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晋时代的美学风气及其社会背景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生到此,天道宁哉!”除了黑暗,确实不好有别的色彩来描述魏晋的岁月。然而恰恰是在这黑暗之中,崇尚清谈思辨的玄学蔚然成风。也许是为了逃避现实和养尊处优,但这中国哲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并能够引起不少对美学和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魏晋玄学社会美学风气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44-01
  
  一、焦尾与无弦——有和无的美学判断
  
  汉末纷乱,蔡邕却有心情从火中救出良木,成就焦尾之琴,好让自己在琴声中暂时忘却世事的艰辛和窒息。时至东晋,陶潜弹操起无弦的乐器。虽然无弦无声,自得其乐却不亚于前代,甚至与天地已然浑然一体。
  烧饭用的柴火是实用的,恰恰是在其日常的使用价值之外,蔡邕赋予这段幸运的桐木以审美的价值。美是超脱功利的,而发现美丽的眼睛也必然会将焦点放在超越上。诚然,对音乐的修养使他能够知道何种木材可以成就完美的乐器,但在纯技术性的修养之外,如果没有摆脱的功利的眼光,是不可能去火中抢救一段桐木的。此时的蔡邕抢救的是一个即将离去的美丽。在美面前,人可以忘却火烧的疼痛而奋不顾身,这是对美的执着。然而执着与现实交锋时,它却往往导致悲惨的结局,这样结局下的人生是凄美的。
  陶潜的无弦琴则是另一种美丽了。它对美丽的发现像焦尾琴般并不追求完美的外表,甚至它忘却掉艺术的存在。无弦琴是一个没有格式的美,也正是这没有格式使其没有了羁绊,可以自由的在想象中驰骋纵横。无弦琴没有残缺,它不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悲剧;它亦不是完美,因为它深切的知晓完美只是个遥不可及的神话。
  焦尾琴是浴火重生的火凤凰,无弦琴是藐姑射之山的绰约仙子。焦尾琴代表了牺牲与追求永恒的士人精神,无弦琴则是隐逸之人的心灵寄托。牺牲的美丽是残缺的,其人生是拯救与壮丽的;隐逸的美丽则是逍遥的,其人生是自然与优美的。然而焦尾也罢,无弦也好,人生对美的追求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徘徊。久而久之,在庙堂与竹林之间便有了一条弯折曲延的小路。
  
  二、庙堂与竹林——功利与纯粹之美的选择
  
  曹植的七步诗总能让人潸然落泪。他道出庙堂之险恶,权利纷争,疑心重重,使得兄弟相残,骨肉反目。可即便如此,庙堂却仍是一个充满诱惑之美的地方。无论是君主还是臣仆,虽时刻都有丢掉性命的担忧,却始终对权谋的游戏乐此不疲。
  无论何种时代,年少的心总是希望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所谓“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的另一首诗正是如此的张扬轻狂。真正的锋刃不在匈奴鲜卑,而在于失去纲常伦理的人心。
  从高高的庙堂走下,曹植失意地流浪在洛水之滨。他也许在想,屈原那飞溅的水花正是反抗黑暗的至美。可魏晋距离战国已然遥远,子建不同于三闾大夫在失意遭遇衰老的渔夫,他可以望见一个美人。她的美是动人心魄的。她不掺杂胭脂的粉饰,不追捧金玉的雕琢,只是默默地将自然流露。所谓“秾纤得中,修短合度”,她是一个平衡的美。于是曹植所勾勒的她,正是心中寄托的完美。这完美中没有骨肉相残,没有尔虞我诈,然而世事艰辛,他的人生不得不与这完美的洛神擦肩而去。这样看来,他骨子里与屈原还是一样的。所谓完美仅仅是桃园之境、竹林之地。
  曹植不是竹林七贤,他的洛神只是灵光乍现。因为他有着无法割舍的庙堂情怀。竹林的美的确动人心魄,可把美当做人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太大的勇气。《老子》有曰:“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勇气在人生的不同时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活于竹林之中的勇气也是如此,此时的勇气不是与黑暗针锋相对,而是在黑暗面前我行我素。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即是此意。庙堂的人生当有着每日三省其身的觉悟和劳神苦思的付出。而付出是辛苦的,是来不得半点疏漏的,也是被他人所尊重的。于是,人们把敬意授予有所付出的英雄们,使其荣耀如繁星璀璨,而人类的历史就是熠熠生辉的星空。
  然而,我们所见的星空只是宇宙的某个角落,英雄们的崇高感在岁月面前有些黯淡,在光辉背后则是英雄们独自品尝的孤独。孤独激活灵感,灵感孕育诗人。这类诗人是幸运的,他们把庙堂和竹林融合到岁月之中。
  
