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知识、信息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者强,学习者胜。”企业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越来越表现为是知识、文化的竞争。每一位企业家都知道,企业文化于核心竞争力对自己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精心打造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运用于实践,就显得非常关键。文章以合资公司格盟国际为例,对其将中外文化高效融合、传承创新的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好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强化、深入推进、永恒坚持,才能真正成为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只有通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才能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勇立鳌头。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格盟国际 中外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220-02
一、何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每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是集中这家企业的经营理念、目的、方针,社会价值观、社会责任以及经营形象、行为的总和,是每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使企业生存、竞争、发展、壮大的法宝,是企业个性化的基本特点的体现。自组建山西最大的引资企业项目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以来,中外文化碰撞,思想观念差异,工作千头万绪,党建工作受阻,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合资公司秉承传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合资企业建设和企业文化工作的新机制、新思路,逐步形成了“坚持一种精神、掌握两种方法、熟悉三种模式、处理四种关系、把握十大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理念体系,充分体现了特大型能源类合资企业的特点和独特文化。
二、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目标、形象、制度以及团队意识、文化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内容。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决定着企业其他文化要素能否将自己企业的全部正能量发挥到最大的决定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进取,富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精神。格盟国际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在精心培育、建设和打造自己企业所具有的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他们引进并吸收国际知名企业先进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文化优势,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深化提升企业文化的新目标、新追求、新途径,在继承原有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出了“实施七大板块战略,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围绕集团这个目标和大局,对企业文化重新进行了提炼、整合,提出了“一种精神”:“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的公司精神。这是我们企業文化的灵魂,也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源泉。“两种方法”:做人要坚持诚实守信,仁爱孝敬,勇敢智慧,公平正义;做事要坚持认真勤奋,敬业完美。“三种模式”:坚持“三个一”的管理模式;坚持EPC总承包的建设管理模式;坚持契约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四种关系”:人与人之间要爱心、坦诚、平等、尊重;上级对下级要关心信任、帮助指导;下级对上级要尊重理解、支持服从;对下属企业要商定指标、建议督导、协调服务;对外面协作单位要坚持礼貌协商、求同共赢。“十大原则”:坚持直接对话的原则;科学迅速决策的原则;复杂事情简单化的原则;先做强再做大的原则;资产、资本共同流动的原则;专门人做专门事的原则;节能环保优先的原则;为基层企业服务的原则;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原则;扶危济困多做善事的原则。这些理念、模式、工作方法和办事原则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成功经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是继承和创新的产物,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
2.企业价值观。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企业与员工的工作理念、行为取向,以及企业的健康成长、兴旺发达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格盟国际能源成立初期,由于中外股东存在历史、文化、观念和习俗上的差异,中外员工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发展氛围等方面出现很大的变化。就公司内部而言,如何凝聚众智、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是集团党政班子面临着的首要问题。从众行业领域和地域分布上看,七大板块分属不同产业,分布在省内不同地区;从所属企业历史上看,老企业长的已有十多年,新企业才成立几年;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一些企业早已具有了“人无我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另外一些企业却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情况,公司文化建塑过程中,提出并实施“三个一”用人管理模式、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契约式运营管理模式,集团本部采取扁平化管理,决策迅速、高效执行,从而实现高管和员工的资源共享。
注重用新的发展战略、企业精神凝聚广大员工,更加注重对员工学习力的培养、心灵的塑造、精神的训练,通过企业文化建立员工对企业整体的认同感;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战略,营造重知识、重人才、重业绩的用人环境,为广大的员工精心搭建适合自己发展的有力平台,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与集体主义精神,帮助每一位员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将自身的价值与格盟公司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思想和措施,整合形成了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文化体系,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3.企业目标。企业目标就是照亮企业航向的灯塔,没有目标的企业是没有动力、失去希望的企业。每一家企业必须确立了发展方向,将目标作为一种精神理念、一种前进的号角、一种体现正能量的符号传达给每一位员工,使他们为实现自己企业的宗旨全力以赴,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因此说,企业目标是激励企业员工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品牌是企业拥有的最大无形资产,是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为此,格盟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开展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专业文化建设,引导所属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培育关爱文化,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与创新企业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为开辟更为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严重之时,日本电源开发株式会社、日本中国电力株式会社毅然购买了德意志银行受让的10%的股份,成为格盟国际的股东方一员,彰显了格盟的价值和品牌。