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态势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ilan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2年、2013年、2014—2015年3届全国啦啦操联赛参赛届数、参赛队伍、参赛项目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调查与分析,并探析出全国啦啦操联赛开展现状及近3届全国啦啦操联赛在福建省举办的态势晴况。通过分析指出福建省高校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组织培训,提升教练员、裁判员素质能力水平,2)合理配置资源,增加资金投入,促进啦啦操项目平衡发展,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荣誉机制;4)统筹啦啦操竞赛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合理地评价教练员以及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荣誉;5)加强竞赛组织服务,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促进啦啦操运动竞赛的发展。为全国啦啦操联赛在福建省有序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啦啦操联赛;奖励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5)08—0068—06
  全国啦啦操联賽自2010年推广和普及以来,由6个站点已经逐渐增加至2014—2015年的19个站点的比赛,联赛的赛点遍布了全国大部分省份,成为中国参赛人数多,普及范围广,具有高度影响力的赛事,推动着我国啦啦操事业的发展。本研究从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参赛情况人手,通过对3届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州站开展的调查,分析目前福建省啦啦操运动的开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福建省高校啦啦操发展的态势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啦啦操联赛在福建省高校的开展与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福建省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高校参赛队伍隋况为研究对象,包含参赛次数、参赛队伍分布情况、参赛人数情况、参赛项目情况、参赛组别情况。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料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硕博论文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等途径,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啦啦操方面的科研论文专著并浏览和研究了国内外啦啦操网站,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相关啦啦操硕士论文18篇和啦啦操期刊论文53篇,并对有价值的资料加以归纳和整理,为论文的综述、论证和撰写提供理论参考。
  1.2.2数理统计法 本课题应用统计方法、Spss19.0软件、Excel软件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出不同组别队伍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情况,对参赛届数、参赛组别、参赛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
  2关子我国啦啦操联赛赛事现状的研究
  孙丹在《全国啦啦操联赛现状与对策研究》中,从赛事的概况、影响力、管理组织结构、市场开发、媒体宣传、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全国啦啦操联赛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联赛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赛事的经营模式不成熟,融资渠道单一,赛事竞技水平尚待提高,赛事服务不足,参赛区域不平衡,赛事管理落后、定位混乱,教练员对规则的理解不够,预防风险的理念缺失等几个方面。
  陈轲在《2012年全国啦啦操联赛参赛情况分析以长沙站为例》中,主要对参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参赛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啦啦操联赛(长沙站)的因素,主要有运动员性别、比例的失衡,教练员训练经验不足、专业知识不强,啦啦操的普及程度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关,社会资源获取不足、资金缺乏,宣传力不够、市场化程度较低这几个方面。
  王素娥在《从2届全国啦啦操联赛(广州站)分析广东省啦啦操的发展对策》中,根据两届是从2届全国啦啦操联赛,广州站的参赛情况统计、技术特点、参赛项目统计,探讨广东省啦啦操的开展情况和项目推广效果,提出相应的对策。
