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家 筑梦“工厂”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丽的厦门,总让人遐想万千。那迷人的自然风光,那淳朴的闽南风情,那带着些许感伤的人文古迹,还有繁荣的艺术文化,似乎都在告诉世人,这是一行豪情万丈的诗,也是一篇韵味无穷的散文。走在环岛路,听着大海的声音,感受着那些文人墨客的挥洒,遥望海峡对岸的同胞,怎么可能不被这种油然而起的情愫所感动呢?
  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也一直鞭策着厦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作为艺术之首的文学更是任重而道远,文化人身上的使命就更为艰巨。早在20多年前,厦门文学界就有成立文学院的想法,但由于当时各种条件不成熟,便没有得到多大的响应。2003年,著名的朦胧诗代表人物舒婷再次提出在厦门成立文学院的建议,立即引起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响应。2009年1月18日,筹备已久的厦门文学院终于在厦门文联揭牌成立,成为厦门文化的一次盛会。
  
  “文学院的成立是水到渠成,应运而生。”这是笔者采访厦门文学院院长兼厦门文学杂志社社长陈元麟时,他说得最自豪的一句话。“文学是艺术之母,是文艺的龙头,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和基础,任何艺术都离不开文学,比如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书法等,都有文学。如果一个地区的文学比较发达,就会带动这个地区的文化发展。” 随着厦门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的重要性也慢慢凸显出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厦门涌现出不少文学新秀,引进了不少的外地文学人才,这些都为今天文学院的成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在中国,文学院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高校的文学院,主要是从事教学为主的;一种是从事文艺创作理论培训,如鲁迅文学院、毛泽东文学院等;还有一种是以文学创作研究为主,如各省市成立的文学院。厦门文学院是集大成者,把《厦门文学》杂志社并入文学院之后,它成为一家集文学创作、研究、编辑、培训和交流五大职能的专业机构。
  创作。以前的文学院大多是“养”专业作家,只要这位作家一经认可,就不再考虑他今后是否还有没有新的创作,厦门文学院将改变这种惯例,以签约的方式和作家合作。它将成立由专家组成的艺术委员会,任何作者只要提供作品思路、提纲等,都可以申报,艺术委员会通过评估、认定,按照各种等级予以经济上的扶持,还包括评介、宣传、出版等。这样才会使得精品不流失,也可挖掘新作家,挖掘新作品。具体制度还在继续修订中,但主要方向是不会变的。
  研究。主要是开展对作家主要是本土作家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研究,文学院将建立作家档案,包括创作历程、简历、作品、获奖情况以及最近的创作思路和创作方向等,以利于研究。如果条件允许,还将提供展示。届时也将适当请专家开展一些作品研讨会。
  编辑。《厦门文学》已有58年的历史,也有自己的编辑队伍,这次并入厦门文学院,也是为了整合厦门的文学力量,也可以为厦门文学提供一个园地。
  培训。虽然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但将因陋就简,利用本市高校的教授和居住在本地的作家,作为师资力量。
  交流。开门办院,签约作家不仅局限于本土作家,注重与作家的交流。厦门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城市,它与全世界的十几个城市建立了姐妹城,与台湾一水之隔,这为文学的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厦门要走向世界,厦门文学如果能够展示出去,也能让世界更了解厦门,这才是最重要的文化上的交流。
  “总结起来就16个字:搭建平台,提供服务,营造氛围,创造条件。”陈元麟院长说。文学作品不是靠“银子”就可以出来,也不是靠行政命令就可以“抓”出来的,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很多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但最主要的还是氛围,还要善于发现。营造浓厚的文学氛围,不仅是为了给作家一个好的创作环境,也是为了培养读者,这样整个社会风气和文化素质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靠的不是政府,也不是几位作家,而是靠整个社会的不断努力。
  厦门文学院成立当天,就签约近30名作家,主要是活跃在厦门文学界的老中青三代作家,以及部分省内作家。引人注目的是有一批从事长篇小说、长篇纪实文学,近年来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也加盟文学院。原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杂志的代社长兼主编的刘岸,也被引进来当上文学院的副院长,还兼任《厦门文学》的副社长和主编。
  随着厦门经济的发展,各地优秀人才的涌进,厦门文学一片春意盎然。但文学院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见效,它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采访完陈元麟院长,笔者心中颇不平静,忽然为生活在这片土地感到自豪。虽然每天依然还是匆匆忙忙走在各个繁华的街口,但是我知道,不管是嘈杂的街市,还是遥远的浪打浪的声音,都已经在轻轻敲醒我心头的那一颗叫做“文学”的细胞。
  祝福厦门,也祝福这个筑梦“工厂”,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精品”,让我们期待厦门未来更加璀璨!