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与山西省朔州市、阳泉市、武乡县、娄烦县、盂县等地市、县区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中石化、中石油、中联集团、晋煤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公司得到中外合作方的充分认可,被认为是诚实守信的优秀企业,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每一家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单位、公众与企业开展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只有与社会活动联系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格盟集团公司在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坚持以发展绿色电力、奉献清洁能源为己任,长期致力于山西地方电力发展事业,大力发展低碳绿色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省外大型输电项目、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东山热电项目吸收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富氧燃烧、二氧化碳捕捉的新技术,项目投产后,将为太原市中部提供1300万平米的集中供热面积,成为世界上最环保、最节能的热源点。昱光两台3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应用两机一塔、烟塔合一新技术,在全国尚属首次采用,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在全面节能减排,发展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坚持每年向太原市盲人学校和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赠百万元支持灾后重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帮扶活动,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捐资捐物上千万元。点点滴滴的社会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了厚厚的底蕴。
企业形象表现为深层形象与表层形象两种。前者是企业内部要素的体现,比如,管理水平、经营能力、资本实力、人员素质、产品质量以及资金运营等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要素;后者则是以商标、广告、经营环境等外部特征为表现的直观要素。二者互生互进,缺一不可,尤其是以企业的深层形象为首要条件,没有深层形象,表层形象就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笔者认为,每一家企业都要把精心打造自己企业的深层形象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在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要求每一位员工共同为之努力,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对企业能否拥有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企业文化的具体作用
作用之一:强大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是一盘散沙。只有拥有自己独特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够将全体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无私奉献,以常人不能想象的工作热情与十足的干劲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只有建立起既符合企业利益又符合广大员工利益的正确的企业发展目标,让每一位员工都知道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自己的美好生活,才能有自己前进的方向,从而才能形成企业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作用之二:无法拒绝的吸引力。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拥有能够胜任各项工作、解决各项科技难题的人才。这是每一位企业家所深知的一点,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些人才吸引到自己的企业中,光靠优厚的薪金、待遇是不行的,没有企业文化做支撑,难以长久。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一个具有强大魅力的独特的法宝,能够以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将人才统统吸引到自己的企业中。这正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引力作用。
作用之三:正确的导向作用。当今时代,信息万变,各种思潮涌动,对企业员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很大的混乱。企业文化能够使广大员工自觉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去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处理相关事宜。这正是企业文化可以将员工需求与企业的发展愿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导向作用。
作用之四:激励和约束员工的功能。每一位员工只有真正懂得自己在企业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维护什么?应该反对什么?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正能量,使自己的行为与企业要求达到高度的协调和一致。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减少矛盾,增加协调,统一企业内部基本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正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激励与约束功能。
作用之五:巨大的竞争力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力与企业效益,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从而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独特的风格和实力立于不败之地。这正是由于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由于格盟公司长期坚持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格盟公司员工工作热情明显高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有序,企业奋斗方向与发展目标一致,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比以前明显增强。七大板块定位更加清晰准确,发电主业实现了安全、稳定、精细化管理,投产在建的控股发电装机达到713万千瓦,是目前全国装机容量和单机容量最大的煤矸石发电集团。
煤炭、气化、新能源、水务、房地产、旅游等其他产业板块发展势头强劲。公司把握煤炭资源整合机遇,拥有6座煤矿;把握“气化山西”机遇,成为山西省政府授权与中石化对接的唯一主体,建设省网东部输气主干线“太原—长治输气管线”,从北到南500多公里途经14个县区,建设长约300公里的8条输气支线;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已投运15万千瓦;成功运营我省第一座垃圾焚烧电站太原东山垃圾发电,年焚烧垃圾45万吨,占太原垃圾处理的一半以上;拥有9个运营和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正在开发拥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碳化技术,投产后将填补国内空白。此外光伏电站、IGCC、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都将启动。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述,笔者认为,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不懈地强化、推进和坚持,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才能成为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的不竭动力。格盟国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开发和培育更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实力和竞争力,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壯大,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欧阳新年.企业文化认知与塑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2003(4)
