的话,我们可以把人脸平均划分为五个竖的等分。每一个竖的等分都相当于一只眼睛。如果符合这个比例,这个人看上去就特别顺眼,看上去就特别美丽,如果要是不符合这个比例,我们看着就别扭。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三庭五眼的划分方法,实际上也代表人的健康状况。懂得了中医色诊学的定位方法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人的五脏六腑在脸上都会由气色变化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反映的这个部位也和三庭五眼相关。
主持人:您刚才说,如果横着看、竖着看,怎么看都比较匀称的话,就代表这个人的健康状况非常好,是这样的吗?
王鸿谟:我们拿三庭来说,如果不了解医学知识,我们看到一个人前额特别宽大,会认为这个人特聪明,大家都会羡慕他。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从中医色诊的角度来说,他的前额宽大必须得和下边两庭相互呼应。如果前额宽大,而越往下越窄,成一个倒三角形,我们叫作“脑型”,他或者他家人可能有精神病的遗传基因,或者中年以后会患精神病、神经症方面的病症;如果这个人中庭特别发达,而上下都很小,像一个枣核的形状,我们叫作“呼吸型”,“呼吸型”的人容易得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中年以后,甚至于可能因为呼吸系统的疾病而丧生;如果是下庭特别发达,越往上越尖越小,我们叫作“消化型”,“消化型”的人容易患消化系统的疾病。因此说,三庭匀称是长寿的象征,是健康的象征,三庭如果不匀称,就代表了不同的疾病,而这种疾病的倾向是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在脸上了。
主持人:原来判断五官端正的三庭五眼标准竟和我们的健康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那么,除了面部结构以外,我们还能从脸上看出什么健康信号来呢?
王鸿谟:我们通过看一个人的气色来断定这个人是否健康。正常的脸色是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
那么这个红黄隐隐代表什么颜色?它有四层含义,第一个含义就是由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第二,红中有黄,黄中有红,红黄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第三,就是红黄各居其位,什么叫做红黄各居其位?红色以两个脸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颧颊的部位最明显,而其他的部位是黄色最明显;第四,红色和黄色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它隐约交替,这就是红黄隐隐的含义。如果要是这一块红,那一块黄就是病色了。
脸上很亮,叫做明亮,就像我们晴天一样;脸上不干,就是润泽的;红和黄都是在皮肤里面隐隐约约的透出来的,中医叫做含蓄。因此,我们说一个正常的面色应当是明亮、润泽、含蓄、红黄隐隐的。
主持人:除了能够看颜色以外,我们还应当了解脏腑在脸上的反映部位。虽然我们都知道脸色的好坏关乎健康状况,但是它究竟说明了什么,又会是哪些疾病的反应呢?
王鸿谟:人体脏腑在脸上的反映部位,中医称作色部。我们可以用坐标图的方法,把脏腑在颜面的反映部位精确地定位。
我们通过前正中线把脸分成左右两个相等的部分,然后,我们可以按照泪渍的垂线、两个瞳孔的垂线、两个外眼角的垂线、两个太阳穴的垂线,把脸孔平均分成十个等分。脸上还有一些自然标志,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自然标志,在脸上划一些横的坐标线,比如说我们两个眉毛内测画一个横线;两个内眼角之间可以画一个横线;颧骨的最高点可以画一个横线,它正好经过我们鼻梁骨的最高点,这三点完全是一个直线;我们也可以在鼻尖画一条线,大家都以为鼻子是尖的,实际上每个人的鼻尖都是一个坑,那么在这个坑上画一条横线。
