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桂花香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花小学因校园内那片经年的桂花树而得名,后因乡镇多次合并,学校发展缓慢,师生竞相离走。2013年,桂花小学列入湖北省“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郧阳名师、城关镇新区小学副校长单小静和骨干教师徐吉云、胡英、权衡组成启明星团队,赴桂花小学支教。启明星团队的到来,为桂花小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自此,琅琅的书声、欢快的笑声、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
  我的团队一定要起示范引领作用
  2013年9月,单小静带着她的团队来到了桂花小学。一起到来的还有谭家湾镇中心学校派来的支教教师。
  报到第一天,单小静团队中的两名女队员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桂花小学的条件之差远远超出了她们的想象:要吃饭,没有食堂;要洗澡,没有澡堂;宿舍里连独立的卫生间也没有。
  镇内交流过来的教师,走进校园的第一句话也是:“太荒凉了,我要回去,什么优惠政策我也不要了!”
  见此情形,单小静不由得眉头一锁。见面会上,一位在桂花小学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老教师握住单小静的手,说:“单校长,终于把你们盼来了。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一位教师,亲历了桂花小学几十年来的变迁。乡镇没合并那会,偏远地方的教师争相往这里来,桂花小学是香饽饽。合并后,这里成了边缘地带,能力强的教师一茬接一茬地调走。如今你们来了,桂花小学又有希望了。”老教师真诚而热烈的眼神让单小静心里一热。既来之,则安之。启明星团队肩负着那么多人的希望和嘱托,决不可打退堂鼓。
  做好团队成员的思想工作,让大家安下心来,成了单小静烧的“第一把火”。她告诉团队成员,作为郧阳区首批农村学校启明星团队,组织委以重任,师生满怀着期盼,团队必须克服困难,坚定意志,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光荣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作为郧阳区首届名师、启明星校长,单小静率先垂范,以全区推行的“三维互动,五步导学”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带头给教师们上示范课,主动与学生结对子。团队成员也放下包袱,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带头参加各种活动,在教学上,与原校教师结对帮扶,主动到最远、最困难的学生家中走访。
  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单小静坚持“推门听课”制度,由启明星团队及时点评,提出改进意见,跟踪落实,并指导教师定期讲观摩课,为被帮扶教师引路。坚持常规教学月查制度和每周三教研日制度,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和全体教师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并定期检查,组织评比。每一学期,四位启明星教师讲示范课、听评研讨课均达到20次以上。与此同时,镇中心学校也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到各校巡回指导、讲课,手把手地教其他教师备课上课方法,促进全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团队成员的带领下,桂花小学的教学成绩逐渐显现。在镇中心学校公开选拔学科骨干教师的活动中,该校的段太明、徐吉云等四名教师被评为学科骨干教师。在2014年中央电教馆组织的“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应用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桂花小学选送的周德英老师的数学教学案例《认识人民币》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我的孩子一定要健康快乐成长
  对桂花小学的学生,单小静总是习惯性地称他们“我的孩子”。故事要从她刚到学校时讲起。
  由于不放心住宿生的生活起居,单小静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学生寝室去看看。一天早上,她刚走到四年级男生寝室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阵阵啜泣声。推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男生正在哄他的弟弟。男生告诉单小静,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去了,弟弟刚上一年级。昨天夜里,弟弟尿床了,心里十分害怕,哭着吵着要回家,怎么也劝不住,自己只好跟着抹眼泪。
  兄弟俩眼泪汪汪的模样,深深触动了单小静。她蹲下身来,把孩子拉到自己怀里,以她特有的母爱让孩子慢慢平静下来。
  这件事之后,单小静开始重新认识“她的孩子”,也开始深刻反思: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经过全体教职工广泛讨论,单小静明确了桂花小学的办学目标:即“一长一短”,长远目标为“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社会满意”,短期目标为“师生食宿舒心、工作学习安心、社会家长放心”。
  第一步,打造活力大课间,让全体师生跑起来、唱起来、跳起来。团队成员权衡是专职体育教师,他结合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偏好,相继开设了“武术操”、“乒乓球”等多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兴趣小组,并将每周三第七节课开辟为兴趣小组集中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训练和指导。每月一个主题活动,穿插冬季长跑、“庆元旦”、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师生一起共娱共乐。2015年谭家湾镇中心学校组织校园舞比赛,桂花小学名列全镇第一。
  第二步,创建活力课堂,让孩子们爱上读书、爱上学习。单小静以身示范,着力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创设情景,营造学生自主学习、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读书学习,快乐成长。经过两年努力,单小静所带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了。每预习一篇新课文,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写出五六百字甚至上千字的探究报告;课堂上同学们更是交流积极、发言踊跃。一位学生在日记中说:“以前我非常不喜欢上语文课,每次写日记或作文总是无话可说,是单老师让我喜欢上了语文,喜欢上了写作。”另一位学生写到:“以前我一点儿也没觉得蒙娜丽莎好看,可单老师给我们上了《蒙娜丽莎之约》这篇课文后,我才发现蒙娜丽莎那绝世的美,才感悟到她那神秘的微笑动人心魄。”还有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自从单老师教我们后,我才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在单小静的带动下,全体教师都参与到活力课堂创建中来。老教师陈玉邦主动讲公开课,请教师点评;团队成员胡英积极讲示范课,现场为教师作示范……一时间,大家的积极性全都调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教学质量也逐渐提高了。在今年的六年级统考中,桂花小学取得全县第四名的好成绩,其它年级名列全镇第一。
  我的学校一定要建成师生家园
  2013年以前,桂花小学的学生们住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宿舍里,没有洗漱间,也没有厕所,洗脸刷牙洗碗洗脚都在那条穿过校园的小河里完成;夜里上个厕所,要穿过几十米远的操场,冬天寒风刺骨,夏天时常有蛇虫出没。学生害怕,家长担心,陪寝老师更是不得安宁。教师们则住在没有洗簌间没有厕所的单间楼房里,电线老化、房顶漏雨。
  单小静深知,要想让学生们快乐成长,教师们幸福工作,必须给大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家”。
  从担任桂花小学校长开始,单小静就主动向镇中心学校和教育局汇报,争取支持。2013年,桂花小学争取到第一笔50万元的师生宿舍维修改造资金。为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维修改造期间,单小静几乎每天都亲临施工现场,不放过一个细节。施工老板开玩笑地说:“与你这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工程队还赚什么钱呀!”