[2] 魏中龙,,张慧.企业文化建设、教化与功能实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 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3)
[4] 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5] 张敬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探讨[D].暨南大学,2003
[6] 孙羽坤(导师:张伟).企业展览中文化内涵表现的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2012.6
(作者简介:刘志勇,高级经济师,工作单位:山西国际能源裕光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责编:若佳)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格盟国际 中外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4-220-02
一、何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每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是集中这家企业的经营理念、目的、方针,社会价值观、社会责任以及经营形象、行为的总和,是每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使企业生存、竞争、发展、壮大的法宝,是企业个性化的基本特点的体现。自组建山西最大的引资企业项目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以来,中外文化碰撞,思想观念差异,工作千头万绪,党建工作受阻,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合资公司秉承传统,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合资企业建设和企业文化工作的新机制、新思路,逐步形成了“坚持一种精神、掌握两种方法、熟悉三种模式、处理四种关系、把握十大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理念体系,充分体现了特大型能源类合资企业的特点和独特文化。
二、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精神。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包括企业精神、价值观、目标、形象、制度以及团队意识、文化活动等多个层面的内容。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决定着企业其他文化要素能否将自己企业的全部正能量发挥到最大的决定因素。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曾说:“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对组织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
每一家成功的企业都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进取,富有鲜明特色的企业精神。格盟国际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在精心培育、建设和打造自己企业所具有的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他们引进并吸收国际知名企业先进的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文化优势,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深化提升企业文化的新目标、新追求、新途径,在继承原有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战略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出了“实施七大板块战略,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围绕集团这个目标和大局,对企业文化重新进行了提炼、整合,提出了“一种精神”:“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人人为企业、企业为人人”的公司精神。这是我们企業文化的灵魂,也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源泉。“两种方法”:做人要坚持诚实守信,仁爱孝敬,勇敢智慧,公平正义;做事要坚持认真勤奋,敬业完美。“三种模式”:坚持“三个一”的管理模式;坚持EPC总承包的建设管理模式;坚持契约式的运营管理模式。“四种关系”:人与人之间要爱心、坦诚、平等、尊重;上级对下级要关心信任、帮助指导;下级对上级要尊重理解、支持服从;对下属企业要商定指标、建议督导、协调服务;对外面协作单位要坚持礼貌协商、求同共赢。“十大原则”:坚持直接对话的原则;科学迅速决策的原则;复杂事情简单化的原则;先做强再做大的原则;资产、资本共同流动的原则;专门人做专门事的原则;节能环保优先的原则;为基层企业服务的原则;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原则;扶危济困多做善事的原则。这些理念、模式、工作方法和办事原则是长期的文化积淀和成功经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华,是继承和创新的产物,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
2.企业价值观。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企业与员工的工作理念、行为取向,以及企业的健康成长、兴旺发达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格盟国际能源成立初期,由于中外股东存在历史、文化、观念和习俗上的差异,中外员工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发展氛围等方面出现很大的变化。就公司内部而言,如何凝聚众智、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是集团党政班子面临着的首要问题。从众行业领域和地域分布上看,七大板块分属不同产业,分布在省内不同地区;从所属企业历史上看,老企业长的已有十多年,新企业才成立几年;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一些企业早已具有了“人无我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另外一些企业却还处于起步阶段。针对这些情况,公司文化建塑过程中,提出并实施“三个一”用人管理模式、EPC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契约式运营管理模式,集团本部采取扁平化管理,决策迅速、高效执行,从而实现高管和员工的资源共享。
注重用新的发展战略、企业精神凝聚广大员工,更加注重对员工学习力的培养、心灵的塑造、精神的训练,通过企业文化建立员工对企业整体的认同感;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战略,营造重知识、重人才、重业绩的用人环境,为广大的员工精心搭建适合自己发展的有力平台,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积极性与集体主义精神,帮助每一位员工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将自身的价值与格盟公司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不断探索和实践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思想和措施,整合形成了与公司战略相匹配的文化体系,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3.企业目标。企业目标就是照亮企业航向的灯塔,没有目标的企业是没有动力、失去希望的企业。每一家企业必须确立了发展方向,将目标作为一种精神理念、一种前进的号角、一种体现正能量的符号传达给每一位员工,使他们为实现自己企业的宗旨全力以赴,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因此说,企业目标是激励企业员工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品牌是企业拥有的最大无形资产,是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为此,格盟集团公司积极探索开展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专业文化建设,引导所属企业树立诚信意识,培育关爱文化,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与创新企业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从而有力地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为开辟更为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严重之时,日本电源开发株式会社、日本中国电力株式会社毅然购买了德意志银行受让的10%的股份,成为格盟国际的股东方一员,彰显了格盟的价值和品牌。