其他文献
潮流暗藏,新书井喷    每年的一至五月,是新书井喷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一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和四月份的全国书市(2009年在济南),多数出版社会把重点书放在这两个书业盛会之前出版。这期间,出版物相对比较主动,因为各出版社尚有大量值得操作的选题在运作,每家都拿出自己最抢眼的新书抢占市场。可以说,上半年是出版机构的黄金时段,把握好这一时机,全年的出版计划也就顺利完成大半。尤其是,这期间的图书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爱上了书,一爱就没商量,就不放手,而且会爱书一辈子,与书白头偕老。因爱而生瘾,因爱而痴迷,因爱而成癖。  “购书狂”。有人爱集邮,有人爱收藏,我爱购买书籍。小时候,时兴小人书(画书),常渴望拥有十册八册,那兴趣比扇三角(烟盒纸)、摔四角(纸面包)还浓。当时因家穷,只偶购三两本,多是拿赢得的三角、四角从三角迷四角痴手中换得,三两年也拥有画书一木箱。读初中时,常在星期天到八里外的集上书店买
期刊
编辑平台:  这是周浩正先生写给编辑人的第四十七封信。  这位台湾出版界前辈,在古稀之年把毕生经验以书信形式写出,与同业分享、探讨,盼能抛砖引玉对同业有所启发。  本刊有幸,得到周老允许,将不定期刊登他未结集成书的书信。    亲爱的朋友:  有位刚加入编辑队伍的年轻小友,读了《编辑力初探1.0》后,写了封e-mail给我,大意是说:  “我读完您写给编辑的信了,但对我现在的工作,似乎帮助不大。您
期刊
2006年,中央电视台中央国际频道精心打造推出《台商故事》栏目,开播2年多来播出100多期,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众多观众和台商的要求下,《台商故事①》于2009年1月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而第二本,第三本……也将陆续面世。台商在大陆的艰苦奋斗和辛酸历程,成为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传奇,激励着广大读者和有志者。当我们品读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对这些台商,我们有的是尊重、钦佩、敬仰和自豪。    
期刊
记得去年年底,东北风呼呼地刮着脸,感觉自己很像一只北京板鸭,被厨师锋利地片着。抬头间,便来到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磨铁”)的院子前。白墙黑字,十分高调地写着,“跟文化死磕”。“这只是一种做文化的态度。我们对文化,不仰视、不跟风,更不盲目。我们一直致力于制造潮流,回归自我。”这是磨铁总裁沈浩波对这句口号的解读。      星光大道 磨铁铺造    曾几何时,图书行业被排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三,
期刊
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1938年~),生于纽约州水牛城,现居纽约。他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当代硬汉派侦探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小说不仅在美国备受推崇,还跨越大西洋,完全征服了自诩为侦探小说故乡的欧洲。他的作品是拥有最多崇拜者、精英分子最爱收藏的推理小说。其作品简繁体版分别由新星出版社和城邦脸谱出版社出版。  本期两岸出版专题,将为您讲述两岸出版业者与这位当代著名侦探
期刊
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小学生的阅读更是如此。传统的阅读训练课程是按照年级或年龄来设计,教师在推荐阅读教材时也是面向全班的所有孩子。但实际上,同一年级孩子的阅读水平并不一致,这还取决于各自的学习能力、课外阅读训练和阅读兴趣。如何进行差异化的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是教育者面临的难题。现在这一难题在香港商务印书馆设计的“阶梯阅读”空间里迎刃而解。  阶梯阅读空间利用互聯网,为小学生提供
期刊
被誉为台湾70年代“纸上风云第一人”的高信疆先生,于2009年5月5日病逝于台北,享年65岁。高公的名字与“中国时报”紧密相连,历任《中国时报·人间副刊》主编、《时报周刊》总编辑、时报文化出版公司总编辑、《中时晚报》社长,在这个舞台上开创了一个文化盛世。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新闻媒体以外,高公与夫人柯元馨于70年代初创办了言心出版社,出版有《夏济安日记》、张系国重要代表作《棋王》,朱天心的第一本小说《
期刊
自《八百万种死法》中文版问世,小说家布洛克以马修·斯卡德系列正式地与台湾读者见面。主角斯卡德穿梭于纽约大都会的黑暗角落,和失意警察、酒鬼、妓女、亡者家属在烟雾和酒精的氛围里,就着生命的徒然与寂寥相互取暖,死亡的幽微变得如此鲜艳华丽……尽管斯卡德的故事被人讥为“无理可推”,却在台湾吸引了从不读推理类型的读者,甚至成为知名作家和导演情有独钟的小说。2005年春天,台湾的卜洛克迷盼到了小说家来访,马修·
期刊
编辑平台  如果追溯到1998年上海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图书博览会”,两岸出版交流大门开启,至今已有21年时光。柳斌杰署长在去年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曾说:“20年来,海峡两岸出版交流的路途虽不平坦,却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这20多年里,尽管两岸关系时有波折,但出版交流从来没有中断过,且一直向前推进。两岸出版交流合作,由间接的走向直接的,由单向的迈入双向的,由单元的趋于多元的,呈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