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氧化应激指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渐进式康复运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氧化应激指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100例,根据交叉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渐进式康复运动治疗。根据6 min步行距离、最大运动时间、达到AT的吸氧量(VO2AT)评定两组康复前后运动耐力;根据脂质过氧化物(LPO)、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评定两组康复前后氧化应激状态;根据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生命活力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临界闪烁融合频率(CFF)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2021年1~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眼科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58例105只眼(NAION组)和同期健康对照者33名63只眼(HC组)纳入研究。受检者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CFF、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查。采用Snellen小数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陷(dMMR)结直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RLN)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7例dMMR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RLN转移的关系。结果357例患者中,男204例,女153例;中位年龄56岁。61.6%(220/357)的肿瘤位于右半结肠,仅16.2%(5
目的观察CT冠状动脉造影(128-VCTCA)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208例,根据糖耐量试验、血糖水平分为糖耐量正常组和糖耐量受损组。采用128-VCTCA对病人进行检查并分析其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影像结果,分析诊断价值。比较两组弥漫性病变、Gensini积分,并分析糖耐量与病人弥漫性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128-VCTCA诊断不同糖耐量冠心病病人的灵敏度为90.74%,特异度为86.00%,且受试者工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