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若干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35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新教材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更体现在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的变化上。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本文重点介绍了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主体作用 若干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新教材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更体现在教材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的变化上。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实践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过去,许多教师讲授地理课,局限于对课本内容的讲述,让学生在课本上划条记忆,使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地理知识,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不得要领,学习效果较低。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也就是使学生学会“说理”和“析事”,多给学生提供充裕的“说”的机会。如在教授“南极洲的气候特征”时,我设置了以下问题:“造成酷寒的原因是什么?”“烈风、干燥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洲而不是在北冰洋?”等等,学生的思维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增加课堂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特别是人文地理内容,陈述性内容较多,多数内容学生基本能读懂但不一定能学会,教师更应该挖掘教材内容,设置各种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讲到“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时,可设置以下问题:“城市与农村相比景观上有什么不同?”“人口高度密集会产生什么问题?”“建筑物密集会产生什么问题?”“工业与交通发展会产生什么问题?”“城市建设工程会产生什么问题?”“总结城市环境问题有哪些?”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发散学生的思维。
  二、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许多阅读材料,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既可以提高自学能力、扩充知识面,又可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诱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通过阅读,认真思考,深化教材内容,找出重点、难点、疑点,不断发现问题并增强求知欲望。例如:在讲“五带划分”时,教材指出五带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而回归线与极圈度数是与黄赤交角有关,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疑问:“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则五带的范围如何?”“如果黄赤交角为零,则温度带如何划分?”“黄赤交角变化,将会引起哪些地理现象变化?”等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除了让学生阅读正文外,教材中大量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材料中许多是对正文内容说明性、知识性的材料,如:“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北海石油开发”“美国农业一体化”“石家庄市的形成和发展”等,这类阅读材料主要是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可指导学生在课前或课后阅读。有些关于重要地理现象和历史事件补充说明材料和一些反映现代化科技状况的材料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或组织讨论辩论和其他课外活动来完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有一些阅读材料是为了说明课文重点、难点的,如:“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生态服务”等,可指导学生在课堂阅读,并提出问题,进而渗入到课本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在学生阅读“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材料后,可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长江流域的梅雨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长江流域的梅雨有时长、有时短?”“1998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副高强弱吗?”“长江中下游的伏旱是如何形成的?”
  三、运用插图,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地理图像真实反映了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富有想象力,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插图的运用,培养学生提高用图像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教材插图是数量丰富、功能完整的地理图像系统,它不再是教学中的“附属品”。为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插图教学,做到图文并重,以图导入,以图知情,以图分析,图文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会学生因图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如采用观察法、分解法、比较法、动态法等来看图、析图、识图,综合运用地图来分析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具备完善的地图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绘图,形成图文互变的能力,灵活运用课本上的原有知识。在插图教学中,教师应多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地图的直观性,采用探讨法、观察法等看图阅读,从图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经独立探索获得结论,从而深化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无限的创造力。以高中地理教材第三册为例,我精选了《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一月等温线图》、《中国七月等温线图》、《中国年降水量图》、《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图》等六幅图,通过对图的解读,使学生对各章的重点知识掌握殆尽,地理思维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也得到训练和提高。例如世界航海线分布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
  (1)熟悉主要航线经过的海域、交通要道(如运河、海峡),沿岸国家及重要港口。
  (2)了解航线与洋流、风带之间的关系。
  ①例如,南北纬40°—60°之间的海域,航行方向若是从海洋西侧到海洋东侧,可顺风顺水;反之,则逆风逆水。
  ②风向随季节变化的海区,冬夏情况相反。
  例如从亚丁经科伦坡到新加坡,夏季海水向东流,为顺水;冬季海水向西流,则逆水。
  ③航行中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因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变化不同,所以航行中越过赤道,则有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例如,冬至时,从惠灵顿经巴拿马运河至新奥尔良,季节和昼夜长短有什么变化?
  ④航行中经过港口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则有干湿季变化。
  例如,夏至时,从亚历山大到开普敦,干湿状况有什么变化?
  四、用好“活动”“技能篇”,增强主动获取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教材不仅在教学内容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更加体现时代气息,更加符合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也与旧教材迥然不同。在旧教材中,延续、惯用的做法一直是在新课内容结束后,安排一部分“习题”或“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检测学习效果,巩固所学内容。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与检测,而对学生能力的检测与培养重视不够。因为做这样的“习题”或“思考题”,大多只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找找答案,而不需要学生付出其他更多更复杂的劳动。显然,这种仅停留在对基础知识考查的练习方式是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的。因此,新教材以“活动”取代了旧教材中的“习题”或“思考题”。如“人类认识的宇宙”一节,“活动”安排了“小型演讲会”:正确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不让愚昧迷信侵蚀社会;好好爱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这样的练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新型教学模式下的主动求索者。教师要用好“活动”练习,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使“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实践证明,“活动”过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环节之一,“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为地理课堂增加了无穷的魅力,激发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
  由上可知,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爱云.论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成才之路,2010,(31).
  [2]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更好地
专用铁路运输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铁路行业蓬勃发展,确保专用铁路调车作业安全是实现铁路安全运输的重要环节。调车事故对正常的铁
准确到位、形象生动的语言是一节好课的必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可以借助板书、图片、实物、录像、投影等多种手段,但语言始终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初中历史教学要想
在人类的教育实践中,历来包含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思想品德课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现式学习方式就是思想品德课唯一的教学理念,也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与学习主题都
为建立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HPLC-MS/MS)法同时测定电子烟烟液中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阿力甜、新橙皮甙二氢查尔酮、纽甜、甜菊糖苷等9
摘 要: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而在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中心便是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德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内容,是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主题。在新课程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    “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历史的不
中国是不是应当有一张体育大报?北京奥运会后,体育大国应该办出体育大报的理论探讨又多了许多现实的论据。 Should China Have a Sports Daily? After the Beijing Olympics
目的评估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山西省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鞍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眼科常规检查及视野检查无异常的22例(44只眼)为观察组;本院健康职工中选取22例(44只眼)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D-OCT检测视盘周围和其四个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及黄斑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GCC)各
  目的:通过系统整理和规范化临床研究,对“拔伸旋转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并初步形成技术规范,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摘 要: 每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而不同的学科也具有不同的教学风貌。地理是一门文理相通的学科,既有形象直观的表象知识,又有抽象难懂的地理规律,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另一方面要优化地理教学策略,以确保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教学 教学策略    每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教学风貌。众多教师,有的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