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

来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q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制作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模型,49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10mg·kg^-1·d^-1、5mg·kg^-1·d^-1、2.5mg·kg^-1·d^-1 3种剂量氯沙坦)。治疗21天结束后,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肝静脉楔入压(WHVP)、HVPG显著升高(P〈0.05)
其他文献
目的:讨论血管生成素-2(Ang-2)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51例HCC患者、26例良性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Ang-2的表达水平,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口服芪参益气滴丸每次0.5g
目的:观察乙肝Ⅲ号内外合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外用组(29例)、内服组(30例)、合用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其中
目的:探讨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治疗正虚瘀结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PB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共纳入64例诊断为正虚瘀结型PB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
<正>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我国是CHB的高发区,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延缓肝脏失代偿,减少肝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对不明原因肝细胞性黄疸的诊断意义。方法:2009年6月以来收住的肝细胞性黄疸29例,平均住院1周以上,经常规方法未能明确诊断,实施超声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