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PCR分别扩增了38个灵芝属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得到419bp的一段核苷酸系列.根据MEGA 2.1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对上述序列进行聚
【机 构】
: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系,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CR分别扩增了38个灵芝属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片段,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得到419bp的一段核苷酸系列.根据MEGA 2.1软件中的neighbour-joining methods对上述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供试菌株被分成9个聚类组.中国栽培灵芝菌株分布于6个聚类组,其中树舌亚属、紫芝组的菌株各自聚成一组,灵芝组的菌株分成四组,但大部分灵芝组菌株均聚于同一组, 这表明树舌亚属、紫芝组和灵芝组间的遗传差异较大,灵芝组内虽然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但总体上亲缘关系比较近,遗传多样性并不丰富.同
其他文献
利用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高山被孢霉SM96,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菌株TM11,产量比出发菌株 (25 mg/L) 提高了近3倍.对影响其多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因子Mg2+,VB6, 营养盐溶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方法对海南省香蕉枯萎病菌2个生理小种(小种1和小种4)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筛选出的15个随机引物对采白海南省各市县发病蕉区的分别属
以自收集于中国14个省、区的53个野生香菇菌株分离得到的94个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了交配型因子分析.从该样本中鉴定出66个不同的A因子和72个不同的B因子,而且A、B不亲和性因子
本文对采自中国温带部分省区的柔膜菌属Hymenoscyphus标本进行了研究.文中报道新种一个 -- 井冈柔膜菌Hymenoscyphus jinggangensis,中国新记录种三个,它们是无须柔膜菌Hymen
将高纯度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兑入一种含悬浮稳定剂及紫外保护剂的矿物油中,配成含孢量为100亿/ml的孢子悬乳剂(纯菌剂),再添加3%的吡虫啉10%可湿剂而得菌药混配剂,于2003年
本文报道枝孢属Cladosporium的二个新种:忍冬生枝孢C. lonicericola和山菅兰生枝孢C. dianellicola.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收藏于云南农业大学真
研究了里氏木霉GXC产木聚糖酶的条件和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适宜产酶碳源为乳糖、甘露糖、棉子糖、木聚糖和麸皮,氮源为牛肉膏和酵母膏;产酶的最适初始pH为4.0,30℃培养60h。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