  王辉在《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昆仑神韵杯”新疆分站赛赛事现状分析》中,以2013年新疆分站赛的竞赛现状为研究对象,从参与人数、参赛队伍以及比赛项目和地区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对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现状进行阐述,指出了新疆地区的啦啦操运动发展处在初步的阶段,普及的范围较小,专业的教练员资源匮乏是制约其常态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郝仕芳在《中美啦啦操赛事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中指出啦啦操运动潜在着很大的商机,我国啦啦操的运动产业拓展尚且不完善,对中国与美国的啦啦操赛事,从运行机制为切入点,找出双方赛事运作的不同,从啦啦操竞赛市场运行机制分析,美国优于中国。可以借鉴其在组织管理、市场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经验。
  邱建刚在《我国啦啦操五级赛事体系构建的思考》中,以我国啦啦操赛事体系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啦啦操赛事发展现状,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啦啦操赛事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啦啦操“五级”赛事体系的设想,为我国啦啦操普及与提高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孙丹在《关于我国啦啦操“5级”赛事体系构建的思考》中,对我国啦啦操运动赛事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然后简述了影响我国啦啦操赛事体系构建的因素,最后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啦啦操“5级”赛事体系的构建。
  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快速发展,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已经呈现出日新月异的面貌。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国际新规则的首次使用,使原有的竞赛方式、参赛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教练员、运动员带来了新的挑战,2014年的竞赛方式以及内容,做了更完善的调整,为全国啦啦操联赛的推广做出了更加细致化的要求。
  3福建省高校参与全国啦啦操联赛的态势情况
  3.1参赛届数情况
  在图1中调查显示,全国啦啦操联赛自2010年开始举办以来,至今已经举行了5届,福建省自2012年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3届全国啦啦操联赛,在被调查的队伍中,有40%的队伍参加过1届全国啦啦操联赛,26%的队伍参加过2届,23%的队伍参加过3届,11%的队伍参加过4届,尚没有队伍参加过5届全国啦啦操联赛,可以看出,福建省的高校有89%参赛队伍是在全国啦啦操联赛在福建设立站点后,才开始介入参加联赛,相对来说,比赛地点的选定决定着比赛参加队伍的情况,较近的比赛地点为参加比赛的队伍在行程上提供了便利,能够节约比赛的经费,有利于啦啦操联赛的发展。   3.2参赛队伍分布情况 表1反映了参与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州站的队伍分布情况,连续3年的参赛队伍主要以高校运动队为主,福州市有高校29所,占总比例的36.7%,厦门市有高校14所,占总比例的17.7%,泉州市有高校18所,占总比例的22.8%,福州、厦门、泉州3个城市的高校占福建省高校总数的77.2%,莆田、漳州、南平、三明、龙岩、宁德市均有1所普通院校,并开设有体育院系。受地理位置因素影响,福建省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参赛高校队伍主要集中在福州市,并分散在各个地市,这说明福州市各高校啦啦操运动项目开展较为广泛,福建省参与啦啦操联赛的区域分布不平衡,福州、厦门开展较好,而其他地区尚未普遍开展。
  3.3参赛人数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2012年有23支队伍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这其中有来自14所高校的20支啦啦操运动队,高校队伍所占的比例为87%,总共参与人数619人,高校参与人数545人,高校人数所占得比例为88%。2013年(福州站)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参赛队伍有43支,这其中包含了来自26所高校的36支啦啦操运动队,高校队伍数所占的比例为83.7%,总参赛人数有952人,高校参赛人数为755人,占总人数比例的79.3%。2014—2015年(福州站)全国啦啦操联赛参赛队伍达到48支啦啦操运动队,有3l所高校参与,其中包含了36支高校啦啦操运动队,高校队伍所占的比例为乃%,共有1623人参与了比赛,高校参与人数为1210人,所占总人数的74.5%。
  近3年来,福建省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賽的队伍不断增加,参与啦啦操联赛的高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对来说,高校参加的队伍人数比例在不断减少,说明全国啦啦操联赛的规模不断地在壮大,除高校参赛队伍之外的其他参赛队,中学组、小学组、俱乐部组、以及幼儿组的参赛队伍不断地在增加,但全国啦啦操联赛(福州站)的比赛参赛队伍以高校为主要参赛对象。
