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治疗打针好还是吃药好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ang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疗#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打针好还是吃药好
  我对螨虫过敏,医生说可以进行脱敏治疗,可以打针也可以吃药,疗程都要两三年。这两种方法,哪种效果好?
  江苏 张女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过敏(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郭胤仕:目前,脱敏治疗有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类制剂。皮下注射,第1~15周每周注射一次,此后每2周注射一次,然后根据情况每4周或每4~8周注射一次,标准疗程共计52次,需要2~3年。如果不能按期到医院或不愿打针治疗,也可选择舌下含服脱敏制剂,需固定时间用药(一般在早饭前),总疗程也需要2~3年,但疗效不如皮下注射确切。舌下含服药物的优点是方便,患者可在家中自行用药,缺点是缺乏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与帮助,很难保证用药的规范化及安全性。如果选择这种方法,需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指示剂量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搞错次序,否则不仅会降低疗效,还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周六上午(东院),周二上午(西院)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东院),周五上午(西院)
  化疗有哪些副作用
  我女儿不幸得了白血病,就要化疗了,听说会很痛苦。我想了解一下,化疗后会出现哪些副作用?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这些副作用?
  福建 夏女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汤静燕: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口腔溃疡、骨质疏松、肌肉无力、脱发、白细胞降低等。化疗药对生长较快的细胞影响较大,如口腔黏膜、胃肠道黏膜、骨髓细胞等,因此化疗时易发生口腔溃疡,并有疼痛和吞咽疼痛,肠道黏膜受伤后容易出现腹泻。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会导致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此时易发生感染、出血等严重合并症,随着白细胞数量的恢复,大部分患儿会逐渐好转。以上这些副作用,医学上有止吐、止痛、升白细胞等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可以减少患儿痛苦,您不必过于担心。化疗过程中还会有脱发现象,一般化疗第7~14天起开始脱发,4~6周后可能脱光,但在化疗结束后3~4月会重新长出,新生头发的质地和颜色可能会和原来有所不同,但最终差别不大。
  特需门诊:周五上午
  “上环”避孕过时了吗
  生完宝宝后,我有过一次意外怀孕,做了人工流产。现在妈妈催我去“上环”,我总觉得这种方法太老土了,想到要有个东西在体内也感觉不舒服。“上环”避孕对身体有伤害吗?是不是过时了?
  上海 王女士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姚晓英:目前,“上环”仍是一种很好的避孕措施,适用于大部分育龄妇女,取放简单、安全、有效、长效、经济、不影响性生活和生育能力,并不过时。现在,不少新时代女性对上环有担心、有偏见,其实,相比不避孕导致意外怀孕而做的人工流产对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放环还是很有必要的。世界卫生组织对选择避孕方法的医学标准建议如下:宫内节育器对于广大妇女在多种情况下是一个安全的选择,无法使用激素避孕的妇女、抽烟妇女、高血压和糖尿病妇女以及正在哺乳的妇女,完全可以使用,产后、流产后及哺乳期妇女可以安全使用,对将来的生育无不良影响。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避孕方法都有优缺点,没有一种避孕方法是十全十美的。上环避孕的主要副作用是腰酸、下腹不适、白带增多、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以及月经中期点滴出血,一般在使用后几个月内会逐渐减轻。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五下午(黄浦院区),周四全天(杨浦院区)
  乙肝表面抗体10 mIU/ml是什么意思
  我10年前打过乙肝疫苗,最近想看看需不需要重新接种,就去做了“乙肝五项”的化验。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体为10 mIU/ml,记得以前都是用“ ”或“-”来表示的,这两种结果应该怎么看?