近年来,集团公司先后与山西省朔州市、阳泉市、武乡县、娄烦县、盂县等地市、县区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中石化、中石油、中联集团、晋煤集团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团公司得到中外合作方的充分认可,被认为是诚实守信的优秀企业,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每一家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单位、公众与企业开展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只有与社会活动联系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格盟集团公司在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没有忘记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坚持以发展绿色电力、奉献清洁能源为己任,长期致力于山西地方电力发展事业,大力发展低碳绿色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省外大型输电项目、风力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东山热电项目吸收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富氧燃烧、二氧化碳捕捉的新技术,项目投产后,将为太原市中部提供1300万平米的集中供热面积,成为世界上最环保、最节能的热源点。昱光两台3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工程应用两机一塔、烟塔合一新技术,在全国尚属首次采用,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在全面节能减排,发展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坚持每年向太原市盲人学校和困难群众捐款捐物,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向汶川、玉树地震灾区捐赠百万元支持灾后重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帮扶活动,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累计捐资捐物上千万元。点点滴滴的社会活动,为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了厚厚的底蕴。
企业形象表现为深层形象与表层形象两种。前者是企业内部要素的体现,比如,管理水平、经营能力、资本实力、人员素质、产品质量以及资金运营等反映企业经营实力的要素;后者则是以商标、广告、经营环境等外部特征为表现的直观要素。二者互生互进,缺一不可,尤其是以企业的深层形象为首要条件,没有深层形象,表层形象就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笔者认为,每一家企业都要把精心打造自己企业的深层形象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在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要求每一位员工共同为之努力,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对企业能否拥有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企业文化的具体作用
作用之一:强大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是一盘散沙。只有拥有自己独特企业文化的企业,才能够将全体员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企业目标无私奉献,以常人不能想象的工作热情与十足的干劲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只有建立起既符合企业利益又符合广大员工利益的正确的企业发展目标,让每一位员工都知道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有自己的美好生活,才能有自己前进的方向,从而才能形成企业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作用之二:无法拒绝的吸引力。要想使自己的企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拥有能够胜任各项工作、解决各项科技难题的人才。这是每一位企业家所深知的一点,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些人才吸引到自己的企业中,光靠优厚的薪金、待遇是不行的,没有企业文化做支撑,难以长久。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一个具有强大魅力的独特的法宝,能够以无法拒绝的吸引力将人才统统吸引到自己的企业中。这正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引力作用。
作用之三:正确的导向作用。当今时代,信息万变,各种思潮涌动,对企业员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很大的混乱。企业文化能够使广大员工自觉地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去正确地做事,正确地处理相关事宜。这正是企业文化可以将员工需求与企业的发展愿景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导向作用。
作用之四:激励和约束员工的功能。每一位员工只有真正懂得自己在企业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维护什么?应该反对什么?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正能量,使自己的行为与企业要求达到高度的协调和一致。尽可能地减少冲突,减少矛盾,增加协调,统一企业内部基本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这正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激励与约束功能。
作用之五:巨大的竞争力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生产力与企业效益,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从而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独特的风格和实力立于不败之地。这正是由于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由于格盟公司长期坚持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格盟公司员工工作热情明显高涨,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有序,企业奋斗方向与发展目标一致,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比以前明显增强。七大板块定位更加清晰准确,发电主业实现了安全、稳定、精细化管理,投产在建的控股发电装机达到713万千瓦,是目前全国装机容量和单机容量最大的煤矸石发电集团。
煤炭、气化、新能源、水务、房地产、旅游等其他产业板块发展势头强劲。公司把握煤炭资源整合机遇,拥有6座煤矿;把握“气化山西”机遇,成为山西省政府授权与中石化对接的唯一主体,建设省网东部输气主干线“太原—长治输气管线”,从北到南500多公里途经14个县区,建设长约300公里的8条输气支线;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已投运15万千瓦;成功运营我省第一座垃圾焚烧电站太原东山垃圾发电,年焚烧垃圾45万吨,占太原垃圾处理的一半以上;拥有9个运营和在建的城市污水处理项目,正在开发拥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碳化技术,投产后将填补国内空白。此外光伏电站、IGCC、水电等清洁能源项目都将启动。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述,笔者认为,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不懈地强化、推进和坚持,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才能成为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文化的不竭动力。格盟国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开发和培育更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实力和竞争力,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壯大,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 欧阳新年.企业文化认知与塑造[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2003(4)
[2] 魏中龙,,张慧.企业文化建设、教化与功能实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3] 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2004(3)
[4] 何载福.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5] 张敬文.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探讨[D].暨南大学,2003
[6] 孙羽坤(导师:张伟).企业展览中文化内涵表现的研究.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2012.6
(作者简介:刘志勇,高级经济师,工作单位:山西国际能源裕光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