  3.4参赛项目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2012年福建省高校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参赛项目的状况,舞蹈啦啦操的参赛项目以花球舞蹈啦啦操居多,这其中包括了规定动作、集体自选的(1~4级),街舞啦啦操只有规定项目的参与,无自选项目的参与,爵士舞蹈啦啦操有集体自选3级和6级项目的参与,可见,花球舞蹈啦啦操受大多数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欢迎,街舞、爵士舞蹈啦啦操参赛的队伍和人数较少,尚未得到推广。技巧啦啦操参赛的规定动作以2级为主,集体自选技巧啦啦操有5级和精英级2只队伍参赛,小团体(4~5人)和混双的参赛队伍较多。
  表4的调查显示,2013年以2012年的比赛,在参赛项目上的差别上不是很大,集体花球自选啦啦操在参赛的级别上有所增加,这是经过了1年的训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能完成的竞技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技巧啦啦操增加了技巧啦啦操规定动作3级的比赛。2012年与2013年组别的划分不是很明确,各组之间无法进行对比分析。但可以了解2012年与2013年福建省啦啦操项目的参赛情况。
  表5和表6分别从2014年—2015年的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参赛组别和项目上进行分析,甲组(高职高专组)的参赛项目有集体花球规定13支队伍参赛、花球自选有12支队伍参赛,集体技巧啦啦操规定1级动作有1支队伍参赛,技巧2级规定动作有11支队伍参赛,甲组队伍尚无街舞、爵士项目的参与。这是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啦啦操运动项目开展较晚,普及的规模较小,教练员也缺乏带队和比赛的经验,在15届省运会大学组啦啦操运动项目参赛的影响下,教练员多参选较为简单的花球和技巧的规定动作。
  乙组(普通院校组)集体花球自选有6支运动队参赛,街舞规定3支运动队参赛,街舞自选1支运动队参赛,双人花球、双人爵士各6支运动队参赛,技巧3级规定动作4支队伍参赛,技巧1级、2级规定动作、双人街舞、集体技巧自选5级各有1支运动队参赛。总体上看,乙组的参赛项目较为丰富,分布较为广泛,但是集体爵士啦啦操项目无人参与,乙组有13支队伍参与双人舞蹈啦啦操项目的比賽,双人项目在设定后,渐渐地受到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关注,这是由于双人项目参与人数较少,在训练和编排上较为简单,但是更加注重运动员自身运动技能的展示和双人配合的协调默契,国际新规则更加注重团队协作、一致性地体现,双人项目在团体一致性的体现上要较大集体项目简单,人数越多,团队一致[生的体现就难度越大。
  丙组参加舞蹈啦啦操项目的队伍有6支,参加技巧啦啦操项目的队伍有11支,其中舞蹈啦啦操集体自选花球2支队伍,爵士规定动作2支,双人花球和双人街舞各1支队伍。在技巧啦啦操啦啦操的参赛项目中,有3支队伍参加小团体技巧,丁组(高水平)运动队只有1支队伍参赛,参加爵士自选项目的比赛。
  从总的参赛项目的类别上进行分析,参加集体花球啦啦操自选项目的队伍有20支,集体花球规定动作的队伍有13支,集体技巧规定动作2级的队伍有13支,小团体技巧啦啦操的参赛队伍有8支,双人花球参赛队伍有7支。甲、乙、丙、丁4组均无自由舞蹈啦啦操队伍参赛。可以看出,福建省啦啦操参赛项目主要以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花球规定动作、技巧2级规定动作为主。花球舞蹈啦啦操的开展较为普遍,街舞舞蹈啦啦操和爵士舞蹈啦啦操开展尚不普遍。
  3.5参赛组别情况 从表7中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参赛队伍分析,2012年大学组的参赛队伍有20支,这其中包括普通院校12支运动队参赛,体育院系8支参赛队伍;2013年大学组参赛队伍有36支,高职专3支队伍,普通院校24队,体育院系8队,高水平队伍1支,2014~2015年大学组参赛队伍36支,高职专队伍16支,普通院校9支,体育院系10支,高水平队伍1支。可见,福州站参赛队伍主要以高校参赛队伍为主,中小学参赛队伍较少,尚无幼儿组队伍参赛。
  3.5.1高职高专院校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状况分析
  图2显示,2012年福建省尚未有高职高专院校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賽的比赛,至2013年开始有3所高职高专投入到全国啦啦操联赛的比赛中,在2014—2015年的跨年赛季中,福州站有16支啦啦操运动队参赛,高职高专院校的参与,使福建省高校啦啦操运动项目的队伍不断变得壮大。2014年全国啦啦操联赛的竞赛规程中,将大学组细致划分为甲组(高职高专)、乙组(普通院校)、丙组(体育院校)、丁组(高水平运动队)。再加之福建省第15届省运会将啦啦操运动项目列大学组的比赛中,也同样促进了啦啦操运动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普及与发展。   3.5.2普通院校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状况分析 图3显示,2012年福建省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普通院校队伍有12支,2013年的参赛队伍实现了翻倍增至24支参赛队,2014—2015年参赛队伍减少至9支,普通院校参赛队伍的数量有着较大的波动性。2014年国际新规则的使用,在啦啦操的编排以及评分标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教练员也有了更新的挑战,对教练员的快速适应新规则也有一个过程,教练员对新规则的学习理解不够,不能跟上新规则变化的步伐,也是影响运动队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一个重要因素。