  山东 刘先生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汪明明:目前,“乙肝五项”有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是定性的方法,结果用阴性(-)或阳性( )来表示,比较笼统,一般用于临床的初步诊断;一种是定量的方法,结果用具体数字来表示,比较精确,用于临床的治疗评价。有条件者,我们建议尽量进行定量检测。在定量检测中,当表面抗体大于10 mIU/ml(毫单位/毫升)时为阳性,但只有大于30 mIU/ml以上时才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当大于100 mIU/ml以上时有极好的保护作用。目前你可以补种一针乙肝疫苗。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
其他文献
经常有朋友问,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到底干些什么呢?简单地说,NICU的主要任务就是救治那些一生下来就生病的宝宝和一些早产儿。  早产儿一般是指胎齡不满37周的宝宝。随着产科和新生儿救治技术的提高,许多胎龄在26~28周的宝宝也能存活下来。  然而,由于早产儿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就从妈妈肚子里离开了,故他们出生后往往会面临各种挑战。许多家属在询问病情时都会问医生,自己的宝宝何时才能出院。事实上
结缘《大众医学》,从阅读开始  习医四十余年,认识《大众医学》杂志却是从学医前开始的。妈妈订阅的《大众医学》是一家人了解医学常识的启蒙书。学医后,《大众医学》也是我快速了解跨学科进展的简读本。记得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为了科学喂养,我仔细复习了儿科相关知识。教科书虽然科学严谨,但总觉得还不够生活化。那时,关于小儿喂养的科普书籍十分欠缺。犯愁之际,让我想起了《大众医学》。妈妈送来了一捆又一捆家里订阅多年
生活实例  最近,65岁的刘婆婆脚踝处出现了明显水肿。开始,刘婆婆认为是疲劳所致,可水肿不断加重,不得不在老伴陪伴下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专家仔细询问病史,水肿原因查明了。原来,刘婆婆一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高血压,水肿是苯磺酸氨氯地平引起的副作用。醫生给刘婆婆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刘婆婆的水肿逐渐消退。  服“地平类”降压药:怎会头痛和水肿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肌痛、乏力、咽痛等。流感能加重已有疾病(如心肺疾患),引起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病毒性肺炎,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流感病人是主要传染源  流感呈季节性流行: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每年只有冬季一个发病高峰;长江以南地区,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冬春季,另一个是夏秋季。 
2015年已成历史,但它留给我们的健康话题仍不时被提及。在《大众医学》微信平台的“辞旧迎新”微活动中,网友选出2015年十大最触动人心的健康话题。重提往事,对我们又有新的启发,也为我们带来新的思考。  1. 柴静与雾霾  著名媒体人柴静自费拍摄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全片讲解了雾霾的危害、产生原因、治理情况及经验教训等。这部纪录片在当时刷爆网络,也稳居“大众医学”网友票选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姚平#教授  姚平#α-亚麻酸  姚平(教授) 禹晓(博士)  问题:n-3脂肪酸摄入不足,健康问题突出  据推测,人类远古时期总脂肪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分别占总能量的21%和7%~8%,膳食中n-6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接近于1∶1。然而,随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和畜禽的集约化饲料养殖,动、植物性食物中n-3水平不断下降,n-6与n-3比例失衡
陈先生患有结直肠癌,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属Ⅳ期,就诊时身体消瘦乏力,精神疲惫,面色黯淡、无光泽。  陈先生:“医生,我2年前得了结肠癌,手术后一直接受化疗,但现在身体吃不消了,想让您用中医的方法帮我调理调理身体。”  医生:“什么时候做的手术?手术的病理结果是什么?出院小结带了吗?”  陈先生:“啊?没带,我以为看中医不需要这些呢……”  这样的场景在中医门诊频频出现。如今,中医“以人为本”的诊
干皮肤与油皮肤对话之“春季饮食”  趁春节放假,干皮肤和油皮肤两个好朋友又见面了。看到油皮肤满脸的“青春痘”,干皮肤好奇地问:“油哥哥,你这是怎么啦?脸上长了那么多难看的红痘痘?”油皮肤抱怨道:“别提了,我的主人最近老是饮酒、熬夜,哪会管我呀,把皮脂这个家伙养得肥肥的,不停往我脸上冒油,弄得我可难受了!”?干皮肤点点头,深有感触地说:“我也一样,主人在春节长假里无休止地吃喝玩乐,弄得头上长包,口唇
最近,网络上很流行“存钱不如存肌肉”这句话。其大意是,人到中年,存些钱为将来退休年老后做些打算是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存些“肌肉”,那样年老后身体健康才会更有保障。那么,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作者简介  高炳宏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生化分会委员,上海市体育科学学会理事。  “存钱不如存肌肉”的
有一味古老的中药因其神奇疗效受世界瞩目,它就是剧毒药砒霜。  “砒霜”治白血病的精彩传承  来自砒霜的砷制剂,正在现代白血病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15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终身教授张亭栋,因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上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荣膺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让我们拨动时间的齿轮,回顾这一传奇中药制剂的代代传承。  【史记】  上古时期——以毒攻毒——毒药攻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