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激发

来源 :读与写(上,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iao9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桃红李白等春景激起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或放一曲《春天在哪里》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冰心的《小桔灯》,教师可自制小桔灯,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引起学生的集中注意和有趣思考,引起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也为学生架起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冰心奶奶笔下的《小桔灯》该是怎样的呢?文中小姑娘的形象又是如何呢?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SSPDA)图象传感器作为光电转换器件,可用于大面积显示器件图象质量评价和测微领域的测量系统。该系统由光学成象、SSPDA图象传感器
在显微镜热台上直接观察了有机透明馆体混合二氯苯物系的定向结晶过程晶体生长界面形态、晶体生长特征、杂质包藏等。显微摄影观察实验结果将对相关的定向降膜结晶过程中杂质
语文课是一门工具课,它的内容相当广泛,设计社会、伦理、地理、历史、天文、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课程中,不但能学习到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将认识广阔的自然和人类
将SP-2305型气相色谱仪的分离系统,改装为二维气相色谱分离系统,采用二维柱切割、浓缩与转化技术相结合,以φ2×500mm,40—60目TDX-01柱为预分离柱;以φ3×2500mm,30—50目5A
研究了杂质含量和热处理制度对TiNiNb合金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当氧与碳杂质含量少于0.07℅时,合金具有大的滞后宽度和良好机械性能。850℃固溶处理可使合金滞后宽度增大,延伸率增加。
过去的几十年中,在课堂教学中黑板和粉笔一直是居于主流地位,然而新近出现的电子白板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已悄然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语文课堂,令师生精神亢奋,喜形于色,让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