  3.5.3 体育院系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状况分析 由图4可以看出,福建省体育院系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队伍数量相对稳定,2012年与2013年均有8支队伍参赛,2014—2015年参赛队伍有所增长。福州站啦啦操联赛有着较为稳定的几只参赛队伍,续参加3届福建省全国啦啦操联赛的队伍有福建师范大学SUN技巧啦啦队、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啦啦队、福建师范大学热点啦啦队、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啦啦队、莆院啦啦队、集美大学啦啦队这6支队伍,参加两届啦啦操联赛的队伍有三明学院啦啦队、华侨大学白鹭队、龙岩学院啦啦队、参加过l届的与泉州师范学院啦啦队。
  自2011年福建省第14届大学生运动会,首次将啦啦操项目列入省级运动会健美操项目比赛中,福建省啦啦操运动项目开始在高校广泛开展,此后举办的福建省大学生啦啦操联赛、以及15届省运会啦啦操项目的列入,也为全国啦啦操联赛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以赛事带动啦啦操项目的开展,更能够激励教练员以及运动员的积极性。
  3.5.4高水平运动队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状况分析 目前福建省报名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的高水平啦啦操运动队的队伍数量较少,只有厦门理工学院1支水平啦啦操运动队,自2013年起开始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以及全国啦啦操联赛总决赛,高水平竞技运动队反映了福建省的最高竞技水平,因此,要多组建训练高水平运动队的队伍,使福建省的啦啦操运动队竞技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组织高水平运动队参加全国乃至世界级的比赛。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全国啦啦操联赛在福建省的开展已有3年,参赛的规模逐年增大,各高校啦啦操运动水平明显提高,福建省高校啦啦操竞赛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在参赛项目、参赛组别、参赛级别、参赛人数等方面上,存在各高校参赛队伍的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2)参赛队伍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福州、厦门。
  3)参赛项目的选择不均衡,主要以花球舞蹈啦啦操自选动作、花球规定动作、技巧2级规定动作为主。
  4)不同参赛组别的队伍发展不平衡,甲组高职高专院校参赛队伍起步较晚,但参赛队伍数量提升较多,乙组本科院校组参赛队伍数量不稳定,有下降的趋势,丙组体育院校组参赛队伍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无较大的波动,丁组参赛队伍较少,缺乏高水平运动队。
  4.2建议
  1)应加强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完善培训体系,推广校园啦啦操、普及运动员等级达标,使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能够了解最新的啦啦操动态,增加教练员、裁判员的参与人数,提升素质能力水平,增加啦啦操人口基数。
  2)合理配置资源,增加资金投入,使啦啦操项目平衡发展,开展举办基层啦啦操赛事,推广校园啦啦操,普及运动员等级达标,增加啦啦操竞赛参与人数,提升运动技能水平。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建立荣誉机制和完善的奖励机制,合理的评价教练员以及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荣誉,利用各种媒介对啦啦操运动项目以及比赛进行宣传,普及啦啦操运动,使啦啦操进行产业化的发展。
  4)统筹啦啦操竞赛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共同举办啦啦操赛事,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广,使啦啦操在校园的发展更具有执行力。教育部门的参与,会使参赛学校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获得的成绩给予更加的肯定,激励运动员与教练员的积极陸。
  5)不断地完善竞赛规程,加强竞赛组织服务,要合理的安排参赛时间、参赛地点、参赛人员住宿出行、竞赛日程、竞赛场地等方面的要求,使比赛合理有效地进行。
其他文献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当今社会人们对“食”的要求越来越高。食的内容,有了搭配合理、健康美味的需求;食的形式,有了餐桌文明礼仪的要求;食的内涵,有了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对于幼儿的“食”,除了吃饱,还要吃出愉悦、健康、美感和文化。本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从幼儿内心的愿望和兴趣出发,巧妙地将食育融入美育中,形成玩美食育课程,让幼儿在游戏中欣赏美、感受美、玩乐美。  赏美食——琳琅满目  法国著名雕
摘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协调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对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研究,不仅对于政府充分利用公共体育设施和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体育公共服务水平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安徽省内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各项体育工作在地区间、城乡间差距仍
