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hen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个体潜在的动力,它的价值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从中得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激起并长时间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问题。从长远的教育规划来看,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孩子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的兴趣,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一、 激发兴趣,体验成功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白学生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也大不一样。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有差异的,有的人思维敏捷、理解快,能跟得上英语教师讲课的速度,故而参与的课堂活动就比较深入,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也更多;而有的人则胆量不够大,基础知识薄弱,往往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所以参与活动就比较慢且浅显。
  教师在讲课中要对以上出现的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措施,否则就会捡芝麻丢了瓜,顾此失彼,不仅教学质量和效率低,还会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云里雾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得不到满足。所以对学习成绩好、反应迅速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即兴发挥的机会,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期望值。另外,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学生为主,正确认识学生的年龄及个性特点,多引导、多激励、少责怪批评、更应该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问题,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引导启发学生要建立在教师尊重、关心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同时不忘对学困生敦敦诱导,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提问问题。当学习困难的学生回答尚未或已经开始接近正确答案时, 应给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并加以引导,使他们回答得流畅、准确,这样就避免了冷落学困生的现象。此外,教师要及时对学困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困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和乐趣。
  二、创设情景,灵活教学
  情景创设即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这广为教师所运用。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教师所创设情景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课堂气氛和环境的营造。而课堂气氛和环境如何, 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因此教师要精心构建教学情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学生方面来看,良好的情景能够使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同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与教师讲课思维同步甚至超前。无疑,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昂的。
  要想创设良好的情景,需要教师以满腔的热情,适当地采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如在教授新课文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多问学生“Why?”“What?”“How?”“Who?”等,将学生带入插图中,让学生用英语复述插图中的情景。这样,学生既感觉新鲜,学习欲望旺盛,又不知不觉间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组织能力。另外,教师在讲课中,应该将多种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注意教学环节中各种课文背景的穿插,灵活运用比较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横纵向比较,教师画龙点睛般的引导,让学生处于精彩互动的课堂中。由此,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学习兴趣自然也就能长久保持下去。
  三、开展课外活动,内外结合
  课外活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之一。开展各种适合学生学习水平和身心特点的课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达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目的,还能促使学生主动、健康、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因此,若想贯彻落实英语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开展有益的英语课外活动。
  英语课归根到底是一门学习语言、锻炼思维的学科,因此,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当结合这一特点开展, 如朗诵诗歌、散文,让学生自己当评委,自己朗诵,然后由评委给出成绩和建议。这样,一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又或者举行英文歌曲演唱会,让学生在歌声中获得情感的熏陶,同时加强他们对英语的喜爱程度。除了这些活动,教师还可以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开展、开辟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
  然而近年来,有些教师为了草草完成任务,以观看一些英语娱乐电影或自由活动等作为课外活动敷衍了事,学生参加完这些活动后得到的仅是娱乐,所获知识甚少,这显然得不偿失。因而,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该明确课外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来实施,活动中坚持科学、有效、适用、主题明确、有组织有纪律等原则,切实将课外活动办好,办出效果。
  总而言之,学生兴趣的激发和保持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坚持不懈地开拓新教法,在实践中检验效果,在教育中相互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责任编辑黄晓)
其他文献
从古至今数学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几乎在所有的义务教育行列都会涵盖对它的教学,它是人类思想的巨大结晶,它不仅能突出数字的真正意义,而且还能向人们彰显出许多人生的哲理,因此对它的教学研究也就成了当代教育发展的焦点。初中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黄金时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同时也要对其进行长期的研究和探
[摘要]新课标对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任务进行了新的部署,要求初中英语课堂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是,受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影响,现阶段的课堂教学效率偏低,学生的各项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因此,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础,阐释任务型教学的含义和意义,并根据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对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教学实践探究
[摘 要]高效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追求。教师应大胆放手,启发、指导学生学习,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物理课堂 实验探究 总结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64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在高效课堂上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课堂教育由传统教学的“教师
当前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当中,特别是在一些边远乡村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模式还是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方法,以至于出现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现状。作文教学,应以创新为起点,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多观察,勤观察,写出一些新人新事,提倡学生多思考,多角度地思考,提出一些精辟的见解,避免“人云亦云”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冲破封闭、僵化的写作教学模式,从立意、选材、构思方法等方面去培
数学新课程改革理论将对话直接纳入数学教学活动体系中,要求教师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和教师进行有效的对话,从而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下面,笔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对话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有效心态,面向对话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