  三、岁月与朝露——魏晋美学所体现的时代主题与永恒价值
  
  艺术品有其所属的时代,但其承载的美则是超越时代的。人亦被时代所局限,个体的人只能生活在属于自己的空间内;但人是不甘于局限的,其心灵可以与过去未来的一切美丽相互交融。
  魏晋士人多爱寄情山水,并取其人生短促,山水常在之意。人在崇山峻岭之间寻觅着永恒,放佛在对自然的审美之中人生得到了不朽。然而,人生毕竟是短促的,不朽只是一个无何有之乡般的梦幻。王羲之感慨自己与古人同觉到“死生亦大矣”的痛苦。并且也清醒地知道后人思考起岁月的问题时,也会如他那般。所谓“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一不二,沧桑的美感油然而生。
  岁月如江水,江水拍岸,不经意间就把脚印从江滩上抹去。然而人类毕竟是不甘于局限的,后来的人们依旧会踩在江滩之上,留下一排新的足迹。虽然越往后的人越明白足迹会被冲刷的事实,但如同西西里斯的寓言,人类正是在这反反复复的循环往复中实现着超越。这超越首先是审美的,是不计功利的。
  人生仿佛一出悲剧,在有限的岁月中无论是逍遥竹林还是劳顿庙堂,都逃不脱自然的法则。天地又是无情的,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然而人类并不会因此而退出悲剧的舞台。所谓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亦不为天地之无情而辍生,因为人生的美丽正在于悲剧之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江上,横槊赋诗,将人生比作朝露。朝露的美在于其晶莹剔透的纯洁,更在于转瞬即逝的珍贵。人生的美丽在于其心灵可以有超越形体的自由,更在于能够通达岁月,穿越分别的能力。孟德虽有半壁天下,亦有感于人生如梦。但既然如梦,就把梦想完成。也正在这个角度看来,魏晋玄学表达了当时士人对美与人生的态度。黑暗时代的人们尚不放弃对美与人生的积极追求,今人亦应写下浓墨重彩美的乐章。
其他文献
手机短信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大量垃圾短信的出现,直接侵害了手机用户的人身权利和通信权利.按有关规定垃圾短信侵权电信运营商和短信发布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其实垃圾短
摘要古巴作为西半球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一直遭到美国的敌对政策和经济封锁。本文就主要介绍古巴主要领导人卡斯特罗在建立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所提出的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观点,在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古巴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值得我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卡斯特罗国家主权独立社会主义特色  中图分类号:D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摘要公民社会是家庭、国家和市场之外的另一领域。三个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即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发展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都极为看重。公民社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到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活动之中。  关键词公民社会国际经济组织关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33-02    公民社会是指那些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的组织,它们以道德、
以“台阶式作文训练方法,开放式作文训练途径,激励式作文评价机制”为主轴的“三式”作文训练模式,符合职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符合作文训练的基本规律,能够收到较好的
鸦片战争后,中国很不情愿地被列强的坚船利炮带进了屈辱的近代,但在客观上,却为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江西作为一个内腹省份,由于地理条件的制约,其近代工业的发展不
期刊
本文回顾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发现,同时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局限进行剖析,指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着重从以下领域进行分析:
教育性失业是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处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现象,是高等教育的产物.由此造成的失业,不仅仅是社会大环境使然,深刻来讲是对人力资源的不当投资,进而
企业跨地理区域的区位选择是企业空间布局的重要内容,这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静态的结果,是在不同的方式下寻求最优化的资源来源、最低的成本即利润最大化。就目前产业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全球化、政治经济化、经济政治化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全球竞争与合作相互交织。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解决全世界性问题提出了新的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习惯养成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刚刚涉及学生管理的教师应从细处创建班级良好氛围,从远处注重因势利导,在实处明确良好习惯标准,从而与学生共同成长。