牛仔布贴画,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有趣的。在幼儿园大班的教育中,教师灵活地运用牛仔布贴画,以此来创新美工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并且,牛仔布贴画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从而构建良好的活动氛围,促使幼儿积极参与。牛仔布贴画的应用价值  (一)能够培养孩子们节俭的习惯  在现代社会中,幼儿是在家长的宠爱下长大的,不愁吃也不愁穿。因此,他们就无法理解节俭的
信息時代,多媒体的运用给幼儿园美术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给教师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教学思路。将多媒体和美术教育相融合,能创新教学方式,实现美术教育游戏化,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发散思维,并理解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一、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阻力  美术教育不仅要让幼儿学会画画,还要让幼儿学会鉴赏作品。要使美术教育游戏化,教师要准备更多的教学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大量
本文从教师的职业生涯入手,根据教师不同成长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将教师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探索期、适应期、创造期和维持期。教师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对于教师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特点,幼儿园要采取有层次、个性化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不同成长阶段教师对于培训的需求,藉此提出了帮助教师快速成长的相关建议。  教师队伍的专业程度直接影响
十二指肠溃疡是指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黏膜局部溃疡或缺损,是消化科临床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常见原因有胃酸对十二指肠的侵蚀能力增强或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抵抗力降低、服用某些药物引起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遗传因素。溃疡症状、病情程度和愈合程度都与患者的日常饮食有关,因此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症状及特点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不适等。多数患者表现为消化不良,
女性朋友常常会受到各种妇科疾病的困扰,特别是白带异常,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有时候,白带只是发黄,却没有出现血迹,也没有表现出褐色症状。这时候就有许多人要问,白带发黄症状究竟严不严重,能不能自愈?对此,本文简单介绍解答。白带发黄能自愈吗  白带发黄一般都是阴道炎感染症状。如果不治疗,病情会不断加重,肯定是不能自愈的。所以,还是要到医院去检查,查明病因之后及时接受治疗。白带发黄属于白带异常的一种现
幼儿园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介质和桥梁,是幼儿教育的关键要素之一。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耕植本土、研读幼儿,面向幼儿的自主发展、多元发展才能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助力。“自主”为旨,探寻小主人课程“真”教育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应回到儿童,回到经验,回到生活,回到建构,回到创造。课程是一个行动路线图,需不断调整修正和改造,才能适应幼儿的学习需要。因此,
自课题中期评估以来,课题组围绕课题目标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并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理念和STEM项目学习方式紧密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仅加快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丰富了幼儿园科技特色的内涵,同时也加快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速度,逐步塑造了研究型、学习型的教师团队。课题组从文献学习、现状分析、设计策略、指导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一、文献学习,理念内省  幼儿园要求教师在每学年都必须要开展与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活动是幼儿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江苏省从全面提升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