这样,我们就在脸上画了一个坐标图,所有脏腑色部的中心点,都在横竖坐标线的交点上。肺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两个眉毛的正中间;心脏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两个眼睛的正中间;肝脏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鼻梁的最高点;脾的色部中心点就在我们鼻头那个小坑上;肾的色部中心点就在太阳穴垂线和鼻尖上这条横线相交叉的部位。
我们只标注了我们生命活动的中心五脏,实际上我们的胆、胃、小肠、大肠、膀胱,我们的脑、脊髓、胰腺、子宫、精室等在脸上都有固定的部位。掌握了这张图,我们就掌握了色诊的奥秘就可以观察脸上不同部位的气色变化。我们首先要观察前正中线两个内眼角之间的这个部位,这个部位从上到下依次是肺、心、肝、脾、子宫、膀胱、精室的色部。比方说在这些部位上如果颜色发白,那么很可能是虚症,或者是寒症;如果在这些部位上颜色发黄,那很可能是脾虚或者是有湿;如果是这些部位颜色发红,很可能是有热;如果颜色发青、发紫,那很可能是有气滞血瘀,有疼痛等变化;如果颜色发黑,那么很可能是肾虚,或者是有比较严重的瘀血。通过整体的观察,通过色部的观察,大体上我们就会判断出病人得病的性质和部位。这就是色诊的关键所在。
主持人:真没想到在我们的脸上还有一张健康坐标图。通过色部的观察,大体上我们就会判断出病人得病的性质。我们在给自己做色诊的时候,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王鸿谟:首先,色诊一定要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中医色诊只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叫做间接日光,也就是有太阳,太阳没有直接照射到脸上,这是进行色诊最重要的一条。
第二个就是不能化妆。好多女同志为了美都要化妆,但是化完妆之后她的脸色就不是原来的了。
第三个就是要注意方法。色诊是拿自己现在的脸色和从前的脸色比较,进行前后的对照,而不是说把我的脸色和您的脸色进行比较。
那么如何判断我现在的脸色是不是原来的脸色,我有没有因为疾病而发生脸色的改变呢?我发明了一个“自身三对照”的方法。
什么叫做“自身三对照”的方法?就是把自己手背放在自己的脸蛋旁边,用自己手背的颜色和脸色进行对照,如果手背的颜色和脸色是一样的,那么说明现在的脸色就是原来的脸色,如果不一样,那说明现在脸色发生了改变,这是一个对照。
中医色诊要远近结合来进行,什么叫做远近结合?我们如果把自己放在特别近的距离去看的话,往往注意的是细节,注意的是局部,就容易捡起了芝麻丢了西瓜。因此,中医色诊特别强调远望,所谓的远望,就是要距离色诊的对象在十步开外。一定要先远再近,这样的话就不容易忽视整体。
大家也很关心我们要不要按某一个顺序来看?比如说从上到下,还是从左到右?这个色诊是有步骤的,如果不掌握这个步骤,我们有可能就会忽略掉某些局部。因此,我把自己的经验简化作“一竖三横绕一圈”,什么叫做“一竖”?我们要按照前正中线,从发髻一直看到下颏,也就是着重两个眼睛之内的这个区域,为什么?大家可以看一看,肺、心、肝、脾、子宫、膀胱都在这一条线上,因此,我们看了这一竖之后,五脏里面看了四个脏,六腑里面又看了几个腑,因此大体上可以对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做一个初步的判断。
那么人的脸上还有三个横线。第一横是眉眼之间这一横线,这是人生的定位标准。也是心肺色部所在,这是最重要的。第二个横线是两个颧骨最高点连线,可以诊察我们小肠、大肠、胰腺、肝、胆、小肠和大肠的病变。第三个横线正好通过我们鼻尖的凹陷处,它可以诊察肾脏、命门、子宫、膀胱的病变,这叫做“三横”。我们的脏腑排列在这一竖三横的位置之间,我们身体上的其它部位,比方说我们的头、胸、腹、肩、轴、手、胯、膝、大腿、小腿和足等,也排列在脸上,它们基本上排列在颜面五官的四周围。所以为了看清楚这些形体关节的色部,我们就要从下边开始,绕着颜面五官的周围转一圈。
因此,望诊的顺序叫做一竖三横,然后从下往上绕一圈。这样的话,我们就把五脏六腑和形体关节的色部都看了一遍。
主持人:谢谢王教授,今天给我们大家带来非常精辟的分析。关于色诊我们还有很多话题,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