  学校还维修改造了教师食堂,筹资为学生配齐了不锈钢碗筷,买了消毒柜,添置了空气能热水器,新建了开水房。为了提高饭菜质量,学校还增聘了一位食堂师傅。学生们不无骄傲地说:“现在在学校,每天都能吃上肉,洗上热水澡,每顿饭比在家里吃得还多。学校的生活条件比家里都要好。”
  在桂花小学工作多年的段天祥老师告诉我们:“以前放学后,老师们还要自己做饭,做完饭一个人吃又没胃口,现在大家都在食堂吃,就像一家人,感情更融洽,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今年,我们又争取到了教育局的支持,将学校纳入了国家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桂花小学一定会变得更漂亮!”单小静兴奋地告诉我们。
  在谈到即将结束支教时,单小静脸上流露出不舍的神情:“来了以后就不自觉地爱上这里了。即使明年离开了,我也会时常回来看看。”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阳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 鄢志勇)
其他文献
近日,武穴市大法寺镇李边中心小学“土娃创客工作室”两名学生李家豪、田李俊在湖北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暨NOC省赛中获“FLL工程挑战赛”一等奖、“机器人迷宫越野赛”二等奖。作为一所乡镇小学,李边小学不仅是代表黄冈市参加“创客、机器人”竞赛类的唯一一所学校,也是全省这两项比赛获奖的唯一一所农村学校。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湖北省电化教育馆、湖北省教育基金会主办,分“数字创作评比”“创客
踏进蕲春县青石镇,“国学大师黄侃故里”的大幅指示牌赫然映入眼帘。陈坳小学就座落在青石到桐梓公路旁的山坳里,这里青山环绕,花香四溢。每天清晨,三三两两的学生出现在弯弯山道上,“老师好!”“姐姐好!”孩子们挥动双臂,朝着不远处的女教师大声打招呼。  孩子们口中的“大姐姐”,就是陈坳小学教师宋琳琳。2012年,她作为新机制教师来到青石镇,五年以来,她的爱心与无私感染了无数学生。“小姑娘,大志气!农村教育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自古以来,荆楚大地便有尊贤重才、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走进新时代,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湖北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涌现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名家是教师队伍成长的第一品牌。愈是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愈是迫切呼唤
一次,我在一所小学观摩一项学生活动。学校为活动做了精心的准备,邀请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区内一些单位负责人和家长代表来校观摩。但在活动中,我看到了三个不应该出现的镜头:  第一个镜头:孩子们站在冷风中冻得发抖。虽已到谷雨时节,但北方的天气依然湿冷,上午气温只有10℃,大人们坐在观摩席上穿着厚外套,一群孩子却穿着薄薄的短袖衫,因为要表演节目,站在冷风中等待得瑟瑟发抖。但学校的教师、家长到校长,竟然没
本刊讯(记者 周小益)5月23日,“西陵区教学创新暨教育科研培训会”在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召开,西陵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席群英出席并讲话。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田俊生、各中小学幼儿园主要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近8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西陵区政府正科级督学、区教育局副局长冯发柱主持,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昌斌在会上作了专家点评。  席群英在会上强调:西陵区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把办好人民
近年来,远安职教中心围绕“重实用、多实训、强素质”的目标,积极推进职业中专教育改革,每年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500人次以上,职业高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方向得到进一步凸显。  职教天地  8月22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竹山县庆祝第33个教师节暨教育系统第三届道德講堂总堂活动在茂华中学拉开帷幕,竹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杰、副县长胡黎丽,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董武,以及县教育局在家党
据某媒体报道,过去20年来,跨国教育的发展和国际学生的增长一直备受瞩目,但其所带来的产业商机却常常被一些国家所忽略。  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IIE)发布的“门户开放”月度报告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国际学生数量为88.6万,英国为30余万;在澳大利亚,近几十年来国际学生对教育产业增值贡献巨大,教育已成为继采矿、旅游和农业之后的第四大产业;新西兰的塔斯曼海地区每年约8亿澳元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国际学生;新加
作为荆州市城区主体的沙市区,基础教育发展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区教育局局长代新堂敏锐地捕捉到了该文件所释放出的重要信号,为此,沙市区适时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依托两大路径(《生态体验下的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与研究》课题和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目标直指学生核心
11月15日,“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心”在汉揭牌成立,该中心是由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共同领导,联合全省17个地市州教育科研部门,共同组成的协同创新研究机构。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胜平向大会介绍了研究中心成立的有关情况。他指出,推进学生核心素养贯彻落实,是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历史赋予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中小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中心
夏季来临,学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加强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增强群众安全生产意识,郧阳区教育局提前部署,全力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加强组织领导。召开全区校园安全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各级关于做好防溺水工作的精神要求,扎实细致地部署安排今年防溺水及校园安全工作,夯实各方责任,明确重点任务,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加强宣传引导。全区各中小学校通过组织主题班会、黑板报、防